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71章 现成的猜疑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为颍川钟氏子弟,对钟琰来说,礼法治国还是道德治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正如曹芳所说,就算是再天真的儒生,也不会赞成只要道德,不要法律的说法。他们要讨论的,其实还是礼和法之间的平衡问题。

    既然曹芳将校事官看成与刺史、御史一样的监察官,暂时又没有设立的打算,钟琰也就不和曹芳争论了。

    猜疑链的说法却刻在了她的脑子里。

    这个观点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非常适合做为玄学的议题,深入探讨。

    从最简单的话题,推论出最黑暗的结果,任谁都不能漠视,而且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被震撼。

    钟琰是一个极聪明的人,所以感受也非常深。

    她不愿意接受如此黑暗的推理,很想反驳它。但是她越是想反驳,思考越深入,越发现难以否定。

    这种内心的冲突让她欲罢不能,像犯了毒瘾一样。

    冥思苦想之余,她有点相信曹芳曾一度像老子、浮屠一样,进入了恍兮惚兮的境界,觉悟了普通人难以领悟的道理,真正理解了《老子》说些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

    她很想知道这些道理,却又不知道开口,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曹芳将悟出的大道传授给她。

    儒家传授五经都在藏着掖着,更何况是这种关乎宇宙的玄妙大道。

    她很苦恼。

    王浑身为散骑常侍,在天子身边当差,经常听天子与大臣议事、论道,有时候天子兴致来了,也会和他们说些闲话。

    当他发现钟琰纠结时,他大惑不解。

    他追问钟琰缘由。

    一开始,钟琰不肯说。

    且不说天子严禁后宫干政,就算是天子不说,她也觉得这些话题不太合适告诉王浑。

    在她看来,天子的内心是有些黑暗的,而且对法治有着强烈的偏好。让外朝大臣知道这些事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她越是不肯说,王浑越是好奇,追问得越紧。

    无奈之下,钟琰说了猜疑链,隐去了曹芳提起这个说法的原由——校事官。

    王浑听了之后,也觉得有趣,随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首先,天子并不喜欢谈论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他一直提倡实干,不提倡空谈。

    其次,钟琰作为皇后身边的女史,本质工作是记录,而不是与天子论道。

    这超出了她的职责。

    “天子会和你谈玄论道?”王浑惊讶地问道。

    “偶尔谈及。”钟琰随口答应了一句,随后发现王浑这句话大有问题。“你没听过?”

    王浑摇了摇头,脸色有些难看,盯着钟琰看了又看,心生悔意。

    看来天子不是不愿意谈玄论道,是不想和他们谈玄论道。遇到钟琰这样既聪慧又漂亮的女官时,他还是很健谈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先帝在世时,宫里就传出不少闲言碎语,说先帝与进宫拜见太后、皇后的官员妻女有染。当时他觉得荒唐,没想到现在这荒唐落在了自己头上。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钟琰入宫。

    “夫人,阿翁已经七十,我也快到而立之年了,这子嗣的事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你要注意身体,不能思虑过度。”

    钟琰一听就明白了,略作思索,便点头答应。

    “妾也以为如是。”

    钟琰答应得很痛快,心里却有些惋惜。

    不在宫里,以后就没机会听天子的高论了。

    可是这份惋惜落在王浑的眼里却变了味。

    在王浑看来,钟琰心口不一,舍不得离开宫里,舍不得离开天子。

    钟琰很快就感受到了王浑的疑心,本想解释,可是不自觉的,猜疑链的定义就浮上了心头,顿时无语。

    这不就是现成的猜疑链?

    在现实面前,圣人宣扬的道德不堪一击,王浑素以为傲的优雅也不复存在,只剩下让人寒心的猜疑。

    怪不得天子不愿意相信道德。

    他是真正悟了大道的上士,超脱了简单的道德评价。

    可惜,我永远也无法理解他悟到的大道,也永远不会知道悟了大道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悲天悯人,还是圣人不仁。

    钟琰怅然若失。

    ——

    钟琰辞职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她入宫不是自己的决定,出宫当然也不能心血来潮,说辞就辞,必须征求相关人等的意见。

    她的父亲钟徽第一个反对。

    你兄长刚刚升职,还指望着能再进一步,升到二千石呢。你现在辞职,合适吗?

    官至二千石意味着什么,你不清楚?

    钟会倒是很冷静,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只是随后的演习中,钟?就得了个中下。

    虽然钟?自己说是没发挥好,纯属意外,钟徽却不敢冒这个险,急赤白脸的对钟琰说,你要是辞职,以后就别进家门,安心做王家的新妇吧。

    钟徽说了狠话,钟琰不能不考虑。

    偏偏这时候,王昶也写了家书回来,让他们夫妻二人安心任职,不要无事生非。

    诸葛恪在东兴筑堤,天子亲征的可能性很大,荆州方向也可能要出兵,至少能起到牵制吴国西线兵力的作用。弄得好,说不定能趁虚而入,夺取江陵,立个大功。

    这可能是王昶脱离一线之前最后一个机会。

    面对王昶的家书,王浑也不敢轻举妄动。

    身为散骑常侍,他当然知道天子有亲征的可能。不仅王昶有立功的机会,他也有随驾的可能。

    在现实面前,他个人的荣辱只能让步。

    王浑收回了建议,却让钟琰更加失望。

    之前天子说王昶、王浑父子是假慕道、真势利,她还不服气。现在看到王浑为了随驾的机会,咽下妻子可能对他不忠的猜疑,哪里有半点道家的淡泊?

    伪君子比真小人还要可耻。

    一瞬间,钟琰就觉得王浑那张俏脸没法看了,简直是面目可憎。

    她回到了宫里,不再提辞职的事,却也不愿和曹芳见面。曹芳天天忙,根本没注意她的情绪,甄瑜却很快发现了她的异常。

    私下一问,甄瑜也很无语。

    王浑这心眼也太小了吧?

    还有,天子好色这谣言是谁传的,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天子不仅将宫里能放出的女子都放出去了,还因为今年歉收,停止了八月算人的惯例,哪里有半点好色的样子。

    “你也觉得天子会贪图你的美色吗?”甄瑜有些生气的问道。

    钟琰连连摇头。“这不是我说的,是传言说天子英武,神似太祖。这本是赞语,后来不知怎么的……以讹传讹,就成了……这等荒唐之言。”

    甄瑜哭笑不得。“这些人,嘴上说着君臣当以诚相待,私下里却是这么编排天子,简直是岂有此理。”

    她咬咬牙,面露杀气。“依我看,天子就应该恢复校事官,管管这些人的臭嘴。”

    钟琰吓了一跳,连忙跪倒。

    “殿下慎言。”

    “你啊……”甄瑜叹了一口气,既怜惜,又无奈。“我找机会问问天子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