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上门赘婿只想当咸鱼 > 第176章 派人填补空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远带着九公主。

    日夜兼程,往京城赶。

    途中,因为九公主,乘坐的马车坏了!

    修马车,耽搁了一些时间。

    若不是公主的马车,出问题,现在他们已经到京城了!

    中途和陛下派出来的,一千轻骑会合。

    李远见到,陛下派出来的轻骑,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手中的东西,非常重要,事关重大。

    他不敢用,飞鸽传书。

    因为飞鸽传书,不是最安全的。

    陛下的皇宫,也不是铁桶一块,牢不可破!

    谁是人?

    谁是鬼?

    这个谁知道?

    何况,董贵妃在宫里,势力不小!

    陛下平日里,对懂贵妃的嚣张跋扈,睁只眼,闭只眼的!

    小师弟提供的方子。

    对于董家,还有那几家,手上握有盐的世家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非常时期,不能用,平日里常用的联系方式,太冒险了!

    要是这些东西,不小心泄露出去。

    小师弟的身家性命,就危险了!

    这次,前往平阳府,查抄王家,料想,董家已经知道了!

    其中牵扯出来的官员,大大小小几十个!

    之所以请陛下,派出一千轻骑接应。

    就是怕董家,还有那些官员,狗急跳墙。

    若是他们不顾一切的,派人半路截杀自己。

    后果,不堪设想!

    王成父子,要是被灭口,也是个糟心的事!

    王成是重要的罪犯,他那里还掌握着,大部分的犯罪证据,他现在还不能死!

    董家这些年,拉拢了不少,朝中武将。

    这些武将,可是手握兵权的!

    要是他们派人,假冒土匪,半路截杀。

    自己死了也就死了,九公主怎么办?

    要是九公主出事,李家也难逃干系!

    好在,马上就到京城了。

    董家就算再嚣张跋扈,也不敢在天子脚下,动手脚。

    自己等人,算是安全了!

    京城。

    御书房。

    泰安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信。

    小师弟写信投诉,说是李远办事不靠谱。

    派过去的护卫,傻乎乎的,已经让他撵走了,让自己看着办。

    还说,让自己尽快派人去平阳府,填补平阳府,下辖的官员空缺。

    他的岳父,已经忙不过来了,心疼他岳父呢!

    接着说,菜谱和白酒出自平阳府,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了!

    小师弟估计,是运输的时候,泄露出去的。

    后面说的是,董钱,他的好侄子,到平阳府去了!

    并且,在打白酒和菜谱的主意。

    信中,小师弟还提到了三皇子。

    说是,董钱去平阳府,背后有三皇子的身影。

    信的最后,是一堆,小师弟吹捧自己的马屁。

    泰安帝看完信,闭目沉思。

    小师弟说的这些事,其他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关键是,三皇子。

    董家想扶持老三上位,这个他是知道的。

    近些年,董家越来越放肆了!

    自己现在春秋鼎盛,董家和老三,就那么急不可耐吗?

    若非董家手上,握着大乾一半以上的盐,令自己忌惮。

    自己怎么可能容忍,董家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早就将董家,抄家灭族了!

    李远传回来的,那些罪证。

    其中牵扯出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依附董家的!

    这些官员,靠着有董家撑腰,无法无天,为非作歹。

    有些事,还牵扯到了老三。

    老三以及老大,他们怎么想的,身为帝王的他,怎么会不清楚?

    是自己平日里,对待他们太过宽和了吗?

    让他们误以为,他现在已经老了?

    该交出皇位,让他们来坐了?

    说起来,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接到李远的飞鸽传书了!

    最近的一次,是李远请求派兵接应。

    算算时间,李远应该已经到京城了,才对。

    怎么会,迟迟不见人影呢?

    泰安帝,伸手扶额。

    这一天天的!

    处理不完的国事,操心不完的家事!

    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也实在是太累了!

    周旭,你马上从禁军中,挑选二十个身手好的人,让他们带上身契,去平阳府。

    让他们,星夜兼程出发。

    到了平阳府,直接去找小师弟报到。

    告诉他们,他们以后,就是顾家的护卫,只听命于顾家。

    另外,传旨李远家的小子李海,让他去清河县,当县令去。

    传旨,上届状元柳青琦,探花孔祥宇,让他们分别出任,松阳县县令,青阳县县令。

    传旨,翰林院侍读杨天成,侍讲牛进一。

    让他们分别出任,平阳府同知,平阳府,通判。

    总管太监周旭,听泰安帝说完,迟疑的小声问。

    陛下,李海目前只是举人,按朝廷律法,他不能直接出任县令。

    举人初次当任官职,只能是七品以下。

    另外,上届状元,探花,他们现在的官职,是从六品。

    如果他们去平阳府当县令,县令是七品,您看,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泰安帝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大太监。

    心里想着,要是朕的想法,都让你知道了,那还得了?

    让李海过去清河县,是因为,小师弟祖籍就是清河县的。

    要是派个不靠谱的人过去,把清河县闹得乌烟瘴气的!

    小师弟绝对,跑自己这里,来找麻烦。

    要是换做李海,就不一样了!

    李海和小师弟关系好,要是清河县出问题。

    小师弟只会找李海,不会跑来找自己麻烦!

    李海这次春闱的试卷,他看过了,中进士毫无问题!

    至于,青阳,松阳两个县的县令。

    派柳青琦和孔祥宇过去。

    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务实能干的。

    在翰林院待着,他们能有什么作为?

    派他们过去当县令,磨炼一下,往后才能委以重任。

    最后,杨天成是老师的小儿子,牛进一,是国子监祭酒家的老儿子

    让他们去平阳府,磨炼一下也好。

    这两人,当年科举的时候,名列前茅。

    让他们出去锻炼一下,将来也能委以重任。

    他们待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面,对他们将来的仕途,没有什么好处!

    董家把持吏部多年,任用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依附董家的人。

    长此以往,吏治不清,朝政不明!

    对于国家来说,不是好事。

    这些年,自己处处留意,储备人才。

    为的就是,董家一系倒台后,填补那些人留下来的空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