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21章 原形毕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农为国本,这一点没有争议。

    毕竟孔夫子不吃饭也会死。

    曹芳和天师道众谈的话题很多,却不是每一个都能说,唯有这一件不仅可以说,而且可以大张旗鼓的说。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不仅可以用来制造黑火药,更是化肥的主要成分,而且是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可以制造的化肥,不像氮肥、磷肥需要更先进的化学工业。

    农业的进步主要依赖两个因素:一是育种,一是化肥。

    将硝石的应用扩展到农业,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仅靠黑火药,是无法支撑起硝石的产业链的。

    这是他一开始就考虑好的方案,此刻拿了出来,果然效果非凡。

    憋了一口气,准备了满肚子的大道理,准备劝他断绝与天师道来往的大臣们集体哑火。

    增加粮食产量有什么错?

    沉默了半天后,蒋济率先发言。“陛下,增产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是治天下当务大体,不可纠结于细务。这些具体的事交给相关官员去办即可,何必陛下亲自亲为?末本倒置,非明君所宜为。老臣昧死,敢请陛下纳谏,以解群臣之忧。”

    曹芳拍拍大腿,一声叹息。

    “蒋公,朕何曾不想垂拱而治天下。可是你看看,这朝堂之上,有几个是尽忠职守,不用朕操心的?别的不说,太尉迟迟不肯回朝,卫尉不肯问事,光禄勋甚至迟迟没有到任,练兵还要朕亲自过问。至于这硝石,这朝堂之上,除了蒋公你,又有几个知晓?”

    蒋济汗颜。

    天子说的虽然是现任太尉王凌,但前任太尉却是他蒋济。

    他当然也可以像高柔一样,将责任推到曹爽身上。可是细想这些年担任太尉,他也的确没有很好的履行太尉的职守,最后还被司马懿利用,为虎作伥。

    卫尉羊耽也很尴尬。

    天子直接点名批评,让他躲都没法躲。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好事。被天子点名批评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履行卫尉的职责,进而收回之前被曹爽兄弟夺走的权力了。

    曹芳站了起来,负手来回踱步,缓缓说道:

    “虽说天下尚未一统,大魏仍然是东西万里的大国。再加上吴蜀为乱,诸事繁杂,朕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总揽全局。置公卿百署,正是为辅弼天子,共治天下。可是放眼看去,堂堂诸君,又有几个勤于政事?屈指可数。”

    曹芳抬起手,轻轻晃了晃,目光扫过众人,毫不掩饰心中的失望。

    “从武皇帝立社稷算起,大魏立国三十四年。从文皇帝登基算起,大魏立国三十年,已经是一代人的光阴,不算短了。可是归心本朝的士大夫有多少,你们心里有数,朕心里同样有数。”

    曹芳说着,伸手指指众人,又指指自己的心口,神色严肃。

    众臣低着头,谁也不说话。

    天子这几句诛心之言说得过于直白,非常尖锐,没人敢接。

    桓范暗自叫苦。

    天子毕竟年少,沉不住气,把这些话都说出来了,以后还怎么和大臣们相处。

    曹芳在阶前站定,背着双手,居高临下的看着众臣,缓缓说道:

    “不过这也没什么。诸君眷念前朝,不失士大夫本色,朕不仅能理解,更表示赞赏。只是希望诸君不要误会了一件事。天命有常,汉家禅位是天命已终,并非大魏逆取。你们既已列身朝堂之上,就应该忠于职守,而不是借眷念前朝为由,尸位素餐,甚至是阳奉阴违。”

    曹芳眼神微缩,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有人不愿为本朝效力,只想与前朝共生死,可以上书自免,归耕田园,朕愿成人之美,绝不阻拦。”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天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意思很明白了。

    你们要是真忠于汉朝,不愿为大魏效力,大可辞职,没必要硬撑着。如果舍不得辞职,就不要装忠臣义士,惹人发笑,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对得起这份俸禄。

    言行不一的,请免开尊口。

    很简单,也很粗暴。

    ——

    一棒子敲晕了大部分朝臣之后,曹芳又宣布了一件事。

    虽说曹爽的案子还在审理之中,最终结果如何待定,但大将军这个职务不会再设却是确凿无疑的。

    一是天子亲政,不需要大将军辅政。

    二是大将军这个职务从汉武帝时设立以来,就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干扰了原本的公卿制度,使三公九卿无法正常履行职责。

    尤其是三公,领着高额俸禄,却不承担责任,成了荣誉闲职,既浪费了人才,也浪费了俸禄。

    勤俭节约,不能只盯着后宫、内朝,外朝也不能放过。

    曹芳要求公卿大臣认真讨论三公九卿的权力分配,尽可能做到责权利匹配。如果责任、事务太重,可以适当增加人手。如果过于清闲,要么调整规模,要么调整职能。

    这不是变革制度,而是恢复旧制。

    大臣们难得的默契了一回,山呼万岁,忽略了恢复旧制本身也是变革制度这件事。

    内朝、外朝争权几百年了,三公虚置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没想到天子居然愿意归政三公,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谁反对,谁就是士大夫公敌。

    曹芳宣布了这个决定后,讨论立刻热烈起来。

    首先一个问题,既然归政三公,那缺位的太尉、司空是不是要调整一下?王凌、??鸺蠖纪潮?谕猓?匀还瞬簧铣?⒌氖挛瘛<热蝗绱耍?蝗缌硗獍才湃说H翁?尽⑺究铡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朝堂上就炸开了锅。

    这可是官员的最终梦想,而且是将拥有实权的三公,不是那种徒有虚名的三公,谁不想争?

    如此一来,那些原本想誓死忠于汉朝,准备自免的官员也犹豫起来。

    他们大多年纪大,资历深,是最有机会竞争三公的人选,现在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

    理想与现实之间,又一次纠结无比。

    看着一群急得面红耳赤的大臣,曹芳很满意。

    这些人没让他失望,一进一退之间,原形毕露,真正忠于汉朝,宁愿辞职的寥寥无几。

    本来嘛,真要是那样的忠义之士,又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早就归隐山林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