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94章 老好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有些事真急不得。

    卫?、裴秀已经出发,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蒲子,与刘宽见面,但什么时候能完成调研,至少要等到年底,甚至可能要到明年春天。

    即使如此,能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仍然是个未知数。

    在此之前,曹芳不得不考虑其他的补救措施。

    要么是让司徒桓范抓紧时间,多送一些钱粮过来。要么是选择班师,尽可能减少开支。

    可是这两个选择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从洛阳向太原运送物资要翻山越岭,途中消耗不会小。

    如果提前班师,则稳定并州的任务半途而废,之前的投入都没意义了。

    曹芳很苦恼。

    这大魏的皇帝不好做啊。

    吃完早饭,曹芳来到办公的大帐,张华已经在等着。让曹芳意外的是,钟会也到了,正在外面散步,精神不是很好,眼圈有点黑。

    曹芳随口问了一句。“又没睡好?”

    钟会咧了咧嘴,似乎想笑,却比哭还难看。

    “回想陛下与夏侯玄论道,越想越觉得有深意,直到后半夜才睡着。”

    “既然没睡好,就不要来当值了,回去休息一天吧。看你这无精打采的样子,别人还以为我虐待你呢。”

    钟会连忙拒绝,表示无妨,他还能撑得住。

    曹芳没有多说什么,由钟会自便。

    反正他觉得钟会最近精力不济,有点像纵欲过度的样子。可能是生儿子的压力太大,犁快磨秃了。

    不过仔细说起来,钟会在历史上就是没有亲生儿子的,只能过继了两个钟毓的儿子作为嗣子。

    令人不解的是,过继一个还好说,为什么会过继两个?

    这有点不合常理。

    而且按他们兄弟这感情,钟会应该宁愿选其他支族子弟,也不会选钟毓的儿子才对。

    世家的事,说不清楚。

    具体到眼前,曹芳不禁怀疑钟会是不是天生不育。如果这个猜想属实,就算牛都累死了也没屁用。

    “士季,有空让太医诊个脉,开个方子,调理一下,别留下病根。”

    “唯,谢陛下。”钟会也没多想,喜滋滋的谢恩。

    两人随即说起了钱粮的事。

    曹芳将曹羲一早就来请见,打算安排部分将士轮休的事说了一下。

    钟会听完,随即说道:“陛下,何不让将士们的家属来探亲?”

    曹芳一愣。“这有区别吗?”

    “有的。”钟会说道:“并州户口太少,陛下要恢复旧边,必然要从中原移民屯边。普通百姓来了,没有自保能力,远远不如实行军屯。眼下三万禁军驻所以在兹氏,相当于兹氏户口一下子增加了两部,压力自然大。若是将禁军分开驻扎,就好多了。”

    曹芳来了兴趣,让钟会仔细说说。

    钟会摊开地图,详细解释了他的观点。

    这件事,他之前就在考虑,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提。现在曹芳主动问询,他自然要一吐为快。

    他的建议是,将中垒营、中坚营调到其他地方驻扎,只留下北军和武卫营随驾。

    北军有一万多人,武卫营有三千多人,全是禁军精锐,可以处理任何突发事件。

    让中垒营、中坚营分别驻扎,也能让曹兴、夏侯绩有独立统兵,兼管地方军政的机会,为将来坐镇一方做准备。

    也不用太远,比如九泽东的祁县,或者新兴郡治九原,都是不错的选择。

    反叛的匈奴右部、北部被清洗后,当地兵力出现了空缺,需要有信得过的人去填补,以够当地大族趁势而起。

    万一有事,他们也能及时增援。

    为了他们能安心,可以让他们的家属随军,一来解决思乡之苦,二来也可以增加一些人手,处理一些相关的事务。

    只要安排妥当,比如给一些土地、田产,不排除一些人将来会在此定居。

    曹芳觉得这个方案可行,随即让人去传曹羲、曹兴以及夏侯绩,一起来商量这件事。

    时间不长,三个人都来了。

    听了钟会的意见后,曹兴、夏侯绩虽然没有表态,但相互交换眼神之际,兴奋难以自抑。

    很显然,对他们来说,单独驻扎,远比跟着天子行动更有可吸引力。

    曹羲提出一点修正。

    他觉得美稷比九原更适合驻扎。

    美稷原本是南匈奴的驻地,有大片牧场,可供放牧。此外,美稷还可以掩护河曲,保证这一段峡谷的安全。

    有一万精锐驻扎于此,不管是北面来的鲜卑,还是西侧的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人比较辛苦些,还要解决粮食运输的问题,有必要向附近的羌胡购买牛羊和粮食,充作军资,减轻运输负担。

    因此,他推荐夏侯绩去美稷。

    夏侯绩年龄大一些,为人沉稳,能更好的和当地的部落相处。

    如果明年能就地屯田,那就更好了,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朝廷只要给他提供一些向胡虏购买牛羊的费用即可。

    曹芳觉得有理,问夏侯绩的意见。

    夏侯绩求之不得,表示愿意担负此任。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夏侯绩去美稷,曹兴去祁县。

    夏侯绩、曹兴欣然领命,立刻执行。

    曹芳又嘱咐了曹兴几句。

    祁县是王广的老家。曹兴去祁县,不可避免地会和王广兄弟往来。考虑到王广兄弟的特殊情况,既不能对他们太强硬,又不能太软弱,这其中的尺度需要曹兴去把握。

    曹兴性格有点像他的祖父曹休,有一定的能力,但性子急,还自恃宗室,盛气凌人。如果不作调整,他很难与王广兄弟及宗族相处愉快。

    曹兴满口答应。

    曹芳还是有点不放心,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只能希望曹兴不要犯大错,闹得不可收拾。

    曹羲看出了曹芳的不安,特地留在最后,等其他人都走了,才向曹芳提了个建议。

    安排一个识大体的女子为曹兴妾,让她随曹兴赴任,随时协调,查漏补阙。

    曹芳觉得这个可行。

    曹兴已经成了亲,但妻子没有随行。他身边当然不会缺女子,但那些人最多只能满足他的生理需求,帮不上其他的忙,更别说规劝了。

    这样的女子也不好找。

    “可有合适的人选?”

    “有,只是身份有点麻烦。”

    曹芳有点明白了,心里很不高兴。

    曹羲这是有备而来,甚至钟会的提议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们商量好的方案,只是由曹羲这个老好人出面而已。

    他们知道他不会轻易对曹羲发火。

    “说来听听。”

    “一个兹氏张家的女儿,是钟会之母亲张夫人的从女,今年十六岁,知书达礼,颇有张夫人风范,容貌也出众。曹兴曾见过,颇为中意。”

    曹芳不置可否,又道:“还有呢?”

    曹羲听出了曹芳的不快,额头沁出了汗珠,嚅嚅不敢言。

    曹芳一声轻笑。“你既不说,不如我来猜一猜吧。是司马师的女儿吧?”

    曹羲脸色煞白,眼神惊恐地看着曹芳。

    “臣……”

    “你最好说的是实话。”曹芳收起了笑容,淡淡地说道:“等她们到了,朕会亲自看一眼。如果真的合适,依你所言也无妨。”

    他顿了顿,又沉声说道:“毕竟有一半是夏侯血脉,朕总不能赶尽杀绝,是不是?”

    曹羲汗如浆出,连连叩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