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20章 朝廷奖赏,议策移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勋贵大臣们不信邪,又派几位嫡长子与庶出子弟比试。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全部都一败涂地。

    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他们全都输了,压根就没赢过一场。

    比完后,嫡长子们脸色灰白,耷拉着脑袋。

    脸上布满羞愧的神色!

    李世民与勋贵们,都感到背脊发凉。

    尤其是勋贵们,怎么都不敢相信,寄予厚望的嫡长子会如此不堪。

    其实不是不堪,而是李承乾的教学方式,完全跨越了时代。

    嫡长子输给他们,再正常不过。

    勋贵看着意气风发的庶子,他们心中满满都是唏嘘之情。

    勋贵从他们的脸上,看见胜不骄败不馁的气质。

    更主要一点,庶出子弟们的脸上,充满着朝气与自信。

    那种自信是刻在骨子里的,但又不是自傲,完全就是自信。

    似乎世界上任何事,都拦不住他们。

    以往庶出子弟面对嫡长子时,在气势与气度上,会差一大截。

    但现在不同,自信的他们压根就不怕嫡长子。

    回到城堡后,李承乾将老爹与几位大臣迎进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父皇您不会闲着过来逛书院吧。”

    李世民有些羞赧,他不好意思道:

    “高明,前些日子有乡野两兄弟,他们散尽百万家产,为大唐召来黄河天桥一座。

    民间百姓议论纷纷,皆言朝廷当赏两百万贯。国库的情况你也知道,此事该如何是好?”

    不是没有办法,李世民真不想求到儿子身上。

    他派百骑司调查过,压根就查不到两兄弟丝毫线索。

    虽然明知道两兄弟忽悠,也派人与他们沟通过,但他们的态度出奇的好。

    让朝廷看着给就行。

    如此一来,李世民与众臣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承乾拍下他的脑袋,差点忘记坑老爹钱财之事。

    秋收完成后,朝廷的赋税全都收了上来。

    估摸着今年的赋税,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万贯铜钱。

    李承乾建议着道:“父皇,既然不得不给,直接给个百八十万贯吧!”

    “什么!!”

    偏厅内众人都傻眼了。

    要是能给钱的话,他们还用得着求到太子头上?

    众人皆很肉疼。

    “殿下,真没有其他的法子吗?”

    李承乾愣了下,是不是一下子宰得太厉害了。

    他建议着道:“父皇,要不国库出五十万贯,儿臣也凑五十万贯,凑够一百万贯赏给他。”

    李世民等人虽然不甘心,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承乾。

    随着五十万贯送到蓝田,黄氏两兄弟被赏百万贯之事传得沸沸扬扬。

    李承乾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将上百万贯交给段伦。

    得到一百万贯后,段伦趁着农闲时刻,开始大量招工。

    太子殿下的规划中,铁路经过三门峡后直接北上,然后连接太原、朔方、九原、金城、北都。

    他给的工期实在太短了。

    太子殿下让他两年内,火车必须通到北都。

    与此同时,明年毕业的上百名书院学生,他们对关中人口、环境、水文的调查报告,汇总后上交给李承乾。

    经过研究后,李承乾得出一个结论,关中人口有爆炸的趋势。

    如果不将关中人口移民三五十万户出去,那么依靠关中土地,压根就养不活百万人口的长安城。

    李承乾可不想,黄河在后世真成为一条悬河。

    想到这些他立即进宫,与父皇与众臣商议移民之事。

    长安城皇宫,太极殿偏殿内。

    “什么,你想将关中人口移民五十万户到朔方、九原、定襄等地?”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将手中的资料递给老爹。

    魏征看着圣上的脸色越来越铁青,他很好奇殿下给圣上看了什么。

    良久,李世民将手中的资料递给杜如晦:

    “传下去都看看吧,此事关系颇大,看完后都说说到底怎么办!”

    多半刻后,众臣与李世民的脸色肃然。

    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关注到此事,他们或许永远都不会发现此事的严重性。

    不!!

    他们反而觉得,人口众多反而是政绩。

    人口众多确实是良好的政绩。但人口多起来后,朝廷不及时主导移民,那就是严重的失职。

    移民不是拍下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

    不仅涉及到民心方面,更涉及到都城的安稳。

    对李世民而言,关中人口越多越好。因为人口多,意味着兵源足。

    李世民内心并不大愿意大规模移民,在他看来,顶多移民二十万户。

    但太子却要移民五十万户,如此一来关中人口必定大幅下滑。

    更何况,关中周围的吐谷浑、吐蕃等国,与大唐的关系并不好。

    就在李世民沉思时,看完资料的杜如晦最先发话:

    “圣上,微臣认为太子殿下移民的数量颇多,要不移民三十万户。”

    说出来不信,这些年休养生息,大唐总体人口四百万户不到。

    其他大臣也纷纷反对,都认为移民的人口太多了。

    经过商议后,最终定下来移民三十万户到北方。

    “高明,北边苦寒,制定的移民条件不好的话,只怕没多少人愿意去。”

    李承乾傲娇着道:

    “父皇您放心吧,经过大力开发,朔方、九原、五原、定襄等地,足够容纳五十万户。

    至于移民的条件嘛,只要移民北方,每户都分四十亩地的永业田。”

    顿时,李世民与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倒吸一口凉气。

    永业田,还是四十亩啊。

    太子也太败家了吧!!

    永业田算得上是祖业,可以传给后世子孙的。

    移民后只要过个二十年,等儿子长大后,父子两人就能拥有八十亩的永业田。

    如果儿子生得比较多,一家人甚至能达到两百亩地。

    对朝廷而言,四十亩的永业田分配方案,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首先在财税方面,朝廷从土地上征收的税赋微乎其微。

    唯一的好处,或许是每年二十天的免费徭役。

    对于农耕文明而言,他们的税赋大体上都来自土地。而李承乾移民的政策,直接斩断朝廷依靠土地征税的可能性。

    故而,偏殿内李世民与众臣,都觉得李承乾败家。

    站在巨人肩膀上就是不一样。

    他们又怎会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体制,叫国家资本主义。

    李世民冷着脸道:“高明,如果按你的法子,边疆不就成为朝廷的累赘?”

    杜如晦也劝着道:“殿下,朝廷不能从土地征收税赋,如何维持边疆庞大的军队?”

    李靖同样劝着:“殿下,我们不得不防备。边疆有人口、有庞大军队。如果真有人造反,恐怕会成为大乱啊。”

    李承乾有些失望。

    他灵动的双眼射出一道精光,斩金截铁道:

    “边疆移民一定要执行!难道你们以为孤制造的火车,只是摆设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