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34章 防患于未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月末,一匹从东南而来的快马冲进了洛阳城,将一个好消息送到了曹芳的面前。

    太尉王凌已经处理完了相关的事务,做好了移交兵权的准备,即将回朝,赴太尉之任。

    曹芳反复看了几遍,确认王凌的奏疏中没有隐含其他的意思,王凌的确将就接受诏书,回朝担任太尉,才长出一口气。

    他已经做好了出巡的准备,但他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仅仅是去了一趟杜恕家,就搞得兴师动众,不远千里的赶到寿春,不知道要浪费多少钱粮。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现在很穷,能省一个是一个。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曹芳先咨询了王基的意见。

    王基与王凌共事多年,熟悉王凌的禀性。如果王凌有什么猫腻,就算能骗过他这个少年天子,也很难骗过王基。

    看完王凌的奏疏后,王基很笃定的说,王凌是真想回来了,并无虚言。

    从王凌的字里行间透露的来看,这应该有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外部。到目前为止,东吴并没有大举入侵的迹象,王凌想立大功的心愿遥遥无期。

    二是内部。诏书之外,王广多次写信劝告,并说服诸葛诞从中说和,此外还有??鸺蠡⑹禹耥瘢?踔林鞫?牌?怂究罩?埃?趿璨荒懿豢悸怯呗邸

    内外夹击,王凌选择回朝接任太尉,无疑是最理智的选择。

    曹芳听完,想了半晌,问了王基一个问题。

    “卿以为江东会进犯吗?”

    “陛下,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王基从容说道:“孙权与吴会世家争斗,纵容两宫争立,两败俱伤,自顾不暇,主动来犯的可能性极小。”

    “他会选择哪个儿子为储君?”

    王基沉吟良久。“孙和、孙霸都不可能,或许会在其他几个儿子中选一个快成年的。具体情形,臣离开安丰数年,已不太熟悉,等王凌回朝之后,陛下不妨垂询,以免偏颇。”

    曹芳表示赞同。

    以现在的情报收集能力和传递手段,想得到江东的真实情况是比较难的。况且孙权君臣狡诈,多次实施欺骗,就算收集到了情报也未必可信,更别说道听途说的东西。

    在没有形成技术优势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就是先守好自己的边境,不给东吴君臣可乘之机,造成战略、战役级别的失误。至于战术层面,就只能信任前线的将领了。

    他和王基也讨论过强化情报收集的事,却被王基劝退了。

    开支太大,收益却非常有限,意义不大。

    与王基取得一致后,曹芳先后与桓范、曹羲、钟会等人探讨王凌奏疏的真实性,以及后续的处理手段。这几个重臣的意见和王基几乎一致,都认为王凌的态度可信,应该立即安排??鸺笄叭セ环馈

    钟会还提醒了一个问题:要注意诸葛诞,防止生变。

    诸葛诞同样有强烈的功业心。

    他之所以愿意出面劝王凌,未必就是为了王凌,更可能是为了他自己。如果朝廷只是由??鸺蠼犹嫱趿瑁?H握鞫????涸鸲?险绞拢?炊灾罡鸬?挥邪才牛??豢赡苈?狻

    诸葛诞能出任扬州刺史就是得到了曹爽的支持,在没有结案,朝廷对曹爽的处置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更要考虑诸葛诞的心态,防止他出现误判。

    王基、桓范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

    曹芳深以为然。

    经过反复考虑,他给??鸺笮词众??龈??鸺笥胫罡鸬?煤孟啻Γ?灰?庇谇蟪桑煌?卑葜罡鸬?粼诰┏俏?实某ぷ又罡鸸畚?讨校?园仓罡鸬??摹

    ——

    一天的朝政之后,曹芳走进了昭阳殿东侧的小院。

    司马昭站在门口迎接,神情沮丧。

    被软禁了两个多月,看不到一点脱困的希望,他的心情越来越低落,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如果不是王元姬不时劝解,而且看得紧,他或许已经吊死在厨房里。

    曹芳进了门,身后除了两个全副武装的虎贲,还有五兵尚书王基。

    王基入职一个多月,这是第一次随曹芳来见司马懿。

    看到王基,司马昭吃了一惊,随即心生狂喜。

    严格来说,王基也是司马懿的故吏。天子带着他来,也许是透露了要宽恕他们父子的意思,曙光就在前头。

    司马昭一下子兴奋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热情地为曹芳引路。

    曹芳进了门,一眼看到站在厨房门口的王元姬,脚步顿了一下,又恢复了从容,拾阶登堂。

    司马懿站在阶下,拱手相迎。

    看到王基的那一刻,司马懿眼神微缩,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躬身向王基施礼。

    王基不卑不亢的还礼,然后扶着司马懿上了堂,在曹芳两侧落座。

    司马昭、王元姬赶了过来,摆布酒食。

    曹芳笑道:“太傅,你的自传,朕已经看完了,受益匪浅。只是其中有些细节不太明?,今天带着五兵尚书来,当面向太傅讨教。”

    司马懿躬身还礼。“能对陛下有所裨益,老臣受宠若惊。”

    曹芳也不客气,取出司马懿的自传,就其中的疑点向司马懿提问。

    经过两个多月的口授,司马懿已经完成了自传,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回顾。大部分情况与曹芳了解的相同,不同之处也有,基本都是后世对他们父子的粉饰和掩饰所致。

    如今司马懿沦为阶下囚,自然想不到那些,也不敢,只能如实书写,最多有所隐讳,不是避而不谈,就是避重就轻,或者含糊其辞。

    曹芳要追问的,就是那些含糊不清的事情。

    具体而言,有三件事:

    一是太和二年,曹休率部讨吴,司马懿作为中路军,本应该出江陵,牵制陆逊,为何迟迟没有进军。

    二是太和四年,曹真伐蜀,司马懿作为辅助,由东三郡溯汉水而上,本应该去汉中,与曹真汇合,并接应曹真出子午谷,为什么会出面在汉中以南的朐忍。

    三是正始五年,曹爽伐蜀,司马昭作为征蜀将军,率部出洛谷,驻扎在兴势,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他作为前锋,遭到蜀军的攻击没事,曹爽率领的中军却遭到了蜀军的阻击。

    曹芳话音未落,司马昭的脸色就变得苍白,刚刚兴奋起来的心情也坠到了谷底。

    这三年事都是他们父子不可言说的隐秘,一旦公开,任谁来了,也无法为他们开脱。

    天子这是要先毁掉他们父子的战功和荣誉,再进行清算啊。

    怪不得他要带着王基来。

    有王基在,他们就算想辩解,也无法骗过王基,只会加重自己的罪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