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27章 榜样的力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管很有成就感,曹芳还是拒绝了羊耽参与练兵的请求。

    很委婉,也很坚决。

    有两个原因。

    一是怀疑,怀疑羊耽有这样的能力。

    羊耽虽然是卫尉,却是不管事的卫尉。就像北军成了摆设一样,曹魏的禁军系统也由大将军、中领军负责,卫尉没什么用,有兵,但不多,形势大于实际。

    羊耽人到中年,就是一个信奉儒家的文官,参与练兵也是做做样子,起不到什么作用。

    二是谨慎,对世家的态度保持谨慎。

    汉代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文武分途,文官掌兵、武官治国的屡见不鲜。但是山东士大夫掌权之后,崇文抑武已经露出了苗头。与地域歧视叠加后,凉州三明那样的名将都被儒生搞得没脾气。如今天下未定,他可不希望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也是王基不肯出仕,他也没什么反应的原因之一。

    双方谈得不是很投机,羊耽多少有些失望,却也只能藏在心里。

    当然曹芳也没有亏待羊耽,他任命羊瑾为尚书郎。

    羊耽谢恩告退,曹芳继续接待其他请见的大臣。

    出了昭阳殿,羊耽带着羊瑾去了尚书省,与尚书公丁谧见面。看到羊耽,丁谧很热情,一边命人为羊瑾准备衣冠印绶,一边和羊耽攀谈。

    羊耽知道丁谧受天子宠信,就将刚才见驾的事说与丁谧听,再次表达了想为天子效力的愿望。

    丁谧安慰了羊耽几句,表示会向天子转达。

    送走羊耽后,丁谧立刻起身,来到昭阳殿。

    曹芳正在接待大臣,见丁谧赶来求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丁谧知道曹芳不喜欢人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羊耽刚才送羊瑾上任,在尚书省坐了一会,与臣说了几句话,臣以为陛下的安排不甚妥当,特地赶来进谏。

    具体而言,就是陛下对羊耽有冷落之嫌,没有充分发挥羊耽的榜样作用。

    泰山羊氏虽然不是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种顶级世家,却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兖州、徐州、青州一带都有不少拥护者,婚姻关系更是复杂。羊耽的兄长羊?先娶孔融的女儿,后娶蔡邕的女儿,都是名门之女。

    羊耽本人,则娶了辛毗的女儿辛宪英。

    有这样的背景,泰山羊氏一直以汉臣自居,对本朝若即若离。尽管羊?官至上党太守,羊耽官至卫尉,都是二千石级的高官,依然无法打动他们。如今主动效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陛下应该投桃报李,予以重赏,为其他人做个榜样,促使更多有影响力的世家表态,效忠朝廷。

    区区一个尚书郎,是不够的。

    这不仅是对泰山羊氏的轻视,也是对颍川辛氏的轻视。

    与泰山羊氏不同,颍川辛氏是本朝的支持者,辛宪英的父亲辛毗侍奉三代先帝,都是深受信任的重臣。

    如果所料不差,这次羊耽主动示好,包括之前羊祜西行,可能都是羊耽之妻辛宪英的主意。羊耽没有拿到足够的回报,以后就不会再听辛宪英的建议了。

    丁谧说得很直白,曹芳一下子就听懂了。

    别看今天求见的人不少,但真正有份量的却不多。羊耽是一个不错的典型,应该加以利用,起到榜样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思路,哪怕羊耽是个废物,也要重用。

    所谓千金市马骨是也。

    曹芳随即问丁谧。“以彦靖之见,如何安排羊耽最合适?他想参与练兵,朕觉得不妥。”

    丁谧拱手道:“陛下所言甚是,兵权不可轻易与人。羊耽书生,也不懂练兵。且官至卫尉,也不适合做军吏。臣有两个建议,一是进其为司空,一是转其为光禄勋。”

    曹芳想了想,觉得都不妥。

    进羊耽为司空,当然能引起足够的轰动,也能让羊耽满意。但三公之位尊贵,不能轻易当礼物送人。此外,他还想任命杜恕为司空,不想便宜了羊耽。

    转羊耽为光禄勋,让他离禁省更近一层,的确能表示亲近,但平级调转,诚意不够,起不到示范作用。

    曹芳也不掩饰,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包括打算任命杜恕的计划。

    他希望能得到丁谧的支持。

    丁谧想了想后,随即又提出一个补充意见,转羊耽为光禄勋,同时命他兼领中书令。

    中书令有人,孙资还在位,但孙资年纪大了,基本不管事。加上与司马懿的关系,他也不再适合负责中书省的事务。

    由羊耽负责中书省,或许可以将中书省搁置已久的工作再捡起来。

    且中书令品级虽然不如九卿,重要性却有过之而不及,足以体现对羊耽的信任。

    曹芳笑了。

    丁谧果然不是为羊耽而来,而是为他自己而来。

    图穷匕首见。让羊耽兼领中书令,将老臣孙资彻底挤出禁中,才是丁谧的真正目的。

    不过这也是符合他的利益,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孙资占着官位不理事,早就该调整了。

    “可。”

    丁谧雷厉风行,随即草拟诏书,请曹芳用玺,然后立刻公布。

    羊耽出了宫,还没回到家,诏书就到了。

    正如丁谧所说,转为光禄勋,并没有让羊耽有什么触动,兼领中书令,却着实大出羊耽预料。

    中书省与尚书省一样在禁中,非亲近之臣不能任。曹爽因孙资、刘放而成辅政大臣,却也因此对他们深为忌惮,采用了对付司马懿的办法,进孙资为卫将军。虽然仍然兼领中书令,却不让他再理事,实际上剥夺了孙资对中书省的控制权。

    能够兼领中书令,显然比转为光禄勋更有意义。

    羊耽开开心心地接了诏书,随即入宫谢恩。

    很快,在丁谧的有意宣扬下,羊耽兼领中书令的消息就传播开来。

    这一次,动心的人更多了,不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开始认真审视形势,审视天子。

    泰山羊氏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门户,他们主动求进,就表示他们认可了曹魏,接受了天命在魏的事实,也对曹魏今后几十年的国祚报乐观态度。

    同样,对天子而言,在泰山羊氏与司马氏有婚姻,羊徽瑜还在廷尉狱的情况下,转羊耽为光禄勋,兼领中书令,足以证明天子想打击的只是司马氏,并不想株连太广,其他人大可放心。

    有这样的胸怀和魄力,天子的确有英主之相。

    换言之,大魏的国祚延续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保持观望的成本也迅速增加。

    很快,更多的人做出了选择。

    其中就包括以抱病为由,一直不肯应召的王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