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51章 进退两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濡须开战,曹芳更加忙碌,研判战报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两百里外,消息滞后一到两天,遥控自然不可能,也没必要,但预判战场形势,却成了考验包括曹芳在内的每个人的最佳机会。

    惊喜天天有,大小各不同。

    最开始两天的战斗最为紧张。

    陆抗指挥两万吴军猛攻魏军沿江营垒,兵力优势既大,又有战船从江面发起远程攻击,攻势凌厉。

    魏军抵挡不住。

    一个营坚持了半天即告失败,被陆抗击破大营,俘虏了包括校尉在内的将士数百人。

    另一营苦战一日,坚持到天黑。在??鸺蟮慕佑ο拢?靡股?牌?搜亟?笥??说胶笳蟆

    当天夜里,陆抗组织勇士袭营。

    亏得??鸺笥凶急福?蝗寐娇拐嫉奖阋恕

    尽管如此,一天丢了两个营,伤亡被俘虏近千人,还是让曹芳有些紧张。

    但蒋济却很意外,对战况保持乐观态度。

    他对曹芳说,虽说魏军陆战有优势,但大部分优势在于骑兵。仅就步卒而言,以山越兵为主力的吴军更善战。

    在近十倍的兵力差距下,两个大营能坚持一天时间,而且有一半人全身而退,说明??鸺蟮淖急甘浅浞值模?皇遣还煌昝蓝?选

    只要能保持住这个势头,最多第三天,??鸺缶湍芪茸≌较摺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天,魏军又丢了一个营。

    但??鸺蟀才帕瞬嘁硌诨ぃ?那蘸凸?锤髀室徊科锉??参饩?揭恚?仁孤娇共坏貌环直?黾恿揭淼恼笫坪穸龋?胺娴墓セ髁Χ戎杓酢

    虽然他最终取得了胜利,却让魏军从容撤走,还一把火烧了大营。

    陆抗苦战一日,只得了一个烧为白地的空营,什么战利品都没捞着。

    从第三天开始,双方就进入了拉锯战。

    魏军依靠营垒优势,与吴军反复争夺阵地,并针对吴军的特点不断改进战术,利用抛石机对吴军进行超远程打击,利用连弩对吴军进行近距离杀伤,利用骑兵对吴军进行突袭。

    总而言之,是越打越精,越打越顺手。

    吴军的伤亡在增加,战线却迟迟无法取得突破。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曹芳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鸺笳莆樟朔朗氐木?瑁?灰??浮⒕?党渥悖?恍枰?钔獾闹г?材芪茸≌较摺

    而吴军没有骑兵,不敢远离大营作战,对濡水的威胁几乎为零。从巢湖到濡须的水道畅通,粮草、军械可以及时运到前线,??鸺笥惺盐蘅帧

    这时,钟会之前的提议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

    孙和赶到濡须大半个月,至今没有宣布继位,很可能是心虚了。

    如果能趁此机会重创吴军主力,造成江东内忧外患,是有可能逼迫孙和签城下之盟的。

    钟会本人则提出了新的建议。

    他认为,陆抗攻击受阻,很可能会另寻出路。

    可能之一,就是重夺皖城。

    如果他分出三五万人,突然袭击皖城,威胁可能比强攻??鸺蟮拇笥?勾蟆

    诸葛诞只有一万人,又要筑城,又要安排新迁来的屯田兵开荒,精力分散。一旦疏忽,被吴军打个措手不及,皖城很可能得而复失。

    那两个多月筑城的辛苦不仅白费,还便宜了吴军。

    就连刚刚迁去了屯田兵都有可能成为吴军的俘虏。

    曹芳觉得有理,随即命人进行推演。反复讨论后,采取了两个措施。

    一是派人通知诸葛诞,让他小心戒备,多派斥候,沿江警戒,严密监视吴军动向。

    二是委任平吴将军郭淮领庐江太守,移驻石亭,接管刚迁来的屯田兵,丈量土地,准备开荒,同时进行训练,随时准备接应诸葛诞,增援皖城。

    庐江太守原本是文钦,但文钦和诸葛诞不和,又舍不得眼前的立功机会,不肯回皖城。曹芳顺水推舟,将他的庐江太守转给了郭淮,也算是对郭淮前一段时间战功的酬赏。

    如果郭淮能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战后就是正式的庐江太守,身处对吴作战的最前线,而且是军政一把抓,有极大的独立性。

    事实证明,钟会的判断非常准确。

    没过几天,诸葛诞就传来消息,他派出的斥候在江边发出了吴军的战船,及时发出了警报。他一边加紧城防,一边派人在皖口大张旗鼓的备战。

    吴军见无机可乘,悻悻而返,主力甚至没有进入皖水。

    收到消息后,钟会说,不出意外的话,管辂很快就会有消息来了。

    ——

    孙和、朱据相对而坐,神情严肃。

    ??鸺蟆⒅罡鸬?氐醚鲜担?桓?饩?呐乱坏慊?帷>退阒炀菖沙隽寺娇梗?仓皇窃谝豢?既〉昧艘恍┪⒉蛔愕赖恼焦??芸炀拖萑肓丝嗾健

    朱据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越骑校尉吕据公开质疑朱据推荐陆抗担任左部督,负责进攻??鸺蟛煌祝?薪岬车南右伞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再次提及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受挫,留略、丁封阵亡,孙峻率领的解烦兵三千余人突入城中,因后援不继而全军覆没,陆抗却全身而退。从事后的复盘来看,正是陆抗的撤退使郭淮率领的骑兵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直接冲击了留略和丁封的阵地,并进而导致进攻的全面失败。

    吕据是吕范之子,又是孙权临死之前多次召见的大将,他的态度代表了很多人,不能忽视。

    孙和请来了朱据,商量对策。

    打不动,退不得,现在该怎么办?

    朱据压力山大。

    他知道首辅难做,却没想到一开始就这么难,连适应的时间都没有。

    他明白吕据的意思,却不能让步。

    “殿下,臣刚刚收到消息,魏主派出使者,去了羡溪。”

    孙和一惊。“丞相,消息属实?”

    他知道诸葛恪没能成为首辅,又被冷落在羡溪会有情绪,但他不相信诸葛恪会因此与魏国勾结。

    诸葛恪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他,次子诸葛竦还是鲁王的支持者,但太子妃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诸葛恪本人又曾是太子登的旧臣,就算不支持他,至少也是中立者。

    朱据这时候提这件事,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的用心。

    “消息确凿。”朱据咬咬牙,到了这一步,他也没有退路了,只有硬着头皮向前,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臣建议,为防不测,殿下当立刻继位,退守建业。”

    “濡须怎么办?”

    “濡须有卫将军在,魏军一时半会很难得手。纵使不敌,也可以乘船而走,必无性命之忧。”朱据叹了一口气。“濡须失守,也不过是吴魏共享大江天险而已。难固然是难,却无覆灭之险。可若是长期对峙,臣只怕税赋繁重,征发无度,恐有后顾之忧。”

    孙和沉默良久。“丞相,容孤再想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