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义军 > 第213章 清军后方空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岳阳还有多少大西军残军?”李向东继续问道。

    “岳阳还有5万守军,张献忠只带2万人马偷偷过江。”吕宪政说道。

    “马上对岳阳和武昌之敌发起进攻,尽快解决长江南岸的大西军残军,再准备北上。”李向东命令道。

    “遵命!”

    武昌城和岳阳城得知张献忠已经过江,城中守军顿时陷入了绝望,只得先后开城投降。

    自此大华军拿下了大西军在长江南岸所有的地盘。

    大西军的地盘包括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长江以南地区。

    就在这时,江北传来惊天消息,罗汝才投靠了李自成。

    而张献忠在荆州被李自成团团围住,最终向李自成投降,大西军在大顺军和大华军的夹击之下灭亡了。

    大西军在江北之地尽归李自成的大顺军,江南之地归李向东的大华军。

    “真是便宜了李自成,让他捡了一个便宜。”姜继海愤懑地说道。

    “我们前期跟大西军打生打死,他倒好,轻轻松松拿下了大西军的江北之地。”叶有为也是一脸不爽地样子。

    “我们不如打过长江去吧!”姜继海建议道。

    众将领个个都是一副跃跃欲试地样子。

    “清军现在有什么动向?”李向东看向吕宪政。

    “清军似乎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往了山海关,摆出一副要攻打山海关的架势。”吕宪政说道。

    “大部分兵力?”李向东眼睛一亮,“他们有多少兵力留在沈阳?”

    “估计有一两万守军吧。”吕宪政说道。

    在很久之前,军情司在李向东的授意下,花了很大的力气和代价,把情报网络渗透到了清军的地盘。

    “沈阳?”众将领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李向东竟然真的盯上了清军的首都沈阳。

    “陛下,您不会真的想攻打清军的后方吧?”叶有为紧张地咽了一下口水。

    “怎么?怕了吗?”李向东似笑非笑地问道。

    “怕倒是不怕,就是心里没什么底。”叶有为坦诚地说道。

    “其实如果只是偷袭一下沈阳,风险并不大,但要是想守住估计很难。”李岩从震撼中恢复了过来。

    “不用守,偷袭完就走,就是要让清军分散兵力回防后方就行了。”李向东说道。

    “我们这么费尽心机,就为了帮李自成分担压力吗?我们似乎没得到什么好处啊?”叶有为不解地说道。

    “削弱清军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大好处。我们现在的策略就是,哪个对手强,我们就削弱哪个,现在清军比李自成强,我们就削弱清军,如果哪天李自成比清军强,我们就削弱李自成。”李向东说道。

    拥有强大水师的一方,可以随时从敌军的某一处海岸登陆,而敌军必须在海岸线处处设防。

    这就是拥有强大水师的好处。

    “清军真是托大,在后方竟然只留这点兵力。”李岩玩味的说道。

    “临时征用商船,兵分两路向辽东方向运兵,一路占领旅顺半岛,一路从盖州登陆,直接北上突袭沈阳。”李向东说道。

    “突袭沈阳还可以理解,但占领旅顺的目的是什么?旅顺远离大华军的大本营。”李岩不解地问道。

    “突袭沈阳是为了打击清军的老巢,而占领旅顺是为了在辽东建立一个让清军持续失血的据点。”李向东解释道。

    “即使有水师的支持,但我军能长时间占据旅顺吗?如果清军全力来攻,能不能顶得住?”叶有为对此有些不看好。

    “大家看一下旅顺半岛的地形。”李向东走到一幅辽东半岛地形图前。

    “这是旅顺半岛最狭窄的地方,从东面的青泥洼口到西面的渤海湾的直线距离只有10里路”李向东重重的在旅顺口半岛的狭窄处画了一条直线。

    这青泥洼口就是后世的大连湾,旅顺口半岛就是后世的大连半岛。

    “陛下是要在这里修建一道10里长的城墙?”李岩疑惑地问道。

    “说得不错,既然我军跟清军野战不占便宜,那我们扬长避短,趁清军不备,占领旅顺口半岛修建一道10里长的城墙,以此不断地消耗清军的实力。并作为随时进攻清军后方的基地,让清军不能全力进攻中原。”李向东解释道。

    “其实我们不光可以修建城墙,也可以在城墙前挖一道深沟,引入海水,作为护城河。”李岩建议道。

    “这个计划好,有了这道城墙和护城河,再加上水师的策应,旅顺半岛就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守基地。让他们既啃不动,又不得不留下重兵进行防守,可以极大地牵制清军的兵力。”叶有为拍手叫好道。

    “行军参谋司马上拟定一个详细的进攻方案,我军随时出兵辽东。”李向东命令道。

    “遵命!”李岩领命。

    很快行军参谋司拟定出了一个详细的行动方案,包括临时征用商船的大概数量,修建城墙所需民夫的数量,以及由哪一支部队掩护民夫修建。

    由哪支部队负责偷袭沈阳,并规划好偷袭路线,以及偷袭之后的撤退路线等等。

    就在这时山海关方面传来消息。

    吴三桂本打算归顺大顺军,但在得知其在京城的父亲遭到刘总敏的拷掠,其爱妾更是被刘总敏所夺,于是他改变初衷,拒绝投降李自成,反而接受了清军的条件,归顺清军。

    “李自成这次真是失策了,山海关如此重要,他还不全力笼络吴三桂,竟然纵容部下逼得吴三桂降而复反。”叶有为感叹道。

    “大顺军没有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并到处许诺不纳粮,粮饷军资只能靠抢大户了,这必然会触动吴三桂这些门阀的利益。”李岩分析道。

    “我们立刻执行攻略辽东的计划。”李向东预感道大顺军很快就要跟清军会有一场大战。

    如果历史没有偏离原来的大致走向,大顺军将会被打败,导致大顺军直接退出京师。

    这个时候正是拖住清军的最佳时机。

    “遵命”众将领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