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47章 临危受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据出了门,仰头看天,一声长叹。

    短短几天时间,他就身心疲惫,连头发都白了不少。

    辅政大臣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不是谁都有诸葛亮那样的大才。

    或许只有陆逊,可惜他已经死了好几年。

    想到陆逊,朱据又一声叹息,转身让人去请陆抗。

    当务之急是解濡须之围。

    吴军聚集了几乎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在此,如果不能迅速击退??鸺螅?唤鱿?木薮螅?渌?厍?箍赡艹鱿治侍狻

    但朱据虽然为将多年,却没有统领十万大军征战的经验。加之事务缠身,实在腾不出足够的精力,只能希望后生辈能帮忙。

    作为优秀的江东子弟,陆抗自然是最佳人选。

    不久前,在皖城之下,陆抗的表现非常亮眼。

    朱据回到大营的时候,陆抗已经到了,扶着剑,站在帐门外,挺立如松,面色沉静,不喜不悲。

    “幼节来得好快。”朱据强笑着打了个招呼。“还是喜欢佩剑啊?”

    陆抗低头看了一眼腰间的长剑,笑笑。“习惯了。丞相召我来,不知有何吩咐?”

    “你的营地靠前,应该看到魏国使者的车辆了吧?”

    陆抗点点头。

    他当然看到了,他还看到了韩建与魏国使者相见,然后转身回营,一去不复返。

    朱据也不遮掩,将他刚去见孙和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问陆抗。

    “依你之见,我军能解濡须之围吗?”

    陆抗略作思索。“难,但并非不能。”

    “仔细说说。”

    “我军兵力虽占优,但缺少骑兵。登陆作战,我军优势有限。加之连败,士气低落,恐怕难以攻坚折锐。稍有差池,便有崩溃之险……”

    陆抗不紧不慢地解释着,朱据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陆抗说的,几乎就是他想的,甚至比他想的还周到。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绝不仅仅因为他是陆逊的儿子,只能是天生将才。

    朱据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如果让你来指挥这场战事,你有几分把握?”

    陆抗一愣,一直平静的面容出现了一丝波澜。

    “我?”

    “你没听错,就是你。”朱据转身,盯着陆抗的眼睛。“你我都清楚,魏军拖得起,我军拖不起,必须速战速决。若能击退??鸺螅?忮π胫?В?虼笪饪砂病H舨荒埽?宦?谀辏?啬谟峭饣疾⑵穑?笪饽岩晕?蹋?阄抑荒芟蛑性?瞥肌5贝舜嫱鲋?剩?愕毙Я钭鸬蹦旯适拢???Ю汀!

    陆抗张了张嘴,半晌才道:“朱公器重,抗感激不尽。只是??鸺缶镁?秸螅?褐魉淠晟伲?从杏⒅鞣缍取>?寂浜希??堑蹦炅醣缚杀龋??胰宋⒀郧帷??

    朱据摆摆手,打断了陆抗。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就告诉我,有没有信心一搏?”

    陆抗想了想,抱拳道:“敢不从命。”

    朱据松了一口气。“你先去做方案,稍后随我去见太子。”他甩了甩衣袖。“我先见见管辂,看看他究竟为何而来。”

    ——

    朱据派人出营,以私人身份请管辂相见。

    管辂没有推辞,来到朱据的大营。

    一路上,他留意观察吴军营地、将士脸色,一一记在心里,以备将来向天子汇报。

    行走江湖,相人无数,博取赫赫名声,他靠的不仅是易经,更是高人一等的眼力和见识。有很多人,他甚至不用算,就能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又想要什么。

    这也正是天子看中他的优点。

    朱据单衣幅巾,做儒生打扮,在大帐门口相迎。

    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虽长年在军中,却有儒雅之气,口才也是极佳的。

    “吴郡朱据,久闻管君大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见朱据主动以士人身份见礼,管辂哈哈一笑,拱手还礼。

    “辂在中原,久闻朱君雅望。今日有缘相见,幸甚。”他上下打量了朱据两眼,又道:“想不到江东竟有如此雄壮之人,难得。”

    朱据伸手相邀。“江东多豪杰,据徒有其表,不值一提。”

    管辂点点头。“诚然,辂虽孤陋寡闻,也听说江东有虞仲翔、陆公纪,皆是学问渊博、品行高洁之人。可惜,余生也晚,未能一见。”

    朱据含笑说道:“是啊,当年虞仲翔得孔文举相赞,称东南之美,不唯会稽之箭竹。陆绩怀橘遗母,也得袁公路欣赏。”

    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管辂挑起大拇指。“久闻朱君有辩才,今天算是见识了。”

    朱据也道:“唇吻不过虚名,岂能和管君的易数相提并论。据也愚钝,心有疑问,敢请管君解惑。”

    “朱君不妨直言。”

    “久闻管君不好仕途,潜心学问,游历江湖,怎么突然成了使者?”

    管辂嘴角微挑。“无他,观形势尔。”

    朱据目光一闪。“不愧是君子坦荡。敢问管君,你观的是什么形势?”

    “天下。”

    “天下?”

    “是的。天下三分,民如倒悬。我行走四方,见识了太多的人生悲剧。如今天象有变,或许太平可期,一统将见。所以按捺不住,赶来看看。”

    朱据神色微凛,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陆绩的遗言。

    沉吟了片刻,他又问道:“依管君之见,天下在彼在此?”

    管辂轻声笑道:“朱据心知肚明,又何必多此一问?你想问的不是在此在彼,而是还能坚持几年。”他抬起手,掐指如飞,片刻后又收回袖中。“有两个结果,一吉一凶,你想先听哪个?”

    朱据盯着管辂看了片刻。“先说凶吧。”

    “飞蛾赴火,内外皆焚。百年英华,一时俱灭。”

    朱据眉头皱得更紧。“那……吉呢?”

    “见机而作,乘风而起。攀龙附凤,鸡犬升天。”

    朱据无声地笑了,身体微微后倾。“说来说去,管君还是说客。可惜,如今虽天下三分,却不是战国。管君的说辞再高妙,也难打动人心。”

    管辂微微颌首。“没错,学易的多如牛毛,知道的又有几人。都说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又有几人能舍弃眼前虚妄,直指本心。朱君是明白人,又何必虚张声势,故作镇静?你想的,不就是倚仗兵力,做最后一搏么?”

    朱据眼前微闪,笑容有些不自然。

    他的确有这样的想法,却自问并没有表现出来,怎么就被管辂看破了?

    难道这也是他算出来的?

    “这也是凶的一部分?”

    “吉凶自在人心。知机则化凶为吉,不知机则化吉为凶。”管辂笑了笑。“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朱据重新露出一抹笑容。“管君也觉得我应该试试?”

    “反正也毋须太久,不妨试试。”管辂轻叩案几。“是江东没有好酒,还是朱君待客之道就是如此,说得口干,也没一口水润润喉?”

    朱据恍然,连忙致歉,命人上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