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67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很惊讶。

    他完全没想到徐邈会和他说这些。

    之前丁谧说的可是徐邈要为李胤打抱不平。

    要么是丁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么是徐邈老奸巨猾,心机太深,没有直接说,而是旁敲侧击,敲山震虎。

    可是看看徐邈的模样,曹芳还是自觉的划掉了后一种可能,顺便鄙视了一下自己。

    丁谧是小人,自己也不是什么君子。

    当然,徐邈做人的标准也太高。别说这一辈子,再给他一辈子,他也做不到。放眼天下,能做到的也没几个。

    “徐公高见,须臾不敢忘。”曹芳诚恳地说道。

    徐邈喘息着一阵,露出一丝浅笑。“陛下英武,本毋须老臣饶舌。只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急于求成。且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天下士子好高骛远者众,诚恳务实者寡。以门户自矜者多,以勤劳相勉者稀。行伍之士,慕儒生雍容。寒门小户,攀附世家以求仕进。此诚非国家之福,陛下不可不察。”

    曹芳心中一动,领悟了徐邈真正的担心。

    他的确在为李胤鸣不平,却不仅仅是为李胤鸣不平。

    他担心的是边疆州郡遭到朝廷冷落,武人受到儒生排挤。这样的事不是现在才有,而且汉末就已经成了问题,只是一直没得到解决。

    李胤、牵弘为什么要依附司马师,甘愿为死士?

    因为他们都来自边郡,或者有武人身份,在官场上受排挤,不依附司马师这样的权贵就没有出头之日。

    事实上,至少司马师还愿意接纳他们,像夏侯玄、钟毓等人甚至懒得看他们一眼。

    高平陵政变,李胤、牵弘与司马师一样被杀,有人为谋主司马师叫屈,司马师的妻子、女儿都安然无恙,却没人为李胤、牵弘出头,牵嘉还被牵连了。

    他为了杀司马懿、司马孚,做了多少妥协,想了多少心思,找了多少借口?

    剥夺牵嘉爵位,却只是一句话的事。

    这就是朝中有人和无人的区别。

    “徐公能为我推荐几个边疆、寒门才俊吗?”曹芳凑近了些,低声说道:“独木不成林,没有人才襄助,我就算有心,也无能为力啊。”

    徐邈盯着曹芳看了片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陛下有心,何愁人才不聚?有陛下这句话,老臣可以安心去见三祖了。”

    说完,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闭上了眼睛,握着曹芳手腕的手也缓缓松开,垂落。

    曹芳愣了片刻,没等到徐邈反应,这才意识到徐邈已经去世了。

    他走得很安详,脸上还带着笑。

    曹芳忍不住落了泪,心中满是后悔。

    为什么不趁徐邈身体还好的时候来看他,非要等到这时候?

    ——

    曹芳下诏,以三公礼安葬徐邈,谥号穆侯,以其子徐武嗣爵。

    他本想追赠徐邈司空,赐印绶陪葬,却被徐武拒绝了。

    徐武说,我父亲当初拒绝司空之位,就是觉得德不配位。如果接受了追赠,就为了在墓碑上刻上司空的官职,岂不成了欺世盗名?

    曹芳无言以对。

    对徐邈这种不求名不求利的官员,追赠的确有些虚伪。

    对他最好的怀念,就是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弊政,打破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进而统一天下,集中力量收复边疆,寻求大魏的长治久安。

    曹芳对徐武说,既然如此,那就不多说了。你先办丧事,丧事办完后来见驾,朕有任务给你。

    徐武躬身领命。

    徐邈过世,作为女婿的王?F自然要赶来奔丧。借此机会,曹芳与他见了面。

    王?F四十四岁,五官端正,容貌甚佳,身材健壮。虽然还只是一个河东从事,脸上却看不出半点惭愧。见到曹芳时,也看不出什么激动或者紧张。

    仿佛一切都是天经地义,顺其自然。

    曹芳多少有些奇怪,就开了个玩笑。

    “卿已不惑之年,尚为河东从事,不担心老之将至,功业不就么?”

    王?F俯身而拜。“臣虽自负,却不以为有命世之才。居家则在妻贤,功业则在君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必担心。”

    曹芳哈哈一笑,点了点头。

    “不愧是徐公相中的女婿。风从虎,云从龙,家风一脉相承。朕错过了徐公,不能再错过你。不过……”

    曹芳搓了搓手指,提醒道:“该有的考核还是要的。这是朝廷的规矩,朕也不能例外。”

    王?F笑了。“陛下,臣门户寒微,从来不指望平步青云,只希望所学有用武之地。若陛下能以身作则,以才取士,臣求之不得,焉有拒绝之理?若陛下只是因为徐公而录用臣,不仅臣将为人非议,徐公也将因此蒙羞。”

    曹芳很满意。

    这才是他希望的态度,可见徐邈没有选错女婿,王?F也不是贪图徐邈的权力地位,这对翁婿是真正的志同道命,与世家之间因权势而结婚姻完全不同。

    “如此,再好不过。”

    曹芳本想用王?F为五兵尚书,可是经过认真讨论及考核后,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王?F通兵法,有见识,但是欠缺实践经验,暂时还承担不起五兵尚书的重任。

    转了一圈,能够接替王基的人还是只有两个,要么是郭淮,要么是陈泰。

    一个他不想用,另一个不想被他用。

    当然,这也是重文轻武,务虚不务实的一个缩影,想找一个通晓兵事,而且能胜任五兵尚书职能的人太少。

    如果不要求这一点,那倒是一抓一大把,想做这个官的人太多了。

    那么多官员的子弟,都盼着能与天子亲近,作一个近侍之臣呢。

    可惜,他们并不胜任。

    坐而论道的多,起而行之的少。

    曹芳多少有些焦虑。

    无奈之下,他只能接受王凌的建议,任命郭淮为五兵尚书,王?F则任命为尚书郎,就近实习,熟悉情况。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急不来。

    在找不到更合适人选的前提下,拒绝王凌的合理建议会授人话柄,让人觉得他听信谗言,污蔑功臣,非要致无辜之人于死地。

    诏书颁布后,郭淮进宫见驾。

    君臣相见,都知道对方不满意,却默契的装出一副心无芥蒂的模样。

    郭淮先请罪,表示自己行事不谨,招致非议,使天子困扰。

    背刺队友的事,坚决不承认。

    从来没有的事。

    曹芳虽然心里不爽,却也只能装出一副我刚亲政,经验不足,让你受委屈了,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的模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