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92章 恩威并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盯着钟会看了半晌,才幽幽说道:“原来你钟家才是廷尉寺的真正大佬?”

    钟会一时没听明白,却没有问。

    他大致能猜得出曹芳的意思。

    钟会欠身说道:“陛下,颍川多法家,郭氏、钟氏皆有百年传承。家父能任大理、廷尉十年之久,除了家学渊源,更离不开武皇帝、文皇帝的信任。任职久了,故吏自然也多,子弟入职的确会方便一些。可若是陛下以为我钟氏因此能左右廷尉寺,甚至朝廷,那就想当然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能否胜任,最后还要看是否忠与能。”

    曹芳觉得钟会话里有话,不敢大意,示意钟会继续说。

    钟会松了一口气,又道:“陛下,眼下最大的麻烦,就是朝廷内外官吏因太傅、大将军案牵连,不能履职者甚多,影响了正常事务。大臣有罪,故吏免官待罪,本是循例而行,并非所有人都有罪。陛下不妨法外开恩,先行赦免,以安众心。“

    曹芳沉思不语。

    他被这些人搞怕了,生怕答应得太快,又被他们坑了。

    钟会接着说道:“人在仕途,由卑官微职至公卿、二千石,谁没有举主、上官,谁没有下属掾吏?君臣之义固在,但义同父子者又有几人?只是人情如此,不得不然。太傅年老,大将军已残,且罪证昭然,纵使陛下怀恩施惠,他们也只是保命而已,富贵从此断绝。又有谁会不惜自己的前程,非要为他们鸣不平?王观被枭首,有谁自免了?”

    曹芳总算听出点门道来了。

    钟会这是劝他放松心态,不要搞株连。

    门生故吏什么的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没有那么可怕,像荀?那样跳出来的终究只是个别现象。

    虽然觉得说得有理,但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

    “卿言有理,朕再想想。”

    “唯。”钟会再拜,起身告退。

    钟会刚刚离开,尚书令丁谧就进来了,匆匆施完礼,丁谧就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卢毓不可为廷尉。”

    “为何?”曹芳尽可能不动声色。

    “他与太傅为党,视大将军为敌,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对大魏的仇视。早在文皇帝时,他就阳奉阴违,欲迁谯沛百姓至梁,以削弱大魏根基,因此遭文皇帝贬斥。他不思已过,反而心怀怨怼,自以为汉大臣子弟,轻视本朝。臣听说在高平陵时,他就曾在暗中煽风点火,传播谣言。这样的人怎么能任廷尉卿,审理大将军案?”

    曹芳大惑不解。“刚才在朝堂上,你为何不说?”

    “陛下,臣说了啊。”丁谧非常委屈。“只是臣一开口,就被数人围攻,仿佛臣不是救驾功臣,而是乱国之贼一般。”

    曹芳心里有些不舒服。

    你这话说得,好像朕忘了你的功劳,对不起你似的。

    见曹芳脸色不佳,丁谧也知道自己说得太直接了,连忙说道:“陛下,尚书令权重,又与陛下亲近。臣居台中数年,又得罪了不少人。如今为令,切齿者数不胜数,朝夕窥伺,欲寻臣短。御前争论,众目睽睽,万一失言,臣失官事小,累及陛下英名事大。臣不得不小心些,还请陛下见谅。”

    曹芳哼了一声,心情稍缓了些。

    他也知道卢毓不是适合的人选,但他实在找不到人啊。

    怪谁呢?要怪也只能怪曹爽自己蠢,把人都得罪光了。找一个不和,再找一个是政敌,唯独找不到朋友。

    “那你说,谁合适?司马岐能行吗?”

    “陛下,司马岐是太傅族人,同属河内司马一族,理当避嫌。”

    曹芳一惊。我操,这么明显的事,我怎么给忘了?

    “你刚才……也说了吗?”

    “没有,司马岐病得很重,肯定来不了。”

    “这么重?”

    “是的。”丁谧叹了一口气,有些惋惜。“他是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别人几年断不了的案子,他能在几天之内解决,不仅仅是天赋,更是勤奋。”

    曹芳想起钟会的推荐,又道:“那钟毓呢?”

    话音未落,丁谧就不屑的哼了一声:“他要不是姓钟,现在连一个县长都做不了,更别说魏郡太守了。陛下,廷尉卿是要断案的,只会说大道理可不行。”

    曹芳有些恼了。“那你说谁行?”

    “贾充。”

    曹芳一愣,下意识地提高了声音。“谁?”

    丁谧吓了一跳,不明白曹芳为什么反应这么强烈,心里有些慌。只是被曹芳盯着,他不能不回答,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故豫州刺史、建威将军贾逵之子贾充。”

    曹芳盯着丁谧,脸颊抽了抽,很想骂人。

    都说你丁谧不是好鸟,果然如此。

    推荐谁不好,你推荐贾充?

    丁谧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曹芳杀人,但他却听说了曹芳在高平陵先废了司马师,后来又下令斩杀王观、郭芝的狠厉手段。此刻看到曹芳面色不对,杀气腾腾,心里更慌了。

    “陛下……觉得贾充不妥?”

    曹芳没吭声。他是觉得贾充不妥,但那些理由却没法说。贾充后来是弑君的奸臣,可是那些事还没有发生,而且贾逵是大魏的真忠臣。他要是没有任何根据,就说贾充是奸臣,怕是会被人骂死。

    曹芳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勉强平复了心情。

    “你为何觉得贾充能胜任?”

    “才华出众,且与朝中大臣瓜葛不多。”丁谧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任尚书郎时,曾兼任度支考课,对司马孚了解甚深。司马孚老谋深算,有类太傅,非贾充不能对付。”

    曹芳想想,觉得也有些道理。

    他一直注意司马懿和曹爽,却忘了还有司马孚。

    司马孚号称司马懿的影子,可不容易对付,或许要用贾充这样的恶人来磨他才行。

    “你确定贾充能胜任?”

    “臣敢担保。”见曹芳口气松动,丁谧大喜。“臣与贾充共事,深知其能。”

    “那行,你盯着卢毓。”曹芳嘿嘿一笑。“如果卢毓循私枉法,就让贾充接替他,连他一起查。”

    卢毓干的那些事,他比丁谧更清楚,只是一直没吭声罢了。同意卢毓转为廷尉卿,就是想看看卢毓会不会露出更多马脚。

    至于丁谧说卢毓欲断大魏根基的事,听听也就罢了,不能太当真。

    丁谧恍然大悟,连忙领命。他正准备告退,又被曹芳叫住了。

    “你推荐人,朕一定会用,但是如果出了事,你知道后果。”曹芳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

    对丁谧这种人,他没必要装着,丑话说在前头,说在明处,免得他们放肆,反而坏事。

    要和世家斗,孤家寡人是不行的,离不开这些人做打手。

    丁谧背脊一凉,拜倒在地。“臣,敢不从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