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01章 真真假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陆抗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军攻城之际,魏军来援,怎么办?

    大将军你虽然留了阻援的兵力,但是每个方向只有五千人,只能起到预警的作用,不可能完成阻援的任务。

    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损失必然惨重。

    兵不厌诈,你将希望寄托在曹魏君臣不和,魏主曹芳想借刀杀人,是不是太想当然了?

    要我们全力以赴也可以,你增加阻援的兵力,确保魏军来援之后,我们有充足的兵力撤出战场,重整阵形。

    否则免谈。

    陆抗的意见得到了不少将领的支持,尤其是江东籍的将领。

    吴国实行私兵制,他们手下的精锐都是自己花钱养的,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损失过大,就算拿下合肥新城,也无法弥补损失。

    届时功劳是诸葛恪的,损失却是他们的。

    就算孙权能给他们加官晋爵,增加食邑,百战老兵的损失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补回来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仅是进攻合肥的战斗中就多次出现。

    建安二十年的那场大战,名将凌统为孙权断后,死战不退,最后仅以身免,麾下部曲全军覆没。虽然孙权后来给他补足了兵力,却还是因为新兵太多,老兵不足,战斗力大不如前,未能参与之后的大战,自己也因伤病过重而英年早逝。

    合肥已经成了吴军将士的噩梦,不是每个人都像诸葛恪那么自信,觉得自己有机会拿下合肥,一战成名。

    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避免重大伤亡。

    面对陆抗的反对,以及半数将领的沉默,诸葛恪再次将目光看向了丁奉。

    丁奉无奈,硬着头皮站起来,表示当身先士卒,亲自带队攻城。

    诸葛恪随即表示,一旦丁奉攻破城墙,他将亲率大军上阵,扩大战果。能否夺取合肥新城,在此一举。诸将当奋勇争先,以竟全功。如果有人贻误战机,定以军法从事。

    陆抗不以为然。

    他不觉得丁奉能够攻破合肥城。就算丁奉成功了,不是还有诸葛恪的部曲跟在后面么。届时魏军肯定会集中兵力围堵丁奉、诸葛恪,他们有机会就进攻,没机会就看着。如果诸葛恪损失惨重,自顾不暇,恐怕也没心思来报复别人。

    军议结束之后,诸葛恪又将丁奉留了下来,再三叮嘱。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江东世家不肯出力,这是天子最忌讳的事情。你我努力,拿下合肥城,为天子挣了脸面,天子又岂能吝惜赏赐?

    到了那时候,这些自以为是的江东世家也要听你指挥。

    丁奉俯首听命。

    送走了丁奉后,诸葛恪又请来了孙峻,类似的话又说了一遍。

    孙峻正当少壮之年,功业之心甚炙,也想着立一大功,以后和诸葛恪一样成为辅政大臣。对诸葛恪的提议正中下怀,一口答应。

    ——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清晨,诸葛恪向合肥新城发动了猛攻。

    除去阻援的一万人,参与围城的兵力超过四万人。

    诸葛恪将进攻方向选择在东门。

    经过多日的攻防,他发现东门的魏军兵力最为薄弱,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最差。几次险些破城,突破口都在东门。

    如果不是陆抗等人不肯全力以赴,或许这里早就被攻破了。

    为了砍保万无一失,诸葛恪将丁奉和孙峻调到这里。

    丁奉勇冠三军,士气最旺。

    孙峻统领的解烦兵是禁军精锐,战斗力最强。

    有这两名猛将主攻,他相信一定能攻上城头。

    战斗一开始,丁奉就发动了强攻。

    他命弟弟丁封打头阵。

    丁封身披重甲,手执刀盾,带着亲卫冲杀在最前面,冒着魏军的箭雨,率先冲上了城头,与魏军短兵相接。

    正如诸葛恪所料,防守东门的魏军战斗力有限,很快就被丁封杀得节节败退。

    求援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双兔大旗拼命摇动。

    城中号角声急响,两路援军从不同的方向,沿着城墙狂奔,赶向东门。

    诸葛恪在将台上看得清楚,立刻命令诸将出击,务必缠住城上的魏军,不能让他们增援东门。

    陆抗、留赞等人收到命令,发起了进攻。

    陆抗一如既往,不紧不慢,根本不在乎诸葛恪的催促。

    留赞同样出工不出力,战鼓敲得山响,将士们却慢条斯理,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模样,直到正面的魏军被调走大半,他才突然发起了猛攻,命儿子留略亲自上阵搏杀。

    留赞的出其不意取得了奇效。

    城上防守的魏军已经习惯了吴军大部的消极怠工,没想到留赞突然发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城头告急。

    在丁封攻上城头不久,留略也攻上了城头,与魏军展开肉搏战,并不断扩大在城头的优势。

    收到消息,诸葛恪大喜过望,再次下令诸将猛攻。

    城内城外,战鼓声惊天动地。

    诸葛诞紧张起来,生怕弄假成真,全军崩溃。

    真要是丢了合肥新城,天子肯定不会饶他,借刀杀人就不仅仅是诱敌的计谋,而是将变成现实。

    他立刻下令在城下待命的将士上城增援,务必守住城墙,不能让吴军进一步突破。

    以逸待劳的魏军将士冲上城墙,吴军进攻的势头立刻被阻断,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

    诸葛恪见状,心急如焚,再次下令,催诸将进攻。

    有人依旧不理不睬,如陆抗。

    有人心动了,如孙峻。

    看着城头的丁封与魏军打得难分难解,孙峻发起了进攻,一千解烦兵沿着云梯、楼车冲上了城头,弓弩兵对城头进行覆盖射击,阻击魏军的增援,掩护进攻。

    另一侧,丁奉也加强了攻击。

    在孙峻、丁奉的强力阻击下,从城墙上赶过来增援的魏军被截住,无法前进。只有从城下赶来的魏军赶到了战场,却因为数量有限,一时很难将丁封赶下城去。

    丁封强攻不下,接连发出消息,请求丁奉增兵。

    丁奉命人击鼓,命所有的将士准备上阵,同时派人告诉诸葛恪,自己要亲自上阵了。能不能攻破东门,在此一举。后面能否及时跟进,就看大将军你的了。

    派出传令兵后,他带着一千将士,杀上了城头。

    面对丁奉、丁封兄弟不要命的猛攻,魏军支撑不住,被挤下了城头。

    丁封派人打开了东门。

    孙峻见状,大喜过望,立刻率部跟进,涌入东门。

    诸葛恪收到消息,欣喜若狂,再次发出命令,通报全军。

    丁奉、孙峻已经攻破东门,胜负在此一举。诸将当全力以赴,消极避战者,定斩不饶。

    陆抗等人收到消息,也有些意外。

    他们没想到丁奉、孙峻真能破城。

    城门失守,也就意味着合肥城即将失守,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逢的机会。

    这时候再不出力,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约而同,他们使出了真本事,全力进攻。

    一时间,合肥城四面受敌,战鼓声如急风骤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