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义军 > 第339章 铁路建设兵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向东带着满朝文武登上了旭日号蒸汽火车的第9节车厢,这节车厢数字吉利,远离列车的首尾,相对安全一些。

    文武大臣们登上火车后,一个个像好奇宝宝一样,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不时发出阵阵感慨。

    几声浑厚的汽笛吹响过后,蒸汽火车开始缓缓开动,发出轰隆隆地声音开出车站,驶向郊外,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列车两侧的景物不停地向后倒退。

    火车轮子跟铁轨缝隙处撞击时发出着有节奏的“哐当”,列车行驶时只有轻微的震动感,总体上来说还算平稳。

    “嗯,果然比马车平稳多了。”沈子衡感叹道。

    “不仅平稳,还很宽敞,可以在车厢上来回走动。”国有资产事务部尚书贺高一脸兴奋地说道。

    “我刚才看见车厢上还有厕所呢!这车不错还自带厕所。”吏部尚书曹君鹏感慨道。

    众官员们对列车发出种种评论...

    李向东通过窗外的景色向后方移动的速度判断,这列蒸汽火车的速度大概有三、四十来公里\/小时的样子,估计是因为他在火车上,机组人员不敢开得太快,这个蒸汽火车的正常速度应该在五六十公里\/小时左右,紧急情况下甚至还能开得更快,这个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李向东等人最终并没有乘坐火车到杭州终点站,而是在途中的溧阳市下车,换乘了另一辆火车回到了南京城,全程来回将近两百来公里,耗时约5个多小时。

    “各位爱卿,你们觉得这蒸汽火车怎么样。”李向东微笑着问道。

    “这个蒸汽火车还真是好东西,以后乘坐火车出行真是太方便,速度真是太快了,才这点时间我们就去一趟溧阳来回。以后要把铁路修建到全国各地去,到哪都方便了。”沈子衡感慨道。

    “如果全国各地都修通铁路,军队的后勤补给就方便多了。”李岩作为兵部尚书,首先想到的是火车在军事上的用途。

    “以往向北京调兵需要半个月时间,如果修通了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到时候再向北京调兵只需要一天一夜就完成了。”方鹏飞对于没有之前没有向北京方向修铁路的事情还耿耿于怀。

    “那就修建一条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李向东看似随意地说道,其实他早有这个打算。

    “可是钱从哪里出?”吴志高马上醒悟了过来。

    “不是马上就要进行兵制改革了嘛,可以省下一大笔钱,钱就从这里出,不够的话再向民间发行铁路债券。”李向东说道。

    “安置裁撤下来的军队,同样需要大量银子啊?就怕到时候没有剩下太多的银子。”吴志高疑惑地问道。

    “不用担心安置的问题,这裁撤下来的60万军队全部安置到新组成的铁道建设兵团,他们原有的待遇不变。”李向东胸有成竹地说道。

    “铁道建设兵团?”吴志高疑惑地问道。

    “对,铁道建设兵团,就是专门负责建设铁路的兵团。”李向东早就想好了,与其费力的想办法如何安置这些退役官兵,不如直接把他们转变成建设铁路的建设公司,既达到了裁撤军队的目的,又完成了铁路建设队伍的组建工作。

    这可是60万的铁路建设兵团啊!修建一条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可以同时在多个地方开工,那速度绝得飞快。

    李向东的话顿时在大堂上炸开了锅,引得文武百官们一阵窃窃私语。

    “妙啊!陛下的办法实在是妙啊!陛下的这个办法一下子就解决了安置官兵的问题,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铁路建设公司,可以大大加快铁路的建设的进度。”叶康杰拊掌叫好道。

    “有这样一支庞大的铁路建设队伍,全国各地很快就能通火车了!”沈子衡一脸向往地说道。

    第二天的大华日报马上刊登了好几篇关于铁路的新闻报道。

    一篇是关于皇帝陛下带领文武百官亲自试乘了蒸汽火车的新闻。

    这则新闻顿时引起了世人对火车的兴趣,也同时打消了世人对火车安全问题的疑虑和担心,就连当今的皇帝和满朝的文武官员都乘坐了火车,说明火车的安全完全不成问题,以后可以放心大胆的乘坐。

    什么?你不敢坐?难道你的命比皇帝的命还金贵?你简直是大逆不道!

    一时之间再没有人敢公开质疑火车的安全性。

    另一篇是关于朝廷准备修建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新闻。报纸上同时还附带介绍着关于火车的科普知识,以及乘坐火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还有一篇与铁路有关的新闻报道,是朝廷准备成立铁道建设兵团,专门从事铁路建设的工程,铁道建设兵团优先安置军转民的官兵,转业军人的待遇不变,甚至还有所提高。

    这篇新闻报道要求在全军上下进行宣讲,讲明兵制改革势在必行,转业安置的人员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退役津贴,自谋出路,也可以应聘去民政岗位工作,最后还可以选择去铁道建设兵团。

    转业去铁道建设兵团的军人待遇基本保持不变,甚至还有所提高。

    这样一来军人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对于兵制改革就没有那么抵触,反正都是吃皇粮,在哪吃还不是一样,换一个地方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机会。

    由于朝廷承诺全员安置退役官兵,兵制改革最终得以顺利进行。

    很多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官兵被优先安置到了民政部门,更多的人被安置到了新成立的铁路公司和铁道建设兵团,还有一些官兵选择领取一次性领取2年的军饷,自谋出路,或是去经商,或是回家种地,还有很多有冒险精神的官兵选择移民去鲜卑利亚。

    就在头一年,全国120万军队削减为60万军队,剩下的60万军队,将分5年时间,逐步被新招收的义务兵替换掉。

    国家财政将会节省了一大笔军费,这些省下来的军费大部分将会被投入到铁路的建设上,全国兴起了一股铁路建设的热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