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68章 缓急有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建赶到了东兴堤,求见王广。

    王广收到消息,大喜过望,立刻赶到大门外迎接。

    见面之后,两人把臂而笑。

    王广问道:“家属都安顿好了?”

    韩建苦笑。“我那儿子一介布衣,无心仕途,没人当回事。我自免大鸿胪之后,就通知他们返乡,现在已经渡江北归,回到了广陵。”

    王广很高兴,一边挽着韩建的手臂往里走,一边说道:“少年有志,未必要仕途显贵,治学问道一样能青史留名。天下大乱已久,读书种子更显珍贵。天子重学,求贤若渴,不妨让令郎来应试。将来入太学,与天下有志之士朝夕探讨,也是人生乐事。”

    韩建连连点头。

    他的儿子韩绩不好仕途,一心读书,他虽然不喜也无可奈何。如果像王广所说,进太学做个博士,虽然谈不上富贵,却也算生活有了着落。

    “天子最近很忙,你先住下来,休息两天。等天子一有空,我立刻引荐。”

    韩建有些失落,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没话找话。

    “天子这么勤政?”

    “主要是军事,濡须还在对峙,羡溪即将开战,再加上其他战区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来,的确闲不下来。”

    韩建更加好奇。“天子只关注军事?”

    王广哈哈大笑。“其他事有三公分劳,天子一向是不怎么过问的,否则就更忙不过来了。”他随即打量了韩建两眼。“士高兄擅长接人待物,有没有兴趣入职大鸿胪?以你的能力,用不了几年,二千石不足虑。”

    韩建笑着摇摇手。“丧家之犬,亡国之臣,哪敢有如此期望。能有一口饭吃,我就很满意了。”

    两人边说边进了城,越往前走,人越多。大多步履轻快,行色匆匆,不是低头赶路,就是与同伴滔滔不绝地讨论着什么。

    韩建看在眼里,很是惊讶。

    他见到的人中,十有八九是年轻人,像王广这样的都不多见,老人更是一个也没见到。

    “天子身边都是年轻人?”韩建伸手指指。

    “做事的都是年轻人,年长的坐镇指挥而已。”王广解释道:“当然,年长的的确也不多。军旅辛苦,年长的大多承受不住。这不,太师蒋公前两天就累病了,有一部分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韩建转头看了一眼王广,忍不住笑了。

    王广这句话真是欠揍啊。

    不过这也是好事,王广受到重用,对他只有好处。

    进了城,王广将韩建安顿好,便赶去向天子曹芳汇报。

    曹芳正和钟会等人商讨新年期间要不要休战的事,听说韩建来了,他很意外,打算立刻接见。

    他现在迫切的想了解吴国内部的动态。

    钟会劝住了他。

    虽说之前有王广埋下的种子,但韩建此刻赶来,可以想见,诸葛恪已经乱了阵脚,吴国朝堂上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眼下还没到火候,等王?F完成了攻击羡溪的准备,吴国会更紧张。

    所以,等两天再接见韩建并不会影响大局,反而可以熬一熬韩建的心气,以免他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漫天要价。

    王广也赞同钟会的意见。

    在他看来,韩建的能力一般,但心气很高。他试探韩建时,韩建表现得很自负,仿佛二千石理所当然一般。

    曹芳同意了。

    他随即又问了一件事。“管辂到哪儿了?”

    “按照日程,今天晚上不到,明天中午也该到了。冬天水浅,船走得慢些。”

    “等他回来,立刻召见。”

    “唯。”

    ——

    管辂比钟会估计的来得更快。当天中午,管辂就赶到了东兴堤。

    他原本打算先递进报告,然后回驿馆休息,抓紧时间洗个澡,换身衣服,再等天子接见。

    没曾想,刚到行宫门口,当值的虎卫就告诉他,天子已经吩咐过了,让他回来之后立刻进见,不用等。

    管辂既意外又兴奋,也没推辞,直接进了行宫,来到充作大殿的官庑外。

    很快,里面就传出话来,天子召见。

    管辂整理了一下衣冠,收拾起心情,迈着方步,一步一步地走进了门。

    进了中门,他一眼看到天子坐在堂上,钟会、王广陪在一旁,正在讨论着什么。一个年轻的郎官在阶下相迎,拱手施礼。

    看到管辂进门,曹芳起身,走到门口,笑着相迎。

    “大相士回来了。”

    管辂心中激动,顾不得脱鞋,深施一礼。“臣辂,拜见陛下。”

    “请进,请进。”曹芳一边热情的邀请,一边说道:“管君这次出使,可曾算出吴国还有多少年的国运?”

    管辂进了门,在天子赐的席上坐下,从容说道:“吴国国运长短,只在陛下缓急。陛下欲急,一纸诏书到牛渚,孙和就会肉袒自缚,牵羊来归。陛下欲缓,造船练兵,荡平江东,也就三五年时间。”

    曹芳眼神闪烁。

    王广、钟会垂着眼皮,佯作不知。

    沉吟片刻后,曹芳嘴角带笑。“管君以为当急当缓?”

    “各有利弊。陛下急则天下急,陛下缓则天下缓。综合利弊而言,臣以为当缓。”

    王广、钟会皱起了眉头。

    曹芳笑意更浓。“敢闻高见。”

    管辂吁了一口气。“臣在陆抗营中多日,虽然未曾见过孙和,却也略知其为江东大族左右,不能自主之窘迫。以当前之势,若江东能君臣一体,万众一心,陛下欲渡江亦非易事。但江东人想的却不是救亡图存,而是排挤异己,实在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出于公心。”

    “士为天下之根本,故曾子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以仁为己任,死而后矣。昔日陆康为国守土,舍生取义,族人半死。如今陆抗固守江洲,为的却是一己之私,相去何吝千里。这样的人岂能称士?江东由这样的人掌权,又岂能国运绵长。”

    曹芳轻轻点了点头。“管君所言甚是。唯利是图,道德沦落,士将不士,国将不国,又岂止江东。”

    管辂随即讲述了他在濡须的见闻,包括但不限于与朱据、陆抗等人的多次见面。

    曹芳认真听完,对管辂说道:“管君辛苦了,先去洗漱、休息,稍后与朕共进晚餐,然后一起聊聊这星空的事。”

    管辂大喜,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钟会长身而起,含笑拱手。“陛下,臣冒昧,不知能否旁听陛下与管君共论大道?”

    王广迟疑了片刻,也跟着起身请求。

    曹芳打量了他们两眼,点了点头。“也好,略知宇宙之大,天人感应之妙,不再斤斤计较于眼前得失,也是好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