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92章 万里征途第一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夏侯玄神情尴尬,何晏没有再说,把话题拉回到关中试行改制的事上来。

    他虽然不想去关中吃苦,却愿意为夏侯玄出谋划策。

    这也是在实现他的理想。

    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不过是在关中试行改制罢了。可是细想起来,其实并不亚于全面推开。

    首先一个问题:如何处理关中与周边诸郡的关系?

    夏侯玄身为征西将军,都督的可不仅是关中,甚至不仅是雍州,还包括凉州。

    将关中诸郡抽出来试行改制,其他郡循旧不改,必有矛盾。

    还是说,天子有意将夏侯玄从征西将军任上调离,让他专心改制?

    考虑到对三公的新要求,这并非不可能。

    夏侯玄对此不以为然。

    他认为改制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是关系到大魏能否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相比之下,征西将军不值一提。如果有必要,他甚至愿意自免,毋须天子开口。

    何晏撇撇嘴,无言以对。

    他知道夏侯玄没说空话,他是真的不在乎。

    别说征西将军,就算是太尉或者大将军,他都未必会放在眼里。

    他现在一门心思要做大魏的贾谊。

    两人讨论的话题最后集中在选举制度上。

    关中户口有限,这些年又有大量的羌胡内徙,选举制度绕不开这些人,天子化胡为汉的政策也要求他将羌胡纳入其中。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大多羌胡都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姓氏都没有,更别说做官必须的学问了。如何选官,才能人尽其才,又不影响公平,是事先要考虑的问题。

    夏侯玄想请何晏去关中开设学堂,目的也正在于此。

    如果能将羌胡教化好,使其略知忠孝仁义,兵力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在关中选择本地儒生担任教习,那些人未必肯尽力,以免影响他们自身的利益。

    夏侯玄和何晏谈了很久,何晏还是不愿配合。

    他一把年纪了,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罪。

    更重要的是,改制的风险太大,他吃过一次亏,怕了。

    夏侯玄很失望。

    ——

    和夏侯玄聊了大半天,曹芳身心疲惫,感觉身体被掏空。

    回到御营,吃完晚餐,他难得的没有加班,散了一会儿步,就回帐休息了。

    张云英很诧异,刘招弟、刘宪也很意外。

    本来计划和她们一起消暑纳凉的呼延药见状,也决定早点回去。

    天子晚上不办公,钟会大概率也会早点休息。晚上有大把时间,说不定还能办点正事。

    看着呼延药离开,曹芳和刘招弟等人闲聊了起来,说起了一件事。

    匈奴人的贵族传承一直很稳定,从冒顿那时候开始,就固定在五个大族之间,这么多年都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这五个大族就是单于一系的挛?氏加上四个大姓:呼延氏、须卜氏、丘林氏和兰氏。

    刘招弟、刘宪就是挛?氏,改姓刘,是因为刘曾是汉人最尊贵的姓氏,而匈奴人又自称是王昭君之后,汉帝的外甥,所以冒姓了刘。

    匈奴单于、左贤王、右贤王之类的高级首领,都出自挛?氏,也就是现在的刘氏。

    四姓则是等级稍逊一筹的小部落首领,大的千余落,小的数百落。

    但匈奴人还没有正式形成嫡长子继承制,只要是挛?氏,都有资格成为大部落的首领,比如刘豹刘于扶罗的儿子,刘宽是呼厨泉的儿子,刘猛则是去卑的儿子。

    曹芳问刘招弟,刘猛的其他兄弟呢?

    其实,他关心的是刘猛的生母是谁。

    说起这件事,是因为曹芳怀疑刘猛的生母可能不是别人,就是蔡琰(*注1)。

    蔡琰流落匈奴十二年,归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只是没留下名字,甚至没提到这个左贤王是谁。

    但她流落匈奴的那段时间,匈奴人的左贤王就是去卑。

    如果他的猜想属实,刘猛就是蔡琰的两个匈奴儿子之一,那他和即将到来的羊徽瑜就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羊徽瑜、羊祜的母亲就是蔡琰。

    后世有学者考证过,嫁给羊?的人不是蔡琰的姊妹,就是蔡琰本人。

    蔡邕从头至尾,只有蔡琰这一个女儿。

    刘招弟、刘宪都太年轻,不知道上辈人的事,没能给曹芳一个满意的答复。

    她们甚至没听说过刘猛还有其他兄弟。

    她们说,这件事要问呼延药,呼延药是匈奴中部的人,可能会听说过一些。

    曹芳见状,没有多问。

    蔡琰归汉是建安十三年的事,至今已有四十三年,就算是刘猛本人都未必记得清——他当时还小——更别说刘招弟、刘宪这样的晚辈了。

    有机会还是直接问刘猛吧。

    等羊徽瑜来了,他倒是可以问问羊徽瑜,确认一下她的生母究竟是不是蔡琰。

    闲话之际,他告诉张云英,虞太后送来了几个妇人,照料她的起居,其中一人是出身泰山羊氏的羊徽瑜。

    张云英很高兴,她正为这事发愁。

    行在没有年长的妇人,她身边全是年纪差不多的同龄人,呼延药的见闻广一些,毕竟也没生过孩子。有羊徽瑜来服侍,当然是好事。

    此外,她还想学一点诗书。

    羊徽瑜既然出身大族,想必学问不会太差,至少教她读书不成问题。

    刘招弟、刘宪听了,也请求曹芳恩准,让她们跟着一起读书。

    曹芳见状,忽然明白了羊耽等人的用意。

    这是正面强攻不成,就改用迂回战略啊。

    羊徽瑜虽是罪人之妻,但她的出身决定了她的个人素质出类拔萃,到了张云英身边后,很快就能得到张云英的欣赏和爱护,就像钟琰得到虞太后的赏识一样。

    等张云英成了皇后,羊徽瑜自然咸鱼翻身。

    事实证明,她人还没到,张云英已经迫不及待了。

    世家就是世家,随便派一个女子出来,都能撬动棋局。

    很多时候,他们不做不是不能,而且不屑。

    既然能躺赢,为什么还要费劲呢?

    看起来,他是小胜一场,在成功的分裂了颍川钟氏后,又迎来了泰山羊氏的臣服。

    可是万里征途,这只是一小步。

    一旦世家醒悟过来,放下身段,主动出击,他还是势单力孤,疲于应付。

    夏侯玄,你要争气啊。

    只有曹氏、夏侯氏有出息,撑住场子,他才有机会熬过去,扼住世家的喉咙,取得最后的胜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