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09章 诸葛诞很委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目送王广离开后,吴纲迅速回转,向诸葛诞汇报了相关的信息。

    诸葛诞抚着胡须,沉吟了良久,有些不甘。

    “张华是年轻才俊不假,可是出身寒微,纵使有天子扶持,将来也会受尽排挤,未必就顺利。”

    吴纲理解诸葛诞的担心,毕竟诸葛诞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张华的出身远不如诸葛诞,仅凭天子的信任是远远不够的,世家大族的影响力远比天子大。

    有些事,就算是天子也无能为力。

    “要不,听听仲思(诸葛靓)的意见?”吴纲劝道。

    诸葛诞接受了。

    小儿子诸葛靓虽然年少,在天子身边为童子郎,了解的信息比较多,听听他的意见不会有错。

    吴纲转身去了。

    诸葛诞独自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春色,一时出神。

    几十年的仕途生涯浮现在脑海中,他越想越沮丧,心情也跟着低落了许多。

    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外,站在院中,环顾四周,然后看到了窗后的诸葛诞,连忙走了过来,隔着窗户,向诸葛诞拱手施礼。

    “敢问足下,可是扬州刺史诸葛公休?”

    看到对方身上的郎官服饰时,诸葛诞已经猜到来人身份,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出了门。

    “正是。”

    “天子召使君相见,请使君随我来。”

    诸葛诞心中激动,拱手再拜。“请郎君稍候,容我更衣。”

    郎官点头答应。

    诸葛诞回到室中,迅速换好衣服,又从床头的盒子里取出一块金饼,想了想,又取出一块,一起放在袖笼里。出了门,他与在阶下等候的郎官再次见礼,顺势将一块金饼塞进了郎官的袖子。

    郎官眉梢轻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使君太客气了。”

    “诸君护卫天子,辛苦了。”诸葛诞笑道。

    郎官谦虚了两句,引着诸葛诞前行。

    诸葛诞看似随意地问起了天子的情况,尤其是今天见了哪些人。郎官感受着袖中金饼沉甸甸的质感,拿人的手短,自然不好推辞,便说了一些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太尉王凌见驾的情况。

    他不是天子身边的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天子心情不太好,最后几乎是把王凌轰出来的。据说天子还让王凌多读书,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就不太明白了。

    诸葛诞却是聪明人,一听“读书”二字,立刻上了心。

    “郎君可知天子提到的是什么书?”

    郎官想了想。“不请楚,只听说提到了贾生。”

    诸葛诞没有再问,心里却有了计较。

    他估计,天子提到的书不是《太史公书》就是《汉书》,都属于史籍,不是经籍。

    读经明理,读史知事,这应该是对王凌的某些做法不满,让他多读读史书。

    至于贾生,很容易和王凌一直力荐的王昶联系起来。

    一想到王昶,诸葛诞心里就很别扭。

    太原人的互相扶持,他已经亲眼见识过了。郭淮能够将功赎罪,凭借的不就是王凌的鼎力相助么。没有王凌的旧部支持,郭淮凭什么立功。

    看来天子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对王凌不满。

    结党,向来是君主最忌惮的事之一。

    进了行宫,来到殿门外,传诏的郎官停住脚步,诸葛诞跟着在殿门内候着的郎官向前,拾级升阶,来到天子曹芳面前。

    曹芳正在翻看一份公文,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了诸葛诞一眼,放下了公文。

    诸葛诞上前见礼。

    曹芳轻轻点头,命人赐座,语气从容淡定,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诸葛诞既有些紧张,又有些想笑。

    他听说天子有意效仿武皇帝曹操,看这模样,还真有几分相似。

    他没见过武皇帝曹操,却听过不少曹操的传说。

    “卿在扬州,想必对京师的事有所耳闻吧?”

    诸葛诞躬身施礼。“如陛下所言,臣于诏书、邸报外,还有一些亲友在洛阳,多少听到一些消息。”

    曹芳眼皮轻挑。“你怎么看?”

    诸葛诞心里一紧。“不知陛下所指为何?”

    曹芳嘴角轻挑。“朕听说,卿不仅与曹爽交好,更差点与司马懿结婚姻,可谓是左右逢源。司马懿举事,本是与曹爽争权。双方都与卿有关,朕想听听卿对此事的观点。”

    诸葛诞心跳加速,略作思索后,随即答道:“臣虽与曹爽有旧,亦与司马懿几成亲戚,却不敢因私废公。臣以为陛下处置得当,支持朝廷的所有决定。”

    “一点意见也没有?”

    诸葛诞咬咬牙。“陛下面前,臣不敢有一字虚言。”

    曹芳无声地笑笑。

    诸葛诞还真是识相。没有见面的时候,犟得像头驴。见了面,乖巧得像只兔子。

    这么一搞,让他都不好意思说重话,下狠手了。

    “说说皖城的战事吧。”曹芳也懒得和诸葛诞迂回,开门见山。

    “唯。”诸葛诞躬身领命。

    他知道,这一关是逃不掉的,迟早要面对,也早有准备。

    他先叙述了一下战事的经过。

    这些都是曹芳知道的,但诸葛诞的叙述角度和重点不一样。

    诸葛诞强调,此战的目的是守住皖城,而不是杀伤多少吴军。身为主将,他不敢因小失大,宁可错失立功的机会,也要确保皖城无虞。

    然后,他又强调了一点。

    当时孙权在城外部署了重兵,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机会。后来之所以出现变故,是因为文钦、武茂率领大量骑兵突然出现,打了孙权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在计划之中,他事先也没得到任何消息,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此外,郭淮能够出战,和他手中有大量骑兵有关。

    如果没有那些骑兵,郭淮也未必能出战,出战也未必能建功。

    他没有那么多骑兵,只有步卒,就算出城也无法取得郭淮那样的战绩,反而有丢失皖城的可能。

    毕竟当时吴军的兵力优势明显,即使是郭淮也被陆抗挡住,没能击溃吴军阵形,让孙权逃脱。直到豫州刺史程晓率部入阵,双方兵力差距减小,陆抗才从容退去。

    曹芳听出了诸葛诞的言外之意。

    其一,郭淮有王凌旧部的支持,手下有成建制的骑兵,他诸葛诞没有。

    其二,他是那一战的主将,身负坚守皖城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有功无过。就算得不到封赏,也不应该受到惩罚。

    现在这个情况,让他觉得很委屈。

    曹芳心中一动。“你与太尉王公既是亲戚,又是同僚,怎么看他这些年在扬州的军功、政绩?”

    诸葛诞的心脏突然停了一下,随即又猛跳起来。

    他知道,这是天子给他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