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来到大清当王爷 > 第117章 千叟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伴随着胤?的被,康熙下了明诏,任何人不得再推举新太子,相比于第一次废太子之后,朝局似乎安静了许多!

    时间一转眼很快来到了第二年。

    康熙五十二年一月份,一大早,康熙就觉得自己精神十足,心情也很好,下个月就是他的生日了。

    古人说,一个甲子是六十,康熙到三月份刚刚六十大寿!

    这件事,还没有指定阿哥们负责,今天一上朝,就是为了问一问大臣们的意见。

    大殿之上

    康熙坐在大殿之上,李德全正准备按照以往惯例说话,康熙抬了抬手,笑着对众人说道:“下个月,朕即将六十岁了,这个寿命,古代的帝王之中很少能到的,是上天眷顾朕!”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都起来吧!”康熙心情很是不错。

    张廷玉起身说道:“不知道皇上这次打算怎么庆祝万寿,具体由哪个阿哥来负责,也好让礼部有个准备!”

    诸位阿哥里,人人都跃跃欲试,这次康熙六十大寿,要是办好了这一次,指不定能得到多少恩宠呢!

    谁知道,阿哥们还没有站出来,康熙却说道:“国库没有银子,既要修梁赈灾,还要西北打仗,当年靳璜和陈辅在的时候,正赶上黄河泛滥,当年二人治河很有一套,只不过所需银子甚多,恰逢三藩之乱骤然而起,朕便没有应允,可后来二人去世,天下太平之后,治河所需银子更多,朕多多少少有些后悔!”

    原本想接了这个差事的阿哥们,胤?和胤?最是积极,可听到康熙的话,不免也打了退堂鼓,毕竟过寿肯定需要大笔花钱,没有钱肯定不行!

    而胤?心里一动,站了出来:皇阿玛,儿臣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有之久者,所以,儿臣斗胆建议,这次皇阿玛万寿,一定要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

    “那么,胤?,你打算怎么操办!”

    胤?道:回皇阿玛,这次万寿,在北京,为庆祝活动搭置的彩棚,要从西直门一直延伸到畅春园,长达20里,而礼部也必须做出特别作出规定:“这次万寿六旬大庆,非寻常可比”,从三月初一至月终,京官都要穿蟒袍、补褂,打破往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

    众人再一次看向了了康熙,康熙似乎有些被说动了,犹豫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对礼部尚书说道:“刚才恒亲王的话,你听到了?”

    “回皇上,奴才听到了!”

    康熙道:“本来朕的原意是简单的过一下,既然恒亲王如此有心,就按照他说的办,你要好好的配合他,知道吗?”

    “?? 

    “还有一点!”康熙说道:“但凡是,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朕的生日嘛,应该普天同庆,让天下臣民也热闹热闹!”

    就这样,从二月份开始,胤?一直忙到了三月份,而有心夺嫡的三个阿哥党们,胤祉,胤?和胤?党,也乐的配合胤?,毕竟都知道他没有夺嫡之心,众人还以为他只是单纯的为康熙尽孝而已!

    最后,统计结果出来,胤?看了之后,直接愣住了,汉族大臣、官员及士庶年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

    这么加起来得有个四五千人,看的胤?一愣一愣的,头都有些炸了,高无庸在一旁提醒道:“爷,还有诸位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呢!”

    胤?又粗略的算了一下,又是几百人!

    最后不得已,胤?直接找到了胤祉,胤?和胤?帮忙,胤祉抹不开面,他现在是老大,胤?和胤?都被关进了宗人府了,胤?和胤?推脱不过,一个让胤塘去了,一个让胤祥去了!

    兄弟四个,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三月二十七日,皇极殿的场面异常的庄严、宏大。皇极殿檐下,陈设着中和韶乐;宁寿门内,陈设着丹陛大乐。殿内,陈设王公、一二品大臣席位;殿郎下,布设朝鲜等藩属国使臣席位;与宴千叟的席位在殿外阶下。

    畅春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八旗大臣、官兵及闲散人年90岁以上者7人,80岁以上192人,70岁以上1394人,65人以上1012人,其他礼遇如前。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宴请70岁以上的八旗老妇,90岁以上者就席宫门内,80岁以上者就席丹墀下,其余都在宫门外。这次参加宴会的满汉耆老多达6600余人,加上人数不详的八旗老妇,估计也差不多有7000人。

    康熙很是高兴,举起酒杯,对大家说道:“这一次,朕过生日,大家能从千里万里之外,同朕祝寿,朕很开心,这一杯酒敬大家,同时朕决定,免除直隶、江南、山东、浙江等省二十三州县赋税。”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举起酒杯,高声叩谢皇恩!

    声势之大,让人闻风散胆!

    康熙很是满意,这一次虽然,明面上是祝寿,“可直省官员士庶年六十五以上者”,可见这些人多是官员。

    还有很多官员士庶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

    康熙五十二年,顺治十八年,大清入关已经有七十年了,明朝亡国也已经七十年了,那些八九十岁以上的人,在明朝灭亡时,他们还都是十几二十岁,都曾是大明子民。

    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曾经反清复明

    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曾经对大清不满

    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

    如今,他们老了,你们亲眼看一看,朕的大清同大明如何?

    这批大明王朝最后的遗民,最后一批明朝人彻底,折服于大清的盛世,彻底低下高傲的头颅,彻底熄灭早已微弱却迟迟不断绝的心火,这就是朕治理的大清!

    这康熙盛世,只怕朱元璋都做不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