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90章 化腐朽为神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中内忧外患,如何破局?

    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并州。

    天下没什么新鲜事,天子对付并州人的手段,就是对付关中的最佳办法。

    可问题也在于此。

    别看天子三万禁军在此,并州却还没有真正平定,只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而已。

    甚至这个开始,还局限在太原郡的范围内,想扩展到整个并州还需要一段时间。

    关中能指望的,就是征西将军麾下的五万大军。

    可五万大军有大半部署在凉州,应付姜维的骚扰,无暇顾及关中。征西将军能直接动用的人只有两万左右,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当地豪强的部曲。

    能不折不扣执行他命令的人只有一万上下。

    想凭这一万人平定关中,显然力不从心。

    所以,夏侯玄的方案是请天子巡幸关中。

    他分析,费?遇刺,这么久没消息,大概率是死了。姜维的嫌疑最大,接任大将军的可能性不大。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蜀国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但凉州还会持续不安,夏侯霸部难以抽身。

    这时候天子巡幸关中,既可以给蜀汉压力,形成迫降之势,又能压制关中豪强。温顺者招降,强梁者击破,将关中真正变成朝廷控制的关中。

    消除了内患,朝廷就可以考虑平定蜀地了。

    夏侯玄坚定的认为,平定吴蜀应该排在恢复旧边之前。

    中原不安,没有稳定的钱粮补给,北疆不可能有真正的太平。

    曹芳一点也不意外。

    事实上,在先南还是先北的问题上,分歧一直存在,从未停息。

    曹芳本人最初是倾向于先北后南的。

    一是他觉得北方的游牧民族看似强大,实际松散,组织能力有限。只要集中精力,先打掉几个刺头,就能稳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二是他希望获得稳定的战马来源。不管是对吴还是对蜀,骑兵优势都不可小觑。

    三是傅嘏、荀?的经历都告诉他,幽南冀北将被鲜卑人控制,有可能引发双方力量转换的节点。

    但经过这半年的实践,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没有充足的钱粮供应,他可以打一场诱敌深入的歼灭战,将十万鲜卑人一网打尽,却无法深入草原,与更多的鲜卑人争雄。

    所以,先南后北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至于最后如何选,他还需要一段时间考虑,再看看具体的形势变化。

    如果蜀汉真的因为费?遇刺而乱了,他当然不介意抓住机会,一举平定益州。

    拿下益州,居高临下,长江中下游的吴国就独木难支了,三国归一触手可及。

    对夏侯玄的意见,他既没有否定,也没有接受,只是说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交流完关中的情况,曹芳随即说起了改制的事。

    在夏侯玄的改制方案中,有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调整九品中正制,事关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分清中正、州郡长官以及吏部之间的权力界限。

    二是简化行政结构,去重官。具体而言就是去除郡级单位,由州直接管辖县。

    三是改革礼仪,即改服制。具体而言就是简化官场规矩,去除繁文缛礼。

    夏侯玄推出这个方案后,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以司马懿为首的老臣。

    司马懿曾专门向夏侯玄了解情况,然后给了一个答复:皆大善,但当待贤能然后了耳。

    翻译一下,就是事都是好事,但现在不行。

    是司马懿老成持重吗?才不是呢。

    是夏侯玄的改制方案的理论基础违背了他们的信仰,危及他们的既得利益。

    夏侯玄改制的理论基础就是玄学。

    而老臣们维持的,就是从汉代承袭而来的经学。

    经学积弊丛生,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对于生于汉末的老臣们来说,经学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更有是家族传承的无形财富,是他们垄断仕途的利器,岂能轻易放弃?

    体现在制度上,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选择人才的标准是经学强调的德。

    所谓所德与不德,全在中正们的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语。

    说白了,这就是将汉末臧否人物,影响朝廷用人的风气制度化,成为官方认可的规矩,从而为士族全面控制朝廷用人打下基础。

    士族为了九品中正制,费了多少心思,用了多少手段,岂能让夏侯玄说改就改。

    十年前,虽经明皇帝多年打压,老臣们的实力依然很强。眼看着明皇帝英年早逝,他们正等着喘口气,卷土重来,偏偏夏侯玄又跳出来,要直接掘了他们的根基,他们不跳才怪。

    夏侯玄借助曹爽的支持,强行推行,看似占了上风,其实败得一塌糊涂。

    司马懿借着老臣们积累的怨气,在古稀之年奋力一搏,就将夏侯玄十年辛苦毁于一旦,还将他们肉体毁灭了。

    当然,司马氏也没逃脱报应。

    违背历史发展规矩,恢复分封制,司马王朝很快就迎来了八王之乱,司马氏内斗,杀得血流成河。

    只是苦了天下百姓,伤了华夏元气,给五胡创造了机会。

    曹芳受历史结论影响,原本也以为夏侯玄是个坐谈客、空想家,但仔细研究了夏侯玄的文章后,才知道夏侯玄的改制方案切中时弊,非常有水平。

    其中的第一项和第三项,简单就是他想做的。

    只有第二项去除郡级行政单位,他不太认可。

    虽说汉末以来,十三州的划分就已经动摇,不断有新的州级行政单位出现,但数量有限,还不足以代替郡一级行政单位。

    一州百余县,多的甚至有三四百个县,根本管不过来。

    况且郡太守、都尉都是二千石官员,已经跨入高层官员的门槛,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地看着。突然一下子撤掉,少了几百们高级官职,没人反对才怪。

    所以曹芳的意思,是第二项暂缓,先推进九品中正制的调整和服制。

    试行地点,就在关中。

    听完曹芳的意见,夏侯玄先是失望,稍一思量,又转为惊喜。

    在关中试行,而不是全面铺开,是一个从未想过的最佳方案,但好处明显。

    首先是在关中试行,可以不受其他人掣肘。虽然这两年接连有老臣离世,但他们的子弟、门生还在,反对改制的人还是有的,比如太常王肃。

    如果全面推开,这些人肯定会反对,就算明面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各种手段。

    在关中试行,影响较小,他只要向天子个人负责就行了。

    其次是一旦成功,不仅可以证明他的方案可行,还能独占大功,不会有人来争,来分。

    最后,如果方案有什么瑕疵,也能在试行的过程中进行调整,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样的事,之前已经发生过了,搞得他多少有些狼狈。以至于如今都有些底气不足。

    不得不说,天子这个方案太体贴了。

    天子这看似不起眼的一调整,不仅将他那已经被否定的改制方案救活了,还降低了难度,极大的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堪称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

    天时、地利、人和全齐了,不成功简直没有天理。

    “臣以为可行。”夏侯玄难得的激动起来。

    “那你就去拟一份详细的方案。”曹芳云淡风轻。“到时候朕与士季等人再议一议,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施行了。”

    夏侯玄微愣,随即又恢复了从容。“唯。”

    钟会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心中的喜悦压制住,没有笑出声来。

    夏侯玄,你只是爪牙,我才是天子的心腹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