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31章 老臣退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经过三天的辛苦跋涉,曹芳率部越过了太行山,进入上党郡。

    太尉王凌病倒了。

    虽然统兵多年,也算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但王凌这一辈子除了年轻的时候逃难,就没吃过这样的苦。这次跟着天子行军,以近八十岁的高龄登山,在山上宿营,夜里受了凉,很快就起不来了。

    太医说,王凌这次病得不轻,肯定挺不过去。

    曹芳不放心,亲自去看望王凌。

    看到王凌躺在病床上,额头盖着一块湿布巾,烧得神智不清,他松了一口气。

    坐在王凌的病榻前,曹芳落了泪。

    真不容易啊。

    这一趟苦没白吃,不仅在将士中赚足了名声,还熬死了这没有自知之明的老东西。

    与司马懿、卢毓不同,王凌只是倚老卖老,没有确凿的罪名。强行弄死他,会让人觉得朝廷绝情寡恩,不给老臣留一点体面。现在王凌自己病死,简直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曹芳不介意给他一点体面,表演一下少主老臣的深厚情意,就像蒋济临终前一样。

    只要他肯老老实实的死,不要再惹麻烦。

    但王凌并不打算如此。

    曹芳刚刚坐下,王凌就回光返照般的精神起来,紧紧握着曹芳的手。

    “老臣怕是不能再侍候陛下了。”

    曹芳心中欢喜,脸上却是一副悲戚。“太尉千万别这么想,只是偶染风寒而已。好好休息几日,太尉一定能康复。”

    “多谢陛下。”王凌喘息着。“老臣年近八十,弱冠与武皇帝相识,历事四朝,效忠大尉五十年,此心足矣。只是有一事,老臣放心不下,恳请陛下听老臣一言。”

    曹芳知道他想说什么,不禁心生厌烦,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冷了。

    一旁的王昶暗自叫苦,拼命用眼神示意,希望王凌不要再说了。

    你这时候说这些,明摆着就是逼天子答应,天子能乐意吗?

    你就安心的走吧,不要再替我操心了。

    但王凌对王昶的恳求视而不见,拼命抓住曹芳的手,不让曹芳挣脱,两眼更是直勾勾地盯着曹芳。

    曹芳本想强行掰开王凌的手,可是转念一想,又改了主意。

    一是王凌的四个儿子着实可用,不能因为王凌一个人全得罪光了。

    二是王昶年龄也不小了。既然王凌这么喜欢他,不如顺水推舟,让王昶尽快去陪他,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

    一念及此,曹芳脸上再次浮现出感激的神情。“太尉请说。”

    王凌欣喜若狂,伸手招呼王昶过来。

    王昶现在只想逃得远远的,奈何天子面前,他不敢有任何异动,只好硬着头皮,跪在王凌病床前。

    王凌抓过王昶的手,硬塞在曹芳手中。“王昶文才武略,十倍于老臣。久在边境,熟悉敌情。虽有微瑕,不掩其光。老臣冒昧,恳请陛下忘过记功,一展其才……”

    曹芳不等王凌说话,便满口答应。“太尉放心,朕这次出征,请你们二位随行,就是想借重二位之力。如今太尉有恙,朕只能倚重王昶一人了,又岂能使明珠暗投,宝玉蒙尘。王昶……”

    王凌本是想请曹芳委任王昶为太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曹芳打断了,有些不知所措。他很想坚持说完,可是见天子已经同意用王昶了,又觉得没有必要再说,以免弄巧成拙,便生生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王昶也不希望王凌再说,天子一开口,他立刻跪倒在地。

    “臣在。”

    “太尉病了,本该让你也休息几日,陪陪太尉。只是军事紧急,还要辛苦你随朕进军太原,参谋军事。”

    王昶有些犹豫。

    如果王凌起不来,他更想送王凌归葬祁县,而不是随天子进军太原。

    王凌已经倒下了,他不想步王凌后尘。

    他现在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天子让王凌随征,就是要累死王凌。

    可是情势如此,他也不好推辞,以免浪费了王凌的一番心意,只好很勉强地说道:

    “唯。”

    曹芳又客套的安慰了王凌几句话后,起身告辞。

    出了帐,他再次叫来太医令,让他“用心”给太尉治病。

    太医令欲哭无泪,无奈之下,只得转身去请示上官——少府邓?。

    天子让我全力救治太尉,可是太尉一把年纪,又病得怎么重,就算华佗重生也救不回来,怎么办?

    邓?要冷静得多,拍拍太医的肩膀,一声叹息。

    “心意到了就好。太尉如此高寿,已经很难得,岂能奢求更多。”

    太医令心领神会,于是开了一大堆方药,天天按时按点的给王凌灌。

    两天后,王凌带着满嘴的药苦,与世长辞。

    曹芳随即下诏,让王金枭、王飞虎兄弟扶棺还乡,办理丧事。

    远在皖城的王明山当然也要赶回来奔丧,被鲜卑人围在太原的王广就不一定了。他能不能回去奔丧,要看鲜卑人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王昶本来也想去奔丧,却不出意外地被曹芳留下了。

    国事为大,君且止哀,想办法解太原之围,全歼鲜卑人再说。

    做同样处理的还有郭淮。

    郭淮是王凌的妹婿,按理朝廷应该给假,让他回去奔丧。但庐江新复,东吴虎视眈眈,庐江不能无人,所以郭淮也别回来了,夺情留用,就在庐江本地遥祭。

    为此,曹芳还给了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

    王凌坐镇东南多年,旧部大多在那里,他们肯定也思念王凌,却不能离开扬州,赶赴祁县。就由郭淮主持,在扬州本地设灵,祭奠王凌,寄托哀思。

    可以说,这道诏书一下,朝廷算是给足了王凌面子,任谁也不能说朝廷苛待老臣。

    与此同时,曹芳下诏,命留守洛阳的司徒桓范、司空杜恕召集大臣,商议接任太尉的人选,以及王凌的谥号。

    这两件事,尤其是后一件,曹芳原本可以直接下诏确定。

    蒋济去世的时候,他就没有经过群臣商议,直接在蒋济的病榻前宣布了。此刻按照正常的流程走,固然让人找不出毛病,却也能让有心人感受到他内心隐藏的不满。

    不出意外的话,王凌的谥号要等一段时间了。

    入土之前能不能有等到,都是一个问题。

    就在诏书刚刚发出去不久,曹芳收到了司徒桓范发来的急书。

    先帝朝重臣,方城侯、中书监刘放,以及关内侯、卫将军孙资同日病逝,前后相隔不到半个时辰。

    数日之间,三位老臣离世。

    接到消息,曹芳满心欢喜。

    武皇帝时代的老臣正加速退出舞台,掣肘的力量会越来越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