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义军 > 第242章 我不会过河拆桥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马,你今年不过才四十来岁,国朝初立,正是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怎么突然想到要辞官呢?”李向东不解地问道。

    “蒙陛下天恩,末将得以封王,已经没有了什么追求,王爵俸禄再加上我在纺织公司每年的分红,已经足够我安安逸逸地当一个富家翁了。”马天佑解释道。

    李向东顿时无语了,当时给他们这些官员纺织公司的股份,是为了把他们绑在大华军的战车上,形成利益共同体,现在反而成了他甩手撂摊子的理由。

    “不行,女真人现在还盘踞在北方,天下未定,你暂时还不能辞官,你起码要干到60岁,我再准许你告老还乡。”李向东霸气地说道。

    “这...”马天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没...没有”马天佑连忙说道。

    马天佑走后,李向东又让人找来叶康杰。

    “你又是什么理由啊?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官?”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陛下,天下已然大定,我打算好好经营我家的生意,为子孙后代攒点家底。”

    嗯,这个理由有点说得过去,但感觉有些牵强,李向东暗道。

    “老叶,我知道你很有钱,不在乎当官这点俸禄。但这天下迟早是有你外甥的,你这个当舅舅的怎么能置身事外呢?怎么也要好好帮衬一下吧!”李向东打出了感情牌。

    “外甥那里有康成帮衬就可以了,我就不用再掺和进来,有外戚干政的嫌隙,再说了,历史上外戚权势太重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叶康杰一脸苦笑地说道。

    李向东这下有些明白了,原来叶康杰是怕外戚权势过重,反噬叶家。

    可是朝中就缺叶康杰这样商人出身的重臣撑场面。

    以后很多改革会触碰到众多儒家官员信仰底线,还需要叶康杰这样的重商主义的大臣来支持,才能顺利推行。

    “放心好了,我正准备推行新政,内阁大臣最多能当三届,到时候你想不退都不行。”李向东正色道。

    “新政?新政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到时候想隐退恐怕更加困难。”叶康杰一脸苦笑道。

    “要不这样吧!我给你一块免死金牌,这样你就不用怕别人报复你了,包括我在内,都不能把你怎么!”李向东想了一下说道。

    “陛下,您还是饶了我吧,千万别给我什么免死金牌。”叶康杰一脸惊恐地说道。

    “咦,免死金牌可是一件好东西,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别人求都求不来,怎么到你这好像是催命符似的。”李向东发现叶康杰脸色有些不对,不满地说道。

    “陛下,自古以来,凡是得到免死金牌的大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就拿前朝来说,凡是得到朱元璋赏赐的免死金牌的大臣,没有几个善终的。”叶康杰一脸苦笑地说道。

    李向东听了也愣了一下,叶康杰说得好像的确是这样,自古但凡得到免死金牌的官员,的确没有几个善终的,皇帝想要搞你有免死金牌又有什么用,历朝历代免死金牌简直就是催命符的代名词。

    李向东这下总算明白了,叶康杰、马天佑等人在这个时候辞官是担心李向东跟朱元璋一样,做出大杀有功之臣的事情,所以才急流勇退,以求自保。

    这也难怪,历史上赵匡胤、刘邦、朱元璋对待功臣的确有些不地道,难怪这些功臣会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会出现在他们身上。

    也不知道是谁跟他们提起的,叶康杰、马天佑这些读过书的人可能会知道一些兔死狗烹的历史典故,方鹏飞、叶有为、姜继海这些武将怎么也会想到要明哲保身呢?

    “你们可别拿我跟朱元璋比,我可不是那种忌惮有功之臣的人,更干不出过河拆桥的事情来。只要你们不作出伤天害理,贪赃枉法,违反国家法令的事情,我保你们都能够平安无事。”李向东保证道。

    “臣不敢!”叶康杰惶恐地说道。

    李向东特意在朝会上向开国功臣们作出保证,只要大家不违反国家法令,都不会遭到清算,他李向东不是朱元璋,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

    有了李向东的保证,开国功臣们这才勉强放下心来,纷纷收起了辞呈,表示一定尽心尽力为国效力。

    

    一天李向东正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有人来报丁立诚和吕宪政一起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李向东知道两人一起来求见一定有重要的事情,不知道哪位大员违法乱纪了。

    都察院院正丁立诚和军情部长吕宪政两人一起进了李向东办公室,只见丁立诚脸色铁青,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而吕宪政则是面色阴沉。

    李向东打趣道:“是什么人得罪了我们的院正大人,脸色这么难看。”

    “陛下,你看一下这份文件吧!您看完之后就没有心情开玩笑了。”丁立诚把文件递给李向东,一脸严肃地说道。

    李向东满脸狐疑地接过文件认真的看起来,随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丁立诚在一旁解释道:“近期我们督察院得到军情司的大力协助,根据老百姓匿名举报的线索,对于一些官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他们有很多违法乱纪的行为。”

    “没想到我们国朝初立竟然有这么多贪官污吏,再不整治,那还得了。”李向东脸色铁青。

    由于近期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军情司对外的情报工作没有那么繁重,李向东就让军情司协助都察院进行反腐调查,没想到查出这么多问题。

    “大部分贪官都是前明降官,他们把在前明的那一套不好的做法也带到我朝来了。也有一些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官员,没有经受住诱惑,也加入到贪官污吏的行列里来了。”丁立诚在一旁解释道。

    “之前是为了能尽快恢复地方次序,对于降官没有进行太多甄别,导致我们的队伍良莠不齐。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整顿一下。”李向东冷冷地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