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59章 这家,分定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着族人热情的笑容,钟会心潮涌动,不能自已。

    天子赐他殊荣,固然有分化世家的用意。但两相比较,不由得他不做出更进一步的选择。

    钟毓不肯来,等于向士林宣布,不再认他这个庶弟了。

    既然如此,那也别怪我不留体面。

    钟会恳切的对这两个族人说,你们是我推荐的,从此之后,荣辱与共,自不必言。

    但是,你们更应该记住,这是天子的恩宠,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不能辜负。

    当初汉高祖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多少沛县子弟从龙,一跃而为公卿?

    如今天下三分,天子励精图治,欲一统华夏,也是你我立功的好机会。

    进一步说,天子亲自坐镇并州,可不仅仅是为了并州稳定,更是为了化胡为汉,融合华夷。这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业,你我适逢其会,不可错过。但有微功,不仅富贵可期,将来还能青史留名。

    所以,努力去干吧,尽情发挥你们的才华。

    两个年轻人连声答应,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听明白了钟会的言外之意。

    钟会娶匈奴女子为妻,可不是迫于天子威势,而是襄助天子化胡为汉的大业。这是真正的大功业,绝非某些人说的那么不堪。看不破这一点,是你们的眼界不够,而不是钟会有问题。

    他们受了钟会举荐之恩,自然要涌泉相报。除了钟会点拨的只言片语外,他们还找了很多证据。

    比如这晋阳。

    晋阳本非华夏之地,而是赤狄所居。是晋国荀吴击破了赤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疆域,建城安民,才有晋阳之城。

    如今晋阳已成名城,谁敢说这里是戎狄所居?

    可若是我辈不努力,谁又敢说晋阳不会步朔方、云中后尘,成为腥膻之地?

    不得不说,颍川的确多才俊,即使是两个普通的钟氏子弟,也能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在引导舆论这方面,他们比并州人高出一筹不止。

    他们的观点首先得到了太原人的赞同。

    这次鲜卑人大举入侵,虽说是意外,却也让他们见识到了胡虏的破坏力。再加上曾经的边郡九原就在太原之北,可谓是近在眼前的例子。他们可不愿意太原也像九原一样,只剩下一个名字,连祖坟都成了鲜卑人的牧场。

    由这个角度来看,钟会迎娶匈奴女子就有了更崇高的含义。

    这是和亲啊,而且是匈奴人向大魏求和,不比汉家公主出塞和亲强吗?

    一时间,风评为之一变。

    娶匈奴女子不是丢人的事,而是变夷为夏的大功业。

    钟会不再是没有底线的小人,而是顾全大局,不惜自身名节的义士。

    禅代了汉家天命的大魏如初升的旭日,不仅会力挽汉末以来的颓势,还会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值得更多的人效忠。

    荀?听到这个消息,惊愕之余,也为之扼腕。

    钟会这次可真是名利双收,大赚了一笔。

    相比之下,钟毓就固执得有些可笑了。

    ——

    钟会的婚礼在一片热闹、祥和中完成。

    次日黎明,钟会与呼延药早早起身,先拜了母亲张菖蒲,随即赶到行在请见。

    父亲钟繇逝世多年,他又不在颍川老家,想拜祠堂都没机会。有母无父,多少是个遗憾。

    天子虽然年轻,却是君父。赶来拜君,也算是个补偿,且不违礼法。

    曹芳知道钟会的小心思,但此时此刻,他怎么会拒绝呢。

    当然是配合钟会,将这场大戏推向高潮了。

    他热情的接见了钟会夫妇。

    贵嫔张云英与新纳的妃子刘招弟也一起出席。

    看到呼延药的第一眼,曹芳有点后悔。

    他知道呼延药比刘招弟更胜一筹,却一直没亲眼见过。

    穿上汉人服饰的呼延衍比他想象的更美,当与甄瑜匹敌。既有张云英的英姿飒爽,又有钟琰的聪慧灵动,更难得的是不卑不亢,完全不像刘招弟刚刚入宫时的局促模样。

    但曹芳很好的控制住了表情,随即笑道:“士季,有此佳偶,也算不辜负你颍川俊杰的名声了。”

    钟会连连拜谢。“这都是陛下所赐,臣感激不尽。”

    呼延药也向曹芳行礼,一板一眼,丝毫不爽,显然是接受了培训的。

    曹芳点头表示认可,随即命人赏赐。

    刘招弟主动取过礼物,送到呼延药的手中。两个好姊妹四目相对,会心一笑。

    说了几句闲话,曹芳让张云英、刘招弟带呼延药到一旁说话,留下钟会。

    “听说昨天的婚礼很热闹。”曹芳说道。“都有哪些宾客?”

    钟会也不多说,直接从袖子里取出宾客名单,双手递到曹芳面前。

    曹芳接过,大致扫了一眼,轻轻放在一旁。

    钟会的这门亲事是他安排的,来参加的——不管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就是支持他的,不来参加的,就是反对的。

    所以,这份名单固然很重要,但应该在却不在名单上的人更重要。

    “晋阳很远吗?”曹芳轻轻叹了一口气,双手交叉,置于腹前。“坐而论道时,上下五千载,纵横十万里。如今正是行道之时,他们却连这几步路都不肯走,还能做什么事?”

    钟会陪坐一旁,心里很忐忑。

    他也对也那些不肯来参加婚礼的人很恼火,却又不希望天子打击得太狠。

    那些人未必能对天子怎么样,却会将仇恨积在他的身上。

    “陛下,能领风气之先者,毕竟只是少数人。”钟会诚恳地说道:“臣若不是追随陛下左右,朝夕请益,自问也未必能做到这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末以来百年,山东士大夫积习已深,非一朝一夕可改,还请陛下多些耐心。”

    曹芳瞥了钟会一眼,嘴角轻挑。“看来让你早点成家还是有用的。刚娶妻,性子就随和多了。”

    钟会尴尬地笑着。

    “令堂对新妇还满意吗?”

    “满意,非常满意。”钟会连声说道:“家母再三嘱咐,命臣拜谢陛下赐婚之恩。”

    “你五岁丧父,能有今日,令堂教诲有功,朝廷当有所嘉奖。”曹芳缓缓说道:“你们钟家的事,朕不好多问,等你们分了家再说吧。士季,不可懈怠,再立功勋,又岂是封妻荫子可言。”

    钟会离席,拜倒在地。

    他心心所念的就是母亲的名份。如今天子松口,愿意给母亲嘉奖,以朝廷的名义予以正名,他还有什么犹豫的。

    此时此刻,他要是再犹豫,就是对天子不忠,对母亲不孝。

    何况钟毓已经撕破了脸皮,连他的婚礼都不肯来。

    这家,分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