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 第18章 一箭四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这样,朱翊钧开始了“学习”生涯。

    每月跟随嘉靖学习两天,跟陶仲文学习五天,其他时间都去宗学。

    去宗学时间很自由,有时间就去,没时间就不去?

    朱翊钧没事儿的话还是都会去的,他要更加深入了解这个时代,尤其是顶尖大儒。

    这帮助老爹夺位和以后治国非常重要。

    宗学里的老师乃是国子监和翰林院的饱学之士,跟他们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只是嘉靖给他钦点的师傅张居正去直隶主持乡试了,目前还未见过。

    一日下学,朱翊钧先去跟裕王和陈氏、李氏请安,之后回到自己的院子。

    陈氏是裕王正室,性情温和,无子,对朱翊钧这个裕王唯一的儿子很好。

    “快上冰盆,冰湃上的西瓜快端上来,世子,奴婢给您揉揉肩!”冯保一边指挥着一边靠上来伺候。

    “去,我一个小孩儿,揉什么肩?”

    “嘿嘿,奴婢糊涂。”冯保笑笑。

    和后世的空调房相比,这炎热的天气是有些难受,不过朱翊钧已经习惯了。

    何况按照道家的传统,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就是要出汗,把体内的寒湿逼出来。

    张诚、张鲸、张宏、孙海、暨禄、田义几个太监忙前忙后。

    暨禄和田义是朱翊钧让冯保从其他监所局衙门给调来的,其他几人都是打朱翊钧出生起就伺候他的。

    为什么要把暨禄和田义调来呢?

    因为他们两个是历史上的好太监!

    万历年间,暨禄曾督办南直隶税务,发现很多税款是前任为了政绩虚报的,远远超出地方承受能力,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毅然上疏减税!

    田义更是冒着被万历手刃的危险,坚持不奉昏昭!

    朱翊钧想要尽快积蓄力量,必须重用身边的太监!

    至少在前期,必须大力使用!

    他越来越能理解古代的帝王为什么那么重用太监。

    除了太监,还能用谁?还认识谁?了解谁?

    何况朱翊钧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能最大限度规避重用太监的风险,那就熟知明史!

    身边这几个太监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是奸是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瞒不过他的法眼!

    等于在识人用人方面开了挂!

    他试了试,这几人的脾气性格和历史记载的差不多。

    当然,他们中也有日后为害一方的!

    但也得用!

    搞政治,必须什么人都用。

    除了君子、忠臣要用。

    偷鸡摸狗的、飞扬跋扈的也得用!

    心怀鬼胎的也要用!

    关键是用好!

    发挥各种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就好比做饭,如果只用一种佐料,能好吃吗?

    五味调和形成有机的整体才是王道!

    而且朱翊钧不光用他们,还在教育他们,希望他们能改掉缺点,让他们之间的际遇全始全终!

    不要走到白刃不相饶的那一步!

    轰!

    天边传来一声闷雷声!

    狂风大作!

    刚才还艳阳高照,此刻已是乌云密布,眼看就要大雨倾盆!

    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自从嘉靖“祈雨”成功后,接连下了好几场,证明嘉靖这个天子依然受到上天庇佑,让他从头舒坦到脚!

    也更加喜爱朱翊钧。

    朱翊钧坐在圈椅上,看着窗外雨水哗啦啦倒泻而下,狂风卷着院子里百年梧桐树的枝叶疯狂摇摆,肆意显示着大自然无情的伟力!

    景色变得扭曲,天边青色的山体变得虚无。

    地面没有硬化,也没有地下排水设施,猛烈的雨水迅速向泥土中渗透,滋养了无数的生命。

    朱翊钧的眼神变得迷离悠远,似乎想要看透些什么。

    这是个人顺从于自然的时代!

    皇帝称为天子!

    是上天的儿子!

    意味着世俗权力的顶峰,依然要对自然称臣!

    这背后是一种和谐共生!

    和后世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的观点截然不同!

    自从穿越后,朱翊钧经常想,如果就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下去,缓慢地进步,没有科技,没有电力,没有污染,没有核武器,没有毁灭人类自己和世界的能力!会不会是一件好事?

    可这个时代的百姓,太辛苦了,太饥饿了,太悲惨了,有一年冬天京城饥荒,朱翊钧亲眼看见几百人衣不蔽体,冻死在街头。

    尸体被野狗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在眼前!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也不是夸张的文学描写!

    不要忘记,这可是大明朝的京城啊!

    这可是天下安定的盛世啊!

    尚且如此。

    那其他地方,其他时代,该如何?

    但是,他又看到,这个时代的人,生活得未尝不幸福!

    一口粮食,就能治愈所有的创伤!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给自足,内心的自律和欲望的节制带给了他们最纯粹的幸福!

    反观后世,物质极大丰富!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反而有很多人,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经济越是发展,物质越是丰富,越是这样!

    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

    比如倭国,人均寿命最长,zs率却是世界第一!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算了!

    朱翊钧摇摇头,这个问题他现在回答不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不会改变!

    他没得选!

    树欲静而风不止!

    西方工业革命的信风已经到来!

    很快就会强大起来,然后盯上中国这块肥肉!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他必须行动,改变华夏民族被奴役被掠夺的命运!

    朱翊钧收回了目光问道:“冯保,现在王府里一年用多少盐?”

    他的双腿搁在面前的小杌子上,小太监孙海正给他捏腿。

    他本来很反感这一套,可看到被他拒绝的小太监眼中都露出恐惧和失落的眼神,好像他们犯了什么天大的错,从此也就从了他们。

    “回世子爷,细数奴婢得问过厨房才知道,不过王府五百多张嘴,一天少说也得十斤吧!一年呢....差不多两三千斤!”

    “那宫里十万人,不得四五十万斤?”

    “那可不?这还得往少了说。”

    这个时代的盐是粗盐,不比后世细盐,含很多杂质,钠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少得多,所以需要摄入更多,一人一天得十克起!

    当然,这是富裕阶层,穷人就用不起这么多了。

    “一斤盐多少钱?”

    “贱的时候大约一百五十文,现在要三百文呢!”

    三百文,大约两钱银子!

    真不便宜!

    明朝中期,盐价达到了中国古代的顶峰!

    “顺天百万人口,一年就得四百多万斤,要四十到八十万两银子!老百姓用盐肯定不比宫里,就算京城普遍富裕,也得打个折,现在一年五十万两银子应该是有的!”朱翊钧道。

    “嗯,主子睿智!”冯保努力跟随朱翊钧的思路。

    “那些盐商得赚多少钱啊!”朱翊钧感叹道。

    “奴婢找人打听过,盐的制作成本很低,基本上卖一百两银子,能有八十两的利润,缴四十两的税,还能赚四十两!不过这些年盐商和盐务衙门勾结起来,一百两银子能缴二十两银子的税就不错了!这些贪官奸商,吸我大明朝的血,早晚不得好死!”冯保愤愤不平。

    朱翊钧点点头。

    盐务,是大明朝起家的资本!

    早在元朝至正年间,朱元璋造反集团就“始议立盐法,置局设官以掌之,令商人贩鬻,每二十分而取其一,以资军饷。”

    盐务赚来的银子,奠定了他争霸天下的基本盘。

    朱元璋极为重视制度建设,早早建立了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盐课司三级盐务管理系统,运行良好。

    后来又实行“开中法”,官盐商运兴起,盐商崛起!

    有户部尚书称:“国家财赋所称,盐法居半者。”

    不过对老百姓来说,这其实是赤裸裸的剥削!

    他们无法议价,一钱银子也好!两钱银子也好!甚至银子三钱!只能接受!

    辛辛苦苦种一亩田才不过得三石稻谷,交完税不过两石,才勉强值二两银子!

    能有多少钱买盐?

    可不吃又不行!

    因为盐提供好几样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吃就会电解质液压失衡,头晕无力,进而全身浮肿,最后死亡!

    这还不是最惨的,天灾人祸的时候,很多灾民长时间吃不起盐,只能吃泥土,拉不出大便活活憋死!

    原因就是泥土中有一点点矿物质,为了补充这一点点矿物质,身体驱使他们这么做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民生之难背后,是大量民脂民膏被压榨!

    刚才算来,盐商一年光在北京就有三、四十万两银子的利润!

    江南呢?两广呢?山东呢?

    大明朝在册人口不到六千万!

    真实人口却应该在一亿左右!

    利润在全国怕不是得有几千万两!

    可还有一件吊诡的事情,盐价越来越贵,人口越来越多,可盐税越收越少!

    为什么?!

    因为盐商和各级贪官污吏勾结起来,亏空盐税!

    他们上下其手,瞒天过海,铁板一块!

    把持了大明王朝的经济命脉!

    上吸国家之血,下吸百姓之血!

    朝廷派人去查,是一两亏空都查不出来!

    最后,空了大明的国库!

    苦了大明的百姓!

    那天严嵩竟然还让鄢懋卿总理天下盐务!

    方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捞钱!

    哼,贪得无厌!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今,他要对盐务出手了!

    但却不是清理盐务!

    扬汤止沸的手段根本没什么卵用!

    他要做的,是釜底抽薪!

    炼盐,炼超越这个时代的精制盐!

    占领全国市场!

    让盐商都喝西北风去!

    让鄢懋卿无税可收!

    截断严党的财源!

    赚的钱,一部分入国库,入大内,给嘉靖修宫殿,另一部分,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他的宏伟计划!

    说到炼精盐,原理并不复杂,前世虽然他没有在盐厂干过,但基本原理还是懂的。

    这个时代的盐,来源主要是海盐、湖盐、矿盐,炼制方法非常粗糙。

    要么是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太阳晒制,等粗盐慢慢结晶,要么是用一口大锅熬盐,蒸发结晶,都是物理方法。

    这样得到的粗盐会残留很多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不溶于水的物质,极大影响口感,还会伤害身体,短时间看不出来,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实质性损害!

    想要改变这一点,必须用化学方法干掉它们!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入草木灰!

    草木灰是稻草焚烧后剩下的灰,很容易获得,里面含有碳酸钾。

    在粗盐中加入碳酸钾,就可以析出其中的钙镁离子!

    这样得到的盐,杂质大大减少,苦味一扫而空,虽然不如后世的精盐,但比现在的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这,就是朱翊钧的计划!

    炼制精盐,全国销售!

    挤死现在的盐商!

    一是赚钱!完成原始积累!

    二是让嘉靖有更多的钱花!

    三是让黎民百姓受益!

    四是打击盐商,打击严党!

    可谓一箭四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