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04章 石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华倒也不掩饰,苦笑道:“陛下,虽不至于先斩后奏,逼迫朝廷,但太尉年高,一旦有所不讳,王昶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继任人选,这也是老臣未雨绸缪,只是方式略显不妥而已。”

    曹芳没有说话,站在一动不动,脸色越发阴沉。

    他承认张华的意见有些道理。

    如果王凌去世,王昶的确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太尉人选。

    但王凌这么做,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王昶适合,而是对朝廷的安排不满,逼他补偿王昶。

    这就过分了。

    你眼里还把我当天子吗?

    是你年纪大了,资格老了,还是朕对你们太客气了?

    曹芳缓缓转身,继续往前走,很慢,但是很坚定。

    无能狂怒解决不了问题,但躺倒任捶也不是他的风格。

    他要想一个办法,既能警告王凌、王昶不要惹事,又不影响当前大局。

    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他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能用的人都在外统兵,留在京城的都不如王昶。

    亲政时间太短,他能用的人实在有限。

    他有点理解先帝曹睿当年的无奈了。

    堂堂天子,被时任尚书令的陈矫挡在尚书台外,不得进门,也只能忍着。

    因为他清楚,就算撤了甚至杀了陈矫,换一个人做尚书令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矛盾更加尖锐。

    正如他现在撤了王凌,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代替王凌。勉强任用,只会将政务、军务搞得一团糟,贻笑大方。

    以稳定为代价,与大臣怄气,智者不为。

    曹芳反复想了想,最后做了一个决定。

    “朕要在谯都住几个月,让三公轮流到谯都来述职,从太尉开始。”

    我把你弄到眼皮子底下来,看你还玩什么招。

    张华偷偷看了曹芳一眼,躬身领命。

    “传诏征东将军,让他巡视兖豫青徐诸州,重点查看重要水道,尽快将海船运到巢湖,以便改装。”

    “唯。”

    “传徐州刺史石苞、扬州刺史诸葛诞来见。”

    “唯。”

    ——

    一边几道诏书下达,自然瞒不过王广等人的耳目。

    聪明如他,自然知道天子不快,要折腾王凌。

    他也是无语。

    别人都是子女不省心,他是长辈不省心。生父和妻父,争着和天子怄气。

    郭淮被天子折腾过一回,付出了嗣子郭统战死的代价,你们怎么就看不见呢。

    王广不敢怠慢,先写信给王凌,嘱咐王凌认清形势。见天子时,姿态放低一点,不要和天子硬顶。

    不是天子不肯用王昶,是王昶有错在先,天子惩戒他一下也是合理的。如今形势缓和,王浑已经外放,将来会再用王昶也不意外,你就不要惹事了。

    天子治了你,还治不了我?

    他又给诸葛诞写信。

    你就别争了,统兵征战太危险,发挥不了你的优势,回朝任职吧,治民理政更适合你。

    ——

    徐州刺史石苞来得最快,就像他一直等着天子诏书似的。

    虽然年近半百,已有六子二女,石苞依然不负“姣无双”的美名,有一副好皮囊。如果不是熟悉他历史的人,很难想到这样一个人会是个卑劣小人。

    卑劣到连司马懿都看不下去。

    曹芳严重怀疑,那些看好石苞的人都是颜值正义派,被他这副好皮囊给骗了。

    见面之后,曹芳先问了一个他一直好奇的问题。

    “你明明是渤海人,为何去了颍川典农?”

    石苞沉默了片刻,从容答道:“敢告陛下,臣自幼家贫,宗族孤微,生存不易。少年在南皮县为小吏,属给农司马。给农司马见臣有姿容,多有欺逼。臣不得已,为流民,辗转至颍川。”

    曹芳恍然,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虽然石苞说得含糊,但他已经明白了其中大概。

    一个穷小子,偏偏有一副好皮囊,想动他心思的人在所难免。寒门子弟,年少体弱,自己没有反抗的能力,又没有家族可以依靠,除了逃跑,还能有什么办法。

    逃跑之前,可能已经受了不少苦。

    后来的好色薄行,也许正是幼年所受伤害的反噬。

    “那个给农司马还在吗?”

    石苞抬起头,看了一眼曹芳。“已经死了,臣派人杀的。”

    曹芳拍拍膝盖。“便宜他了。这等欺负弱小之人,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石苞微怔,随即说道:“回陛下,臣正是这么做的。”

    四目相对,片刻后,君臣二人相视而笑,原本严肃、压抑的气氛忽然轻松了不少。

    片刻后,石苞低下了头,眼中有雾气隐现。

    曹芳问起了徐州的情况,石苞一一作答。

    徐州本是富庶之地,但黄巾以来,屡遭兵灾,百姓流离失所,不是逃往江南,就是落草为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徐州都是掌握在臧霸等人手中,不受朝廷号令。

    臧霸等人作战勇猛,但治理地方的能力有限,也谈不上什么休养生息。

    直到文皇帝东征,收回权力,徐州才慢慢恢复元气。

    但速度很慢,原因之一是徐州南部的广陵一直控制在吴军手中,徐州实际上还是双方交战的前线,大片地区荒无人烟,就连盐场这样的基础产业也无法发展。

    如今天子东征,吴军退守江南,徐州收回了广陵,发展才有了可能。

    石苞这几个月一直在广陵视察,就是想看看如何才能尽快恢复生产。

    他有丰富的屯田经验,自然想在广陵一带屯田。

    但广陵荒芜数十年,没人愿意来。

    为此,他希望能先恢复盐业,用盐代替粮食,缴纳税赋,好让屯田获得喘息之机。

    石苞说得很详细,却又很清楚,曹芳很容易就听懂了其中的逻辑,也明白了石苞的确有才。

    他能得到司马懿、司马师的重用,不仅仅是因为他没下限,肯做脏活。

    问完了徐州的情况,曹芳又问了一下石苞之前在东莱、琅琊作职的经历,顺带问了一下王凌任青州刺史时的政绩。

    石苞担作东莱太守的时候,王凌已经离开了青州,但政策有延续性,石苞还是清楚其中虚实的。

    既然要召王凌来对线,自然要事先了解一下情况,摸清王凌的实力。

    石苞对王凌很不以为然。

    他对王凌的评价是中上,简单的说,就是中人中的佼佼者,仅此而已。

    王凌在青州的治绩大多来源于王基,自己不过是坐收名声而已。就和他作战一样,对付普通的将领如全琮辈,他还有取胜的机会。遇到稍微强一些的对手,他难免受挫。

    为了证明自己,石苞将王凌的历年战绩一一解说。

    曹芳正中下怀,认真倾听,最后问了石苞一句话。

    “你愿意当面与太尉讨论兵政吗?”

    石苞不假思索。“求之不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