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上门赘婿只想当咸鱼 > 第353章 商人的枷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完李远说的泰安帝大喜,这件事直接交给李远办,让他从户部抽调人手,组建税收部门,归户部管辖。

    听陛下说这件事归他管,以后的税收部门也归他管,李远瞬间傻眼,怎么能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他就是不想管,才建议陛下单独把税务部门划出来的,弄了半天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杨荣见学生欲哭无泪,只觉得他活该,他以为刚才自己说,把税务部门给他管他就能管了吗?

    陛下本来就有,自己管辖税务部门的心思,就像盐司一样,他本来不想放手的。

    自己建议给户部管,陛下肯定犹豫不决不想放手,最后这件事绝对不会丢给他。

    他倒好,急急忙忙的上前推,这下好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了吧?

    太师,李远,太傅所奏之事,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让太傅在平阳府,先做一个试点。

    太傅说他想建立国医馆,让平阳府所有老百姓看病不花银子,买药也不花银子,这些银子全部由府衙出。

    太傅想建立养老院,让平阳府没有人赡养的那些孤寡老人,全部去养老院生活,养老院的费用,也是由府衙出银子。

    太傅还想在平阳府建学院,让平阳府所有六岁以上的孩子,不分男女,全部接受六年的免费教育。

    太傅提供的教学课本,你们刚才也看过了,不知这些事,你们怎么看?

    杨荣和李远对视一眼,心里同时想着,你都打算好了,还问我们干什么?

    小家伙在平阳府可着劲的折腾,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既然他有这份心,他们怎么会反对,让小家伙折腾不就好了?

    小家伙提供的课本,他们刚才已经看过了,弯弯曲曲的鬼画符,两人都没看懂,陛下还一直提这件事,太埋汰人了!

    陛下,太傅所奏之事事关重大,贸然整个大乾普及,若是出了差池得不偿失,让太傅在平阳府做个试点,臣认为此事可行。

    李远,你怎么看?

    陛下,臣也认为此事可行。

    见两人都没意见,泰安帝让两人退下,拿出空白圣旨写了起来……

    张龙接到圣旨的时候,这份圣旨有些特殊,他是一式两份,一份是常规圣旨,陛下让他们翁婿俩,按照张龙奏折上说的做。

    另一份圣旨是公示的,是下发给平阳府所有商户的,张龙本来还打算,大张旗鼓的闹出动静来,让大家都知道,增加商业税是朝廷的政令。

    现在不需要了,让岳父大人召集所有商户,接圣旨就行了,他都不需要解释,皇帝师兄已经帮他解释好了!

    至于四个县的商户,只需要把公示的圣旨誊抄,下发到各县就行。

    唯一令张龙心烦的是,商业税收怎么收,皇帝师兄根本就没说,说是让他自行决断,并且让他拟一份税收标准出来。

    税收之事张龙不打算参与,直接交给岳父去操心,拟定各项收税标准,也让岳父大人做。

    这个时代对商人非常苛刻,收取商业税,是张龙的无奈之举,他也不想这样。

    如果不收取商业税,农业那边就得一直承担着,国家最重的税收,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这个时代土地兼并严重,之前的一波操作,朝廷拿回来了一半的田地面积,这些田地,已经全部分了给老百姓。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乾百姓,他们手里的田地,占着大乾所有田地的大头,减少农业税收,对老百姓来说,才是最大的福利。

    商业方面,张龙也认真的想过,这种苛刻打压商人的体制,绝对是不行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人,根本没有和朝廷争利。

    那些矿产资源,全部收归朝廷后,大乾的商人对大乾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威胁。

    如果再死死的压制商人,对于大乾的前景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只有放开束缚商人的枷锁,大乾的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张龙给皇帝师兄,又写了一份奏折,要求皇帝师兄允许平阳府,放开对商人的束缚。

    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大胆的尝试,勇敢的创新,张龙还要求平阳府下辖,所有的商人子弟,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入仕。

    他在奏折中告诉泰安帝,良好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大乾的发展,有利于民生的建设。

    商人多一些,朝廷的税收相应的也会很高,不能一边收着商业税,还一边打压商人,这种行为叫又当又立,做人不能如此的不厚道。

    张龙让花开姑姑,把奏折交给李掌柜,皇帝师兄那边很快就可以收到。

    养老方面,张龙把养老院的图纸画出来,养老院张龙打算建一个就够了,就直接建在府城,面积大一些就行。

    这个养老院不仅仅收孤寡老人,也收那些孤儿,也收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但凡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养老院都收。

    这个时代的人长寿的不多,需要养老院照顾的老人不多,真正需要照顾的,是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国医馆的图纸,张龙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不需要再接着画。

    教育方面,张龙打算把学校的面积建大一些,因为这是免费的学校,并且是个强制性的学校。

    他打算府城的所有孩子,六岁到十岁的适龄孩子,不分男女全部强制入学,这只是针对老百姓家的孩子。

    那些地主家权贵阶层,他们的孩子,若是送过来也可以收,若是不送过来,他乐得省银粮。

    发展民生方面,张龙打算等府城的路全部修好后,他就带着小十三,每个村镇去走走看看。

    每个村镇的环境不一样,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地方适合养鱼,有的地方适合种地,有的地方适合养鸡鸭,不能硬性要求老百姓,说你必须这样做才行!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他们最热衷的还是种地,在他们看来,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根本就没有种地靠谱。

    鉴于这种思想,张龙估计,想要发展府城村镇的经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