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52章 严惩不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万鲜卑人投降,战事结束,新的问题跟着出现了。

    后勤紧张。

    鲜卑人崩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劫掠来的粮食有限,支撑不了太久。投降之后,这些压力就转移到了曹芳肩上。

    不管最后怎么处理,先要解决俘虏的吃饭问题。

    哪怕是一天一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曹羲带着北军五营重归禁军序列之后,这个问题进一步放大。

    他们从幽州带来的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

    有人建议,战事已经结束,天子不必再驻扎在阳曲,可以先回晋阳。

    关中运来的粮食可以经由汾水,直接运到晋阳城下。晋阳往上,汾水流量渐小,运力有限,中间还有一段需要陆运的距离,远不如晋阳方便。

    曹芳从善如流,接受了提议,带着俘虏,回师晋阳。

    路上,他叫来了王广兄弟。

    战事基本结束,入侵的鲜卑人已经被全歼,背叛的匈奴人也被俘虏,即将接受惩决,太尉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你们可以回去办理丧事了。

    至于王广率领的河内、上党郡兵,也可以先班师,等候朝廷的嘉奖。

    王广兄弟没有理由推辞,再拜而退,解除兵权,赶回祁县。

    临行之前,王广再次找到了钟会,首先表示感谢。天子纳刘豹女,钟会将娶呼延彪女为妻,让他没有失信于匈奴人,实属大恩。

    因此,王广郑重表示,这次回去办完丧事后,就安排与兹氏张家的联姻。具体联姻的对象,他会与张氏商量,理论上不设限制。只要张家子弟够优秀,就算是看中了祁县王氏嫡女,也一样可以。

    钟会很满意,如果张家子弟真能迎娶王氏嫡女,母亲的面子就给足了。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罢休。

    他一本正经地对王广说,我其实没帮什么忙,这都是天子的意思。天子有意化胡为汉,联姻是重要手段之一。天子以身作则,身为臣子,你们也应该跟进。

    你的几个弟弟还没娶妻,不考虑考虑?

    令尊身为太尉,为国尽忠。你们兄弟几个文武全才,也是天子倚重的将才,将来必能重用。可是如今天子既不为令尊定谥,又不嘉奖你们的战功,是何原因,你们没想过吗?

    这是对你们有更高的期望啊。

    王广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钟会的真实用意。

    钟会要娶匈奴女子为妻,生怕被人笑话,要拉更多的人下水。

    天子的确有化胡为汉的想法,但肯定不会逼着他们兄弟娶匈奴女子。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是颍川人,是太原人,而且是大原数一数二的大族。

    天子不会希望太原大族与匈奴人走得太近。

    但他也不敢明的反驳钟会。

    钟会也许不能帮他为父亲王凌争取美谥,从中作梗却绰绰有余。

    他今天来见钟会,重要的目的就是请钟会从中美言,催促天子定谥,好让王凌风光大丧。

    他只能对钟会说,你说得很对,我们也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只是有丧在身,暂时无法考虑这件事。等守丧结束,到时候一定会选择合适的对象联姻。

    钟会倒也通情达理,没有勉强,答应在合适的时机向天子进言。

    一转身,他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豹。

    刘豹所领的左部匈奴驻地就在兹氏,知道钟会是天子心腹,又将娶呼延药为妻后,就将钟会当作了自己人,言听计从。

    得知祁县王氏将与钟会的母族联姻,又有意响应朝廷号召,迎娶匈奴女子,立刻上了心。

    这种好事,不能便宜了其他人,肯定要在匈奴左部中选啊。

    如果联姻成功,左部匈奴将成为所剩的三部匈奴中实力最强的一部,不仅在朝廷有人,在太原同样有强大的盟友。

    他随即准备了一份厚礼,安排人去祁县吊唁,与王广套近乎。

    看到热情的匈奴人,王广很是无语。

    不用说,这肯定是钟会在里面操弄手段,逼着他兑现诺言。

    但形势比人强,要想及时取谥号,他只能捏着鼻子认怂,与刘豹私下达成协议。

    丧事结束,一定会安排一个弟弟娶匈奴女子为妻。

    不过他也留了一个心眼,表示这件事要经过朝廷同意。如果天子不肯,那就不能怪我了。

    刘豹心领神会,表示一定会请钟会出面,促成此事。

    ——

    王广兄弟离开之后,晋阳就只剩下了禁军和五千部曲。

    孙礼阵亡,并州驻军几乎全军覆灭,王昶、王广等人召集的部曲暂时接替了当地驻军的任务,执行守城、巡逻等日常任务。

    总不能由禁军去做这些事。

    任命新的并州刺史、重建并州军自然提上了日程,但首先要解决的,却是惩罚背叛的匈奴人,以及与匈奴人、鲜卑人勾结的太原人,为孙礼等人报仇。

    荀?很快就证明了他的实力,上任不过几天时间,就将情况摸清楚了。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有人都讨厌叛徒。太原人对那些勾结鲜卑人、匈奴人,祸害乡党的败类一点好感也没有,没用荀?费什么口舌,他们就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

    包括刺史府、太守府里的掾吏,也都被清洗了一遍。

    面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荀?,王昶无计可施,只能配合,不敢包庇任何人。

    报告很快就送到了曹芳的面前,一份长长的名单。

    王昶、荀?将相关人员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直接与鲜卑人、匈奴人勾结,不仅提供钱粮,还配合鲜卑人作战,为祸乡里的。

    这类人罪大恶极,没什么好说的,不仅要杀,还要诛三族。

    一切都按顶格处理,要的就是严惩,以儆效尤。

    第二类是与鲜卑人、匈奴人勾结,提供了钱粮,但没有派人协助鲜卑人作战。

    这类人罪也不小,虽然不至于诛三族,但惩罚也不能轻。

    家族主要成员斩首,家产抄没,其他人判刑,重的流放,轻的城旦、舂者。

    朝廷正好要重建北疆诸郡,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产都用得上。

    第三类只是迫于形势,与鲜卑人、匈奴人有联系,可能还送过一些礼,但没有更多接触。

    这类人的惩处相对轻一些,而且只针对家主。有官的免官,无官的服刑,并罚没一定的家产。

    这三类人都是针对汉人的,至于背叛的匈奴人,则不必这么麻烦。

    一律族灭。

    贵族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斩杀。普通部众成年男子斩首,女子配将士,未成年男女没为官奴婢,财产、牛羊抄没,驻牧地收回。

    一句话,将这些背叛大魏的匈奴人斩草除根,赶尽杀绝。

    看完报告后,曹芳很满意,提起朱砂笔,在报告上批了一个字。

    可。

    三天后,诏书执行,汾水河畔哭声震天,数千颗首级被依次砍下,鲜血染红了汾水,蜿蜒几十里。

    观刑的人不论胡汉,都被这一幕震惊了,永世难忘。

    被鲜卑人祸害了几个月的普通百姓却感激涕零,山呼万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