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98章 农桑之事,岂能儿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某地发洪水,那么当地的粮价一定会暴涨。

    更何况还是拥有八十万人口的长安,粮食涨价肯定是迟早的事。

    但情况却出人意料,长安的粮价一直都很稳定。

    就当长安民众以为受朝廷赈灾政策影响,长安城内的粮价已经稳定下来。

    但没料到稳定的势头只维持几天,长安的粮食开始大涨价。

    早上精米的价格还只要六文钱一斗,下午长安城内不少粮铺,直接将价格涨到六十文一斗。

    足足涨了十倍!!

    如果朝廷干预的话,粮铺也有对策,直接闭门歇业。

    很快,世家所掌控的粮铺,全部都挂出粮食售罄,闭门歇业的告示。

    如此一来,自然引得城内其他的小粮铺,粮价大幅度上涨。

    人心惶惶之下,还是发生了抢购潮。

    谁让世家们在东西两市,安排不少仆人散播粮食短缺的消息。

    唯一让长安民众感到心安,那就是东西两市的皇家粮铺,价格象征性的涨了一文钱。

    虽然如此,但排队购粮的人实在太多,直接将两市堵得水泄不通。

    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杜如晦、裴寂、萧?等人,身着便衣在长安城内视察粮价。

    看着几十家闭门歇业的粮铺,李世民的脸都气绿了。

    来到隐蔽处,他咬牙切齿道:“辅机,世家们依旧不肯开门吗?”

    长孙无忌苦笑着道:“陛下,他们给出的回复是受洪水影响,粮食很难运抵长安城。”

    李世民看了看杜如晦,他连忙躬身道:

    “陛下,得益于太子前年在北营修建的粮仓。单单依靠官仓放粮,应该能维持两个月。”

    裴寂脸色肃然道:“该死的世家,连国难财也要发。官仓放粮容易,但想再次蓄满官仓,只怕......”

    萧?摸着美髯道:“陛下,裴相说得很对,手有存粮心中不慌。长安的粮食供应,不能完全依靠官仓啊。”

    李世民当然明白这一点,问题是现在世家明摆着要发国难财。

    “都想想,针对此事到底该如何破局?”

    萧?眼神一动,立即笑着道:“陛下您难道忘了,太子殿下其智近妖,他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李世民心中微微一叹。

    说起来他这个做父皇的,确实有些不合格啊。

    “走,一起去蓝田府邸,朕好久没去蓝田逛逛了。”

    ......

    今天是个好日子,难得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长乐与她的几个姑姑,早就憋不住,一直吵着让李承乾带她们出去玩。

    长乐撒着娇道:“哥,你就带我们出去转转嘛,天天憋在家里都快生锈了。”

    丹阳公主直接跳到李承乾的背上,贝齿先咬口他的耳朵,恶狠狠道:

    “高明,现在连姑姑的话都不听吗?”

    她的年纪与长乐差不多,两人关系很要好。否则以长乐护犊的性格,早就生气了。

    李渊乐呵呵看着她们打闹,心里直感慨年轻真好。

    “要不等等?如果没猜错的话,父皇应该马上就要过来。”

    李渊冷哼一声道:“别管那个逆子,皇爷爷陪你们一起出门转转。”

    李承乾也想出门转转,蓝田虽然地势较高,灞河两边不少农田还是被淹了。

    他想在封地里试种水稻,刚好将此事给办了。

    见哥哥点了头,长乐开心得直接跳起来。

    “耶!!刘瑾,赶紧准备一下。”

    半刻钟后,一帮人乘着七辆四轮马车朝着东边的驰道行去。

    一上马车,长乐与汝南便将窗户口的两个位置霸占了。

    出城堡没多久,长乐惊疑着道:

    “咦,这条路什么时候修好的?”

    李渊顺着长乐手指的方向,发现城堡到蓝田的路全部硬化,变得十分的好走。

    “高明,这条道什么时候修的,朕怎么不知道?”

    李承乾显摆着道:

    “湖广熟天下足。此道连接荆襄古道,如果修好的话,我大唐日后再无粮食之危。”

    “如果不是方便父皇东征高句丽,大唐的第一条铁路,应该是连接荆州啊。”

    从太子府邸往东,去蓝田县治所的路上,有处小村子叫沙河村。

    李承乾此次出门目的地,便是沙河村。

    很快,车驾来到了沙河村。得到消息的村正,早早领着百姓们在村子口迎接。

    “参见太上皇,参见殿下!”

    行完礼后,看着村正与村民们惴惴不安,李承乾宽心道:

    “让他们都散了吧。另外,孤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村正躬身道:“回殿下,老儿早就准备好了。”

    等李承乾转过头,他的两个妹妹与六个姑姑,已经像鬼子进村一般。

    不是在撵狗狗,就是在追小鸡仔。

    一旁村民的脸上,并没有什么不愉的神色,相反他们开心得眉飞色舞。

    “高明,长乐丹阳她们如此皮,怎么感觉村民们一脸的开心?”

    李承乾脸皮抽搐两下。蓝田县的民众谁人不知,他李承乾的赔偿最起码都是十倍起步。

    “带路吧,水稻还是第一次在关中尝试。如果成功的话,汉中与巴蜀都可以大力推广。”

    在村正带领下,几人很快来到沙河与灞水交界的地方。

    看着已经竖起来的水车,李承乾不由得满意点点头。

    说起来,此时官吏的执行效率,真的挺不错的。

    李承乾感慨着道:“趁着时节还不算晚,让他们下地插秧吧!”

    得益于李承乾这些年不停的招工,关中老百姓对太子非常的拥护。

    一个不仅能让他们吃饱饭,甚至一个月能吃上四顿肉,如此贤能的太子殿下,他们怎能不拥戴。

    不用村正吩咐,一个个干劲十足的插着秧。

    李承乾与李渊两人,躺在太监搬过来的躺椅上,晒着太阳。

    看着农田里健妇们满头大汗,李承乾于心不忍地将村正喊过来:

    “留出一亩空田,采用抛秧法种田!”

    村正一头雾水,种水稻插秧还是太子告诉他的,他哪里懂什么抛秧法。

    李承乾只得将抛秧法告诉村正,然后笑着道:

    “孤其实也不是很懂,这不弄一亩田试试嘛。成功了更好,以后你们种水稻省不少人力。失败了也没关系,不过是一亩地而已。”

    李承乾的话音刚落,脑袋被李世民打了一下:

    “高明你又胡闹,农桑之事岂能儿戏?”

    李世民口若悬河,将李承乾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此刻,李承乾总算明白,原身以及几个兄弟为何要造老爹的反。

    早就看李世民不爽的李渊,趁李世民不注意,一脚踹在他屁股上。

    “噗通!!”

    李世民直接滚进稻田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