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32章 全军为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羲在飞庐上看得清楚,不禁扼腕叹惜。

    还是打得太保守了。

    早知打得这么顺利,就应该多放一些吴军进来。

    可惜现在说太迟了,水寨的大门外已经有沉船挡路,吴军进不来,他们也出不去。

    “你们打得很准啊。”曹羲对杜预说道。

    “标定好的位置,试验过好几次了。”杜预淡淡地说道,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色。

    他和曹羲一样,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只不过他并不觉得遗憾。

    以有心算无备,又准备了这么久,打得顺利也是正常的。

    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战争的胜利并不完全取决于简单的实力对比。只要战略战术应用得当,完全能够以少胜多。

    当然,更让他欣慰的是天子的观点。

    兵在精不在多。提升战斗力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加兵力,而是上下一心,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士卒的积极性。不要小看那些普通士卒的潜力,只要有机会,他们的表现不会比世家子弟逊色。

    北军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取得长足的进步,根本原因是天子对训练的重视。

    据说,天子还有意取消士家制度,从根本上扭转武人地位下降的趋势,重振尚武精神。

    如果真能如此,那大魏很快就会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平定天下只是一小步,收复丧失的边疆也不是意外,开疆拓土也不是不可能。

    他将拥有难以想象的用武之地。

    “将军,可以回复陛下,派水师截断诸葛恪退路了。”杜预提醒道。

    曹羲连连点头,立刻命人打出旗语。

    ——

    看到水营的旗语,知道胜负已定,曹芳松了一口气。

    他顾不得高兴,随即又下了一道诏书。

    命韩综率部出击,截断诸葛恪退回东兴堤的水路。

    韩综是江东名将韩当之子,原本镇守武昌。韩当死后,他担心孙权对他不利,就率部投降了曹休,被封为将军,广阳侯,为魏国效力已经二十余年。

    因为是降将,他在魏国并不受信任。

    但他深知孙权恨他入骨,也不敢回江东,只能维持这尴尬的地位。

    为了保命,也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一向作战勇猛,平时也特别注意训练。

    正因为如此,他算是征东将军麾下水战能力最强的一部。

    ??鸺罄肟??说蹋?贤?π胛氲氖焙颍??鬯?炕乖诔埠?铮?薹ㄋ婢?巴??土舾?瞬芊迹?闪瞬芊际掷锏囊幻吨匾?陌灯濉

    在此之前,曹羲率部与诸葛恪连番交战,韩综却一直藏在附近,按兵不动。

    如果曹羲作战不利,他就是救命的后手。

    只是这个后手一直没用上。

    现在,终于轮到他们表现的时候了。

    接到命令之后,韩综立刻亮出旗帜,升起船帆,借着强劲的西北风冲出藏身之地,向巢湖东南角的东兴堤疾驰而去。

    他的任务不是与诸葛恪交战,而是堵上诸葛恪返回东兴堤的水道,为中垒营、中坚营攻打东兴堤创造条件。

    这当然是一个危险的任务,随时可能陷入诸葛恪与东兴堤守军的夹击之中。

    但他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天子承诺他,此战过后,可以将他调离扬州战区,到中原腹地任职。

    他再也不用天天担心吴军来袭击他了。

    ——

    得知韩综正奔向东兴堤的时候,诸葛恪还没从留赞阵亡、留平临阵脱逃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战场形势的急转直下,完全不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下意识的将责任归咎于留赞为子报仇心切,而留平怯懦,被魏军的抛石机打破了胆,没敢迅速压上,错失战机。

    得知韩综的动向,他终于反应过来。

    这就是一个陷阱,根本不是什么战机。

    他和曹羲交战,自以为占尽上风,却不知道魏军水战能力最强的韩综就藏在附近,一直没有出手。

    他当然也猜得出韩综奔向东兴堤是什么目的。

    诸葛恪顾不上太多,立刻下令后军拦截韩综,同时下令全军撤退,脱离战场,返回东兴堤。

    这一战已经没有取胜的可能了,现在只有一个任务,尽可能的止损。

    返回东兴堤,就是最好的选择。

    船大难掉头。

    吴军还处在奋勇争先的状态,都想着冲入魏军水寨的事,突然转向,难免混乱。等他们调整好阵型,退出战场,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这时,诸葛恪也接到了后军的报告。

    他们没能拦住韩综。

    韩综不求交战,全力航行,扯满了帆,速度极快,他们根本追不上。

    远远地看见,韩综的船队中有好几艘大船,满载着拒马一类的大型器械,可能是要去攻东兴堤。

    诸葛恪一听就慌了。

    如果他猜得不错,那些拒马不是用来攻城的,而是用来沉在巢湖通入东兴堤之间水道中的。有了这些拒马,大型战船就无法通过水道,抵达东兴堤。

    这些障碍不是不能清除,但需要时间。

    诸葛恪万念俱灰。

    他请来司马李衡,商量对策。

    没能拦住韩综,也就意味着他无法返回东兴堤,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衡也很吃惊,权衡半晌后,给他出了两个建议:

    上策,留在巢湖中,阻击魏军水师,等待孙权增援。

    虽然损失了留赞部,他们依然有四五千人,战胜曹羲不太可能,但拦住他,不让他进攻东兴堤还是有把握的。

    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孙权什么时候才能赶到,而东兴堤里的守军数量有限,能否坚持到孙权来援。

    如果在此之前,东兴堤就丢了,那就完了。

    中策,放弃战船,从陆路返回东兴堤,固守待援。

    如此,东兴堤有足够的兵力,足以坚守一年,等到孙权来援。

    不足之处在于,放弃了这些战船,就等于将巢湖拱手相让,魏军水师可以直抵东兴堤下,两面夹击。就算能等到孙权增援,损失之大,也会让诸葛恪声名扫地。

    诸葛恪听完,盯着李衡看了一会儿。

    “既然有上策、中现,那下策呢?”

    李衡考虑了半天。“下策是放弃东兴堤,全军退往羡溪。”

    诸葛恪眼神闪烁。

    退往羡溪,意味着东兴堤丢了,战船也丢了,但是保住了七八千的兵力。

    相比之下,上策、中策都有一个前提,等待孙权的救援。

    如果孙权无法突破魏军的阻击,那他们就全完了。一旦魏军合围完成,他们想跑都跑不掉。

    在野战中,他们无法应对魏军骑兵的追击。

    “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魏国大军聚集于此,岂可让天子为我等冒险。”诸葛恪面不改色的说道:“放弃东兴堤,全军撤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