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19章 思想的种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张华、诸葛靓忙着收拾文书,本该起身离开的曹芳动了一下,却没起身。

    他很累,累得不想动。

    不仅身体累,心更累。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勾心斗角本能的厌恶。

    感觉到皇后甄瑜和虞太后联手设计了他之后,他心里便有了芥蒂。他理智上能理解她们的做法,感情上却无法接受,尤其是后者。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是将虞太后真当母后看的,并不仅仅是利益关系。如果虞太后直接对他提出这个请求,他绝不会拒绝。

    现在虞太后却和甄瑜联手玩了这么一招,还几乎是逼着他当众承认了这个刚刚发出第一声啼哭的孩子的特殊地位,让他大受冒犯。

    这两天,他以军务繁忙为由,既没去看望虞太后,也没有看望孩子。

    他只想一个人待着。

    见曹芳坐着不动,诸葛靓意识到了不对劲,悄悄扯了扯张华。

    张华转头一看,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陛下?”

    曹芳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没事。

    张华将信将疑。

    天子这副神情,他怎么可能相信他没事。

    不过他只当是曹芳思念皇后,不知道曹芳心里的真实想法。

    见张华不肯信,曹芳强打精神,坐了起来,指了指案上刚刚讨论问题时用的地图。

    “之前运粮方便,有了轻忽之心,以为不过如此。现在才知道淮水有多重要,而邓艾的屯田方案又多及时。若非如此,东南的战事绝不会如此顺利。”

    张华看了一眼地图。“邓艾的提议固然重要,若无司马懿付诸实践,也只是一张废纸罢了。”

    曹芳眼神微闪,点了点头,随即又添了一句。“关中也是如此。”

    张华暗自松了一口气。

    在这个时候,为司马懿说公道话是需要勇气的。

    但天子不仅同意了他的看法,还表示关中屯田也是司马懿的功劳,超出了他的预期。

    由此可见,天子虽然痛恨司马懿,但功过分明,并没有抹杀司马懿功劳的想法。

    “陛下不亲征,其实有得有失。”张华轻松了许多。“豫州豪强侵占屯田的事还没查完,陛下用兵西北,他们必然会趁势要挟。现在由平北将军率部增援,陛下坐镇京师,可以继续追查此事。”

    曹芳心中一动,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他忽然有点明白钟会为什么那么积极的支持他亲征了。

    只要他本人不在豫州,不管派谁来查这件事,豫州世家都有办法推卸责任,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侵占屯田的事固然要查,但那只是止损,不是创造。”

    张华歪着头,有些不解的打量着曹芳。

    曹芳笑笑,来了兴趣,招手示意诸葛靓也过来坐。

    诸葛靓的身份是童子郎,兴趣方向却是军械制造,今天是来参与会议,见张华一个人收拾,才主动帮忙的。见天子和张华说话,他一开始还想着是不是该回避,见天子让他一起坐,更加手足无措。

    张华却早就习惯了,将诸葛靓拉了过来,按在座位上。

    他很喜欢诸葛靓,希望诸葛靓将来的成就不止于军械研究那样的实学。

    “有一位哲人说过,发展是硬道理。”曹芳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冷茶。“国也好,家也罢,都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要解决问题,提倡气节、道德当然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就算人人皆圣贤,固有的利益就那么多,而人口却在不断的增加。换句话说,每个人能得到的利益一直在减少,生活水平也会不断下降。想维持长治久安,终究是一场梦。”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利益,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好处。”

    “什么能创造财富?”曹芳放下杯子,扳着手指。“无非三样,人,地,财。这三者之中,人又是最重要的。没有人,地是死地,只会长草。财是死财,黄金和土块无异。有了人,这些才能活起来……”

    曹芳口吐莲花,将自己那点粗浅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改头换面,灌输给张华、诸葛靓,并着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两人都是极聪明的年轻人,世界观尚未真正成型,还有塑造的机会。

    一旦这些观点被他们消化吸引,并且融入血液,以后就很难有人再带偏他们了。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其实并不是什么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

    越是花里糊哨,专业名词满天飞的理论,越经不起推敲。

    反而是那些看起来非常简单,非常朴实的理论,有着持久的吸引力。

    大道至简,在哪一个行业都不会错。

    张华、诸葛靓很快就被曹芳的理论吸引住了。

    作为从小就接受儒学教育的少年天才,他们当然不是什么小白鼠,随便曹芳说些什么,他们都能接受。可是也正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能理解曹芳这个看似大白话的高明之处。

    在他们看来,曹芳的理论不仅不违背儒家理论,反而是补上了儒家理论的一个短板。

    或者说,是强化了儒家理论中之前不为人重视的基础。

    儒家是入世的学说。因为出现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之末,出于救世的需要,格外强调礼法。而要推行礼法,前提就是要使各方的利益平衡,所以对廉洁、等级之类的非常重视,对如何生产、创造反而关注不够。

    甚至可能说,负责生产创造财富的庶人以及奴隶根本不在儒家的关注之列。

    简单的说,就是儒家高度重视财富分配,却忽视了财富的创造,对生产力的提升缺乏必要的关注,甚至反向压制,以维持稳定。

    如今时代不同了,儒家还恪守那一套理论,并强行将针对以血亲为基础的贵族制度移植到皇权时代,不可避免的出现水土不服。

    汉儒三四百年的修修补补,最终还是没能成功,只能给玄学让路。

    但玄学也是个先天不足的怪胎,承担不起这个重任。

    后来的理学同样如此。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也不是曹芳能讲清楚的。他要做的,就是借壳生蛋,利用儒家这个残存的空壳,将他知道的那点经过历史检验的思想精华一点点的填进去,替换掉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

    他相信,华夏多才俊,并不需要他全知全能,建立一套完美的理论,只要他引导一下方向,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就有茁壮成长的机会,结出大大的花。

    在这些精华中,首当其冲的甚至不是什么政治经济学,而是另外四个字。

    实事求是。

    只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才有可能打破成规,认识到既有理论的不足,并以实践来探索新的理论。

    他把这样的希望,寄托在张华、诸葛靓等人的身上,同时也当作一次试讲。

    如果能够成功,他打算将来也如此教导太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