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33章 不为天下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为天子近臣,王昶将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很不是滋味。

    同为司马懿的故吏,天子对他和邓艾的态度天差地别,让他无法接受。

    可是作为老臣,他也不可能当面与天子争执,请天子给自己一个机会。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了个机会,与钟会看似不经意的聊起了此事。

    钟会是聪明人,王昶一出现,甚至不用开口,他就知道王昶的目的。

    只不过他没有正面回答王昶的问题,而是说起了那天晚上,天子与身边近臣讨论的问题,而起因则是山涛见驾时的一个话题。

    如何对待天下的士,才是朝廷正确的选择?

    士为国本,朝廷不可能不用。

    当年秦重用商鞅之法,招揽天下之士,而六国则权贵横行,有士而不能用,最后秦以六国之士灭六国,是人所共知的教训。

    汉重儒道,扩建太学,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培养了大量的士,但大汉并未因这些事而国祚绵长,反而导致了两次党锢,州郡割据,最后丧失了天命。

    殷鉴在前,大魏不能不吸取教训,又该如何对待这些士?

    面对钟会的“请教”,王昶沉默了良久,幽幽地一声叹息。

    “依士季之言,我太原士族只能认命了?”

    钟会微微一笑。“你想多了,天子从来没有弃用太原士族的想法。相反,天子还要重用太原士族。你看他对王公渊兄弟有多器重就知道了,就算是对玄冲(王浑),天子也是用心栽培的。”

    王昶松了一口气,拱手致谢。

    有了钟会这句话,他最大的担心算是放下了。

    他和王凌不同。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不指望复出,只希望子孙不要受影响。

    “我老了,有报国之心,无荷戟之力,当让贤后生,且观来者。”

    钟会劝道:“也不尽然。老臣有老臣之用,譬如当初蒋公随天子出征,对安定淮南出力不少。这次出征并州,陛下请二位随征,也是想借二位之重。可惜天不假寿,太尉仙逝,将所有的责任都留给了足下。”

    王昶心中明镜也似,却没有答应,拱手与钟会告辞。

    王昶离开之后,荀勖从堂后走了出来,看着王昶的背影,轻声笑道:“他能明白阿舅的意思吗?”

    钟会撇撇嘴。“这等人最是精明,岂能不懂?”他喝了一口水,又道:“他懂也罢,不懂也罢,我该提醒的已经提醒了,算是尽了力。这往后的路怎么走,全看他自己的,怨不得别人。”

    荀勖点点头,又道:“可不是么,我颍川人自己的麻烦还没解决,哪有心思管他们太原人。阿舅,你说天子最后会如何对待我们?”

    钟会斜睨了荀勖一眼。“你也多虑了。”

    荀勖赔着笑。“这儿也没外人,阿舅就透个风,让我也安安心嘛。”

    钟会想了想,放下手里的茶杯。“也罢,今天索性就把话说开,免得你胡思乱想。”

    “就是,就是。”荀勖坐直了身体,摆出一副请教的模样。

    “先问你一个问题,是宗室危险,还是我颍川世族危险?”

    荀勖眨眨眼睛。“当然是宗室。”

    “没错,宗室更危险,但没有宗室维护也不行,所以天子关照宗室,富之贵之,却不给他们兵权,而是鼓励他们研究学问,然后再从疏远的支庶中选择可用之人。如此,宗室能出人才,可为朝廷藩辅,却不至于对朝廷产生威胁。”

    “天子也要用这种方法来对付我颍川人吗?”

    “不是所有人。”钟会说道:“但钟荀陈三姓的嫡子想做有实权的高官重将怕是难了。”

    荀勖长出一口气。“若是如此,那还好说。”他想了想,突然反应过来。“怪不得天子最近不提陈玄伯(陈泰)了。”

    “他是自取其咎。”钟会不屑地哼了一声。“当初在高平陵,天子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他非要自负清高,不肯从俗。如今赋闲,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只能坐吃山空,又怨得了谁?”

    荀勖眼珠转了转。“稚叔阿舅会步他后尘吗?”

    “应该不至于。”钟会吐了一口气。“我要求分家,他应该明白其中深意。以他那性格,只要天子不逼得太紧,他是不会跳出来的,做个闲散官或许更合乎他的心思。我现在担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他贪恋那些屯田,不肯放手。”

    钟会无奈地摇摇头。“别看人人都喜欢谈老论玄,或是真正能领悟老子心法的又有几个?舍得舍得,他们眼中只有得,没有舍。”

    荀勖打量了钟会片刻。“依阿舅之意,应该放弃那些屯田?”

    钟会白了荀勖一眼。“你想做田舍翁,就能做得了?这是天子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不办成,天子的颜面何存?真逼急了他,找个理由诛你满门,再多的土地也是朝廷的。”

    荀勖吓了一跳。“至于么?”

    钟会一声叹息。“至不至于,想想当年武皇帝,不就知道了。公曾啊,你永远要记住一句话。臣与君斗,最多两败俱伤,就没有能取胜的时候。就算最后君败臣胜,又有几个记得那些为天下先的臣?”

    荀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故老子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钟会起身,拍拍大腿。“时辰不早了,我要去天子面前侍候,不和你说了。记住,知道不如行道,知行合一,方为至道。”

    荀勖连连点头,起身目送钟会离开。

    钟会刚出了门,就看到一个中年儒生从远处走来,风尘仆仆,步履匆匆,衣摆被踢得飞起。

    他定睛一看,吃了一惊,连忙迎了过去。

    “景倩,你是什么时候到的?”

    来人正是荀?,拱手与钟会见礼。“我一路从邺城赶来,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士季,你这是……要上值?”

    钟会连连点头,转身将荀?让进了门,又招呼荀勖过来相见。

    荀勖见到荀?这副模样,也很意外,赶上前行礼。

    他虽然年纪与荀?相关无几,辈份却晚一辈。

    荀?匆匆与荀勖打了个招呼,随即又对钟会说道:“士季,我刚在北疆游历了大半年,看到一些情况,想面呈天子,还请士季为我引荐。”

    钟会略带矜持地笑了。“景倩,你是荀令君之子,要见天子,何必要我引荐?公曾也在天子驾前侍候,一样能为你引荐。”

    荀?早有准备。“此事非士季不可,别人怕是说不清楚。”不等钟会说话,他又道:“这也是尊兄稚叔的意思。”

    钟会眉毛一挑,随即恢复了平静。

    “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