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183章 确定目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君臣二人越说越投机,蒋济除了详细解说淮南、庐江的地形,还为曹芳分析了孙权屡次进攻合肥的经历。

    建安十三年,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

    那一战是孙权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当时荆州新败,周瑜还在猛攻江陵,孙权不去增援周瑜,反而集结重兵,进攻合肥,的确有些出人意料。

    如果不是扬州刺史刘馥准备充分,或许孙权就偷袭得手了。

    一旦孙权占据了合肥,天下形势将因此而变。太祖要么全力来争合肥,要么迁都邺城,兖豫青徐四州不是变成战场,就是被孙权攻占,双方的实力对比绝不会有现在这么明显。

    由此也可以想见,如果建安五年,孙策趁太祖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之际袭取合肥甚至寿春,形势会有多危急。

    曹芳也非常感慨。“太祖创业艰难,后人岂能不铭记在心。刘元颖(刘馥)守合肥,陈忠侯(曹仁)一守江陵,再守樊城,挽大厦于将倾,都是国之元勋。将来绘功臣图像,当有刘元颖。”

    蒋济心中欢喜。

    当年能守住合肥,刘馥固然是首功,但他作为别驾,用计吓退孙权,也是有功之臣。

    天子不忘刘馥,要为刘馥绘图纪念,就不会亏待他。

    他的身后名也保住了。

    曹芳叹息了一番,又问道:“刘元颖后人何在?”

    “镇北将军刘靖就是刘元颖子,历任地方,有刘元颖之风。”蒋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因为如此,他与上司关系不是很默契,连年品评都不佳。”

    曹芳有些意外。“蒋公说的是征北将军程喜么?”

    蒋济点点头,却没有多说。

    曹芳捻了捻手指,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里记下了程喜这个名字。

    他之前就听人说过,程喜是先帝东宫旧臣,后来官路亨通。此人能力有限,却妒贤嫉能,曾经中伤过名将田豫。

    如果这些指控都属实,那他就不能留在征北将军任上了。

    前有田豫,后有牵嘉、牵弘,北疆的形势其实不太稳,不能再出纰漏。

    但程喜是先帝东宫旧臣,处理起来不能不慎重。

    这可是他的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蒋济人老成精,知道适可而止,随即将话题拉了回来,着重于分析孙权几次进攻合肥的得失。

    总结起来一句话:成于水师,也败于水师。

    江东缺马,又依赖长江等水道运输,故而严重依赖水师。但水师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能沿着固定的路线前进,不能轻易改变。

    除此之外,水师作战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规模有限,难以实现大兵团作战。像数千步骑配合这种战法,水师很难实现。

    二是流寇作风明显。利则上岸作战,不利则洗脚上船,易得也易失。

    当初吕蒙筑濡须坞,就有不少人反对。

    但实际证明,濡须坞意义重大。

    如今诸葛恪重修东兴堤,某种意义上和吕蒙当初筑濡须坞一样,有着改变吴军作战风格的可能。如果不能挫败其谋,淮南的形势会更加严峻。

    当吴军能够长期驻扎在东兴堤,合肥新城就时刻处于威胁之下,再也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曹芳说道:“这是否也说明,孙权还是希望能在他死之前,真正控制淮南?”

    “理当如此。”蒋济说道:“如若不然,吴国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那就好。”曹芳笑了,眼神凌厉。

    ——

    与蒋济一席长谈后,曹芳再次召集相关人员军议时,提出了这次亲征的整体规划。

    利用孙权的求胜心理,打一场大仗。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曹芳整个战役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目标。

    第一阶段,以合肥新城的攻防为主。

    采用示弱的战术,诱使诸葛恪来攻城。依托合肥城,大量杀伤吴军,挫败吴军。

    这一阶段的战斗主要由扬州刺史诸葛诞负责。

    第二阶段,以东兴堤的攻防为主。

    不管诸葛恪是否来攻,我军都将在三个月后发起攻击,力图夺取东兴堤,将战线前移,使东兴堤成为阻止吴军进犯的要塞。

    这一阶段的战斗主要由征东将军??鸺蟾涸穑?镏荽淌分罡鸬?啃??髡剑?芯?诱螅?⑻峁┎嘁硌诨ぁ

    在必要的时候,中军会加入战斗,但主要是增援征东将军部,以免出现重大伤亡。

    如果前两个阶段的目标顺利实现,第三阶段则主动反击,包抄吴军后路,争取取得更大战果,包括但不限于夺取濡须坞。

    考虑到第二阶段战役的不可控因素太多,这一阶段的作战有极大的调整空间,需要动用的人马也更多。可能需要中军直接参战,并承担一定分量的作战任务。

    如果能一战重创江东主力,当然更好。

    退一步讲,也要打残诸葛恪,让孙权陷入无人可用的局面,为其死后的吴国陷入内乱创造条件。

    因此,除了命令征东将军??鸺蟆⒀镏荽淌分罡鸬?盏猩钊耄?ё≈罡鸬??猓?挂?崆白榻ㄒ恢?芄豢焖倩???钟邢嗟闭蕉妨Φ木?瘢?龊贸?锶ê舐返淖急浮

    考虑到地形,这支精锐会以骑兵为主,熟悉地形,而且勇猛善战。

    第三阶段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精锐能否实现预定的战术目标。所以,这支精锐的数量既不能少——少了不能解决问题,又不能太多——多了会惊动吴军,突然性不足,被迫与兵力占优的吴军正面作战。

    风险很大,所以要精挑细选,从将领到士卒,再到武器装备,都要提前准备。

    这一点,离不开太尉王凌的支持。

    王凌坐镇寿春,都督扬州军事多年,现在虽然已经回朝任太尉,在扬州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要执行这种奔袭敌后的战术,自然需要熟悉地形的本地驻军,能够当此重任的自然是王凌旧部。

    曹芳决定,传诏太尉王凌,让他推荐合适的统兵人选。

    虽然这个消息还局限在小范围内,并没有公开,却引起了郭淮的故意。

    他本人就在这个小范围内。

    他看中了长途奔袭,抄孙权后路的任务。

    经过几次会议,他非常清楚,天子并不真的信任他,包括任命为他五兵尚书都是为了大局考虑,给王凌父子面子。在五兵尚书任上做出成绩是不太可能的,想重新成为方面大将,只有别领一部。

    当初王凌就劝他到扬州就任,将功赎罪,只是那时他还不服气,拒绝了这个建议。

    现在这个机会又出现了,不由得他不心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