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292章 亲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很享受这种感觉,但是他也清楚,排山倒海的欢呼背后,难免会有几双眼神不善的眼睛。他在这里多享受一秒,许仪、典震等人就要多出一身冷汗。

    看他们那如临大敌的样子,只怕心跳已经过百。四周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直接扑过来,充当肉盾,甚至将他扑倒在地,以避开后续的狙击。

    他丢脸也就罢了,万一再把临盆在即的皇后吓着,可就不妙了。

    权衡再三,曹芳还是很快就结束了这个流程,在武卫郎的保护下弃舟登岸。

    曹操读书处在城外,前面有一个小湖。

    湖虽不大,但环境极佳,四周栽满了柳树,据说是曹操当年手植。

    沿湖一条小道,曲曲折折,据说也是曹操当年行吟读书之处,留下了不少诗句。

    之所以说是据说,是因为得知天子要来住,将作大匠已经提前将精舍修缮一新,并为大臣、将士安排了住处,原本的精舍只是行宫的一小部分,早已不是原貌。

    总而言之,费了不少力气,不太符合曹芳一向因简就陋的习惯。

    这当然不是曹芳飘了,而是有意为之。

    在这里接见宗室、乡党,才有说服力。

    如果在文皇帝曹丕主持修建,而且住过几次的宫城里,谁会相信他的决心。

    曹魏苛待宗室的政策就是从曹丕开始的。

    可以说,从有皇权以来,都没有哪一个帝王像他那样对待亲人,完全违背了儒家亲亲贤贤的原则,甚至连基本的伦理都不顾了。

    曹芳本来就不喜欢他,现在要重聚人心,自然要和他切割。

    进了行宫,登上读书台,曹芳环顾四周,打量着神情各异的宗室子弟,微微一笑。

    “都坐吧,这里没有外人,都放松一些。”

    “谢陛下!”年纪最长的楚王曹彪大声响应。

    也许是有些着急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曹芳笑而不语,摆摆手,自己先坐了。

    他清楚曹彪的心情。

    曹彪的封地就在淮南,正式的名称还是楚国,但现在不仅君臣之间讨论时都不称楚国,而称淮南,就连往来的公文上也是淮南、楚国混用。

    联系到之前的传言,曹彪削爵徙封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作为在世辈份最高的诸侯之一,如果在天子要重用宗室的情况下被当作典型惩处,他会很难堪。

    但是,这只是曹彪自己心虚而已。

    曹芳的确有徙封的想法,却没有让曹彪难堪的计划。

    这不符合他当下的政策。

    曹彪与王凌等人谋反的消息本来就是荒诞不经的传言,没有任何证据。真要处理,就不是曹彪的事了,太尉王凌才是重点。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几句传言就动王凌,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皇帝应该干的事。

    只能说,曹彪老糊涂了。

    或者说,他被朝廷搞怕了,成了惊弓之鸟。

    就座之后,曹彪首先上前行礼,向天子介绍他的几个儿孙。

    嫡子是曹嘉,今年正好三十年,看起来很儒雅,没什么纨绔气,像个读书人。

    曹芳一问,得知曹嘉的确喜好读书,不仅学问还说得过去,诗文也拿得出手。不仅如此,他还颇有史才,爱好著史。

    他献给曹芳的礼物,就是一部《汉纪》,十卷本,厚厚的一摞。字迹清秀,颇有章法。

    曹芳翻了翻,突然觉得有些眼熟,转身对钟会说道:“士季,这书法……”

    钟会上前半步,含笑说道:“陛下慧眼,楚王世子的书法的确有几分像臣父。”

    曹芳看向曹嘉。

    曹嘉也拱手说道:“敢教陛下得知,臣少小仰慕钟太傅,曾多方搜罗钟太傅书籍,朝夕临摩。可惜资质驽钝,不得神韵。”

    曹芳笑了。“你太谦虚了。你这书道虽然不如中护军,却也颇有太傅遗风。很好,很好。”他想了想,又转身看向东海王曹霖。

    “东海王。”

    “臣在。”曹霖出列,迈着小碎片,来到曹芳面前。

    “你是书画大家,看看楚王世子的书法。”

    曹霖是曹丕之子,深受曹丕喜爱,只是性格急躁。可是说来也怪,可能是曹家血脉里的文艺气息的确太浓,哪怕经过稀释也超过常人不少,曹霖的书画水平都不错。他的儿子曹髦更是青出于蓝,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

    在考虑如何安置这些宗室的时候,曹芳就想过,反正这些人也不能重用,不如让他们专心从事文艺。有钱有闲有地位,还有一定的天赋,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艺术人才。

    如今看到曹嘉的书法,这个念头立刻浮现,将曹霖叫到身边。

    曹霖接过曹嘉的书稿看了看,表示赞同曹芳的意见,曹嘉的书法的确有几分钟繇的味道。

    不过他随即又说,曹嘉的书法、学问都是家传,楚王本人就有才,当年与陈思王最为亲近,常有唱和。陈思王有《赠白马王诗》,楚王则有《答东阿王诗》。

    曹彪原本就有些紧张,听到曹霖说的这些,更是满头大汗。

    曹芳饶有兴趣,请曹彪将当年的故事说一遍。

    曹彪无奈,只得结结巴巴的将当年事说了一遍,又将自己的《答东阿王诗》念了几句。

    时间久了,他已经记不清楚,只剩四句。

    盘径难怀抱,停驾与君袂。即车登北路,永叹寻先辙。

    在场的宗室听了,想起曹植的遭遇,也不禁戚戚。有些感情丰富的,更是落了泪。

    曹芳听完,心中感慨。

    曹彪的《答东阿王诗》没什么印象,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却是知道的,曹植的悲剧人生更是常令后人唏嘘的题材之一。

    皇权扭曲人性,制造悲剧,这首诗就是最好的控诉。

    感慨一番后,曹芳下诏,徙曹彪为白马王,增邑二千,并前共五千户。

    增陈王曹志食邑二千,亦五千户。

    话音未落,宗室中便是一片哗然。

    增邑也就罢了,一增就是二千户,不可谓不重。

    增曹彪食邑也就罢了,还增陈王曹志的食邑,更是出人意料。

    曹彪毕竟是武皇帝曹操之子,曹志却已经隔了一辈,他本人也没有曹植那样的才华。增他的食邑,不可能是因为他本人,只是为了曹植。

    而打压曹植的正是文皇帝曹丕本人。

    联想到天子不进城,却驻在武皇帝读书的精舍,天子要对文皇帝的政策进行变革的决心昭然若揭。

    这可是先帝都没敢做的事。

    天子刚刚亲政一年,就这么干,是不是太莽撞了?

    片刻之后,曹志挺身而出,拜伏在地。“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无功受禄,君子不为。臣昧死,敢请陛下收回成命。”

    曹彪犹豫了片刻,也跟着拜倒,恳求曹芳收回成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