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义军 > 第85章 徽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将领听了也是热血沸腾,好家伙,我们要做诸葛亮未完成的事业,诸葛亮是谁,那可是足智多谋的军神啊。

    “这次西征岷州卫(陇南地区),我们准备出动4个缩编卫以及亲卫营,共计3万1千人。”李向东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在座各位将领。

    众将领都伸长了脖子看向李向东,希望李向东能点他们的名参与西征。

    “马天佑”

    “末将在”

    “命你留守汉中,负责汉中的安全以及西征大军的粮草供应事宜。”

    “遵命”

    “亲军卫参将方鹏飞、前军卫参将姜继海、后军卫参将张春昊,左军卫参将王绍辉。”

    “末将在”

    “命你们领所部人马随我一同西征。”

    “遵命”

    “李岩”

    “末将在”

    “命你带领行军参谋司一半的人员,随大军一同出征。”

    “遵命。”

    被点名参与西征的将领都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而没有参加西征的将领则都是一副失望的表情。

    “留守汉中的众将,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懈怠,务必保证汉中的安全。”李向东叮嘱道。

    “遵命。”

    李向东这次西征准备要拿下整个陇南地区,其中祁山所在的礼县是必须要拿下来的重地,如果能更进一步拿下巩昌府的天水那就更好了。

    会议结束,李向东把李岩拉过一旁,小声地说道:“对了,李岩,你顺便把李定国也带上。”

    “把他带上?他年纪还小吧。”

    “他不是你徒弟嘛!”

    “哦,好的。”李岩也马上反应过来。

    三天后,一切准备妥当,3万1千人进入略阳县。

    徽县(徽县在明朝设州府)知州林晨之收到消息,汉中军在略阳县屯兵三万,大惊失色,急忙派人前往巩昌府求救。

    徽县作为跟汉中接壤的州县,巩昌府早已提前派驻有重兵防守。

    在徽县负责驻防的明军将领名叫杨济源,原来是甘肃镇总兵杨嘉谟的家丁亲兵,后因战功一路提拔为参将。

    因小李广在汉中作乱,杨济源奉命率领6000人马驻守徽县。

    杨济源通过从汉中逃回来的溃兵了解到,小李广喜欢用箭塔压制城头攻城,就特意收集了几十门小炮针对小李广的箭塔战术。

    李向东带领大军赶到徽县城下,发现徽县城墙并不算高,也就没放在心上,一面让人喊话劝降,一面抓紧时间打造云梯和简易箭楼。

    但徽县的守军直接用弓箭招待喊话的士兵,拒不投降,李向东只得让人用弓箭射入劝降书。

    第二天李向东见徽县守军没有要投降的意思,下令发动攻城。

    将士们马上在城下一箭远的地方竖起箭塔,对城墙进行压制。

    但徽县城墙上火炮声不断响起,把汉中军刚竖起来的箭塔一一轰塌。

    “将军,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徽县竟然有这么多火炮,看来他们是早有准备。”李岩也颇感意外。

    “暂停攻城吧,敌人的火炮这么猛烈,继续强攻恐怕会有更大的损失。”李向东叹了一口气说道。

    没到西征遇到的第一个城池就这么难啃,看来官军对于汉中军的攻城战术早已很熟悉,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长期围困了,把他们的粮草耗光,饿死他们。”张春昊建议道。

    李向东马上向情报人员询问了关于徽县内的粮草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徽县在前一段时间一直往里运送粮草,里面的粮草应该很充足。

    “这下就麻烦了,粮草充足,还有大量火炮。”姜继海说道。

    “看来以后要搞出几千斤重的红夷大炮来才行,不然以后就没法攻城了。”李向东有些郁闷地说道。

    “几千斤重?那也太变态了吧!”方鹏飞被吓到了。

    李向东心想,在历史上被明朝视为野蛮人的后金,到了后期造的大炮比明军还厉害,动辄就是几千斤重的红衣大炮,成为后金的攻城利器。

    崇尚新学的汉中军,在这方面自然也不能落后。

    “将军,我料明军只是在前沿布下了重兵,在两当县、凤县必然不会有重兵。这徽县一时难以攻克,不如留一万人马监视,其他人马绕过徽县夺取东北面两当县、凤县。”李岩建议道。

    李向东略微想了一下说道:“也好,与其在这干守着,还不如分兵,绕过徽县,夺取其他城池。”

    “方鹏飞、张春昊、李岩你们留下来监视徽县,姜继海、王绍辉跟我去夺取两当县。”

    “遵命”

    李向东带着两个缩编卫及直属的亲卫营1.7万人来到两当县城下,马上叫人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同时命人抓紧时间打造攻城器械。

    结果两当县回应喊话人员的是密集的箭雨,还好喊话人员,经验丰富早有准备,顶着大盾安然离开。

    “呸,一个小小的县城竟敢拒不投降,明天杀进城去,取那狗官的人头。”姜继海在徽县城下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没想到守军不过两千的小小两当县居然也这么硬气。

    李向东也是很郁闷,为什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陇右五郡直接降了三郡,像姜维这样的名将就是在那时候投降蜀军的。

    看来汉中军的声望还是不够,明朝的官员还是非常不看好汉中军的前途,在力量如此悬殊地情况下,还选择死守城池,什么时候汉中军才达到“所到之处皆降”的声望。

    两当县城内,明军把总黄松听说县令大人和守备大人拒绝了汉中军的招降,知道明天会有很多弟兄会因攻城战死掉,心里甚是烦躁。

    黄松并不是怕死,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早就听说汉中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专门打土豪,替天行道,还无偿分田地给穷苦的老百姓。

    听表弟说,他们略阳县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免费分到了十几亩田地,再也不用交租了,只用交三成的税,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家的,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能吃上白面馒头。

    还听说打了几十年光棍的表哥上个月还娶上了媳妇了呢。

    黄松其实心里早就怀疑自己这个表弟早已经加入了汉中军,不然怎么会这个节骨眼来两当县做买卖,明显是来当说客的,但他也不说破,任由他在县城里到处乱转,甚至还给他大开方便之门。

    甚至还有些期盼汉中军什么时候也能统治两当县,村里的乡亲们说不定也都能分到田地,天天吃上白面馒头,自己的光棍老哥说不定也能取上媳妇。

    “笃、笃、笃…”一阵敲门声打断了黄松的思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