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义军 > 第305章 交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年轻的楚科奇人,经不住香甜气味的诱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一颗红色糖纸包装的糖果,把一颗黄色的糖果塞入口中。

    一股清甜的味道瞬间充斥在整个口腔,“嗯,好甜!”年轻后生眼睛一亮,由衷地赞叹道。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剥开花花绿绿的糖纸,扔到口中,品尝起糖果来。

    在场的楚科奇人都啧啧有声,纷纷对口中的糖果赞叹不已,好甜啊!这是这辈子吃过的最甜的食物了。

    楚科奇人纷纷把手中剩下的糖果藏到衣兜里,准备拿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品尝。

    “我这里还有一些小玩意,送给各位当礼物,以后你们想要的话,可以拿你们的皮毛、海象牙、人参之类的土特产来交换。”

    白江赫从竹筐里拿出针线、剪刀、火镰、布匹、肥皂、锯子、小斧头、热水瓶等日用品作为礼物,分发给现场的各村落的代表们。

    并约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集中在极地城进行商品交易。

    极地城用日用品跟原住民们交换毛皮、海象牙、人参、驯鹿、雪橇犬、肉干等当地土特产。

    代表们拿到极地城赠送的小礼物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对极地城屯田军的印象大为改观,回去之后都为屯田军说起好话来,屯田军跟楚科奇人的关系大为缓和。

    最关键的是极地城的日用品实在是太好用了,想要长期屯田军进行交易,就必须跟屯田军搞好关系。

    在第二个月的初一,月亮变为月牙形状的日子,方圆百里的楚科奇人纷纷来到极地城赶集,跟极地城的屯田军交换商品。

    极地城特意在城外划出一片空地,作为交易区。

    极地城用库存的日用品跟当地的楚科奇人交换皮毛和海象牙,以及一些过冬用的毛毯、皮帽、皮靴、皮褥、木材等御寒之物,还有用于改善伙食的驯鹿、肉类、鱼类等食物。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极地城跟楚科奇原住民的关系大为改善。

    白江赫看着满满几仓库的皮毛和海象牙,笑得都合不拢嘴,“发财了!这一趟真是太值了。”

    极地城还用一些库存的布匹和袜子等物品,跟当地的居民兑换了大量的木材,用于取暖,这让屯田军连砍伐木材的工作也省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城池的建设上。

    ————

    鲜卑利亚前线的战报传到南京,前线形势一片大好,分别占领了瀚海城、瀚东城、朔方城、朔风城、冰霜城、海西城,新开拓了海东城、极地城。

    但民意委员会和财政部为代表的人却提出了异议,鲜卑利亚地区乃一片不毛之地,寒冷异常,不适合农耕,要来无用,派兵北上抢占这些地方,不仅不能带来收益和税收,反而需要在当地驻扎大量军队去维持这些地方,耗费了大量的军费,实在有些不划算。

    “陛下,鲜卑利亚路途遥远,为了维持前线军队的用度,耗费钱粮甚大,能不能暂缓北伐或是减小军队的规模啊!”户部尚书吴志高诉苦道。

    “朝廷只不过才派出不到5000人的军队,不能再少了,再少的话,恐怕打不过罗刹国,一旦战败前期的投入将付诸东流。再说了,我们在漠北的兵力不是已经减少到2万了嘛!”

    收复漠北之后,为了减轻后勤的压力,大华军在漠北的驻军已经减少到2万,而出征鲜卑利亚的军队人数也严格控制在5000以内。

    但漠北和鲜卑利亚路途遥远,尤其是鲜卑利亚地处极北之地,比之漠北更加遥远,为了保证前线将士的补给供应,朝廷动员了数十万之众的民夫运送辎重补给,对于国家的财政压力很大。

    “国朝初立,应该与民生息,但现在战争仍然不断,财政实在有些吃不消啊!”吴志高痛心疾首的说道。

    “这个你不要给我哭穷,这几年海贸关税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国内工商业也在不断增长,粮食产量也在逐渐恢复,财政不至于这么吃紧吧!”李向东对于吴志高习惯性的哭穷已经有些免疫了。

    “唉,收复西藏、新疆之战,已经收复漠北之战把所有的积蓄都消耗一空。现在又在极北的鲜卑利亚用兵,再多的钱粮也不经花啊!”吴志高被拆穿了他哭穷的把戏,也不脸红,继续辩解道。

    “再忍忍,鲜卑利亚的战斗用不了太久,罗刹国也在跟北方强国打仗,他们更加吃不消,相信很快就会跟我签订停战条约的。到时候就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役了。”在李向东的印象中,历史上的这个时候,沙俄正在跟北方强国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当初打漠北战役的时候,陛下也是这么说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吴志高无奈地说道。

    摊上这么一个会挣钱,但又很会花钱的皇帝,他只能如此了。

    李向东也很无奈,东北、西藏、新疆、漠北是必须要收复的,鲜卑利亚这块无主之地不抢先占下来就太可惜了。

    “咬咬牙再坚持一段时间,等边疆地区实现自给自足,财政压力就会减轻的。”李向东安慰道。

    “唉,希望如此吧。”吴志高叹了一口气说道。

    为了减轻漠北和鲜卑利亚驻军的后勤压力,李向东决定发动民间的力量参与边疆建设,鼓励百姓到边疆移民,鼓励商人到边疆建设。

    特别是鼓励百姓到鲜卑利亚和漠北安家落户,凡是鲜卑利亚落户百姓,一人分配1千亩土地,一头耕牛,一匹马,一间平房,一年的口粮和种子,三年内免土地税。

    凡是到鲜卑利亚经商的商人,免三次商税。

    “一千亩土地啊!那不成了大地主了!”围观公告栏的人群惊呼起来。

    “切,一千亩土地你种得过来吗?”有人反驳道。

    “种不过来,可以出租给别人种嘛!”

    “听说那个鬼地方,地广人稀,你出租给谁种啊!那里最不值钱的就是土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