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大唐:我的日不落帝国 > 第33章 年老昏耄,分兵之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道彦原本想不留活口,听说太子殿下喜欢奴隶,他令人将五千吐谷浑俘虏押往长安。

    处理好俘虏之事,看着党羌人用弯刀,像砍西瓜般将头颅砍下来,李道彦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两下。

    “拓拔首领,让他们住手吧,本将军给你们算一万人头。”

    党羌人看着挺多的,但杀死的吐谷浑人连五千都没有。

    毕竟大部分敌人,都是被大唐的弓箭所射杀。

    刀疤相的拓拔满意点着头,吩咐手下几句后,朝李道彦叫着穷:

    “李将军,别怪我们抢您的功劳,实在党羌太穷了啊。”

    李道彦开着玩笑道:

    “拓拔首领,从朝廷邸报上得知,关中移民草原三十万户。你们党羌人何必窝在穷山沟里,顺从朝廷的移民政策岂不更好。”

    拓拔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询问着移民的详细政策。

    得知一户分得四十亩的永业田,拓拔心中有些骇然。

    当他得知北方草原上的牧民,每家所分得的草场面积有上百亩,他浑身剧烈一哆嗦,眼中露出不可思议的光芒。

    天啊,族人如果能享受到这种移民政策,即便打散安置也没关系啊。

    党羌人的祖先就是游牧民族,他们一直都以牧羊为生。

    如果每户能分得上百亩的草场,那是何等幸福之事。

    哪像现在他们党羌躲在山沟沟里,不仅有瘴气,还得提防老虎、狼、熊瞎子等。

    只是不知道大唐皇帝,会不会区别对待他们党羌人呢。

    ......

    从关中到凉州,李世民大军的行进速度十分迅速。

    这一切的功劳,都拜李承乾翻修的驰道所赐。

    为了长久控制西域,为了移民西域,高昌刺史刘兰成也是下了大力气。

    他用二十万奴隶,将高昌至大唐的路好好修葺一番。

    李承乾得知他主动修路,便将刘兰成的二十万奴隶调来一半,把长安至凉州的驰道进行硬化。

    因此李世民的御驾亲征,要舒服不少。

    李世民感叹着道:“老房啊,太子殿下果然有先见之明。高明将路修建得如此平整,有利于大唐控制边疆啊。”

    四轮马车上坐着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道宗、程咬金六人。

    魏征美滋滋的喝口红酒,然后摇晃着烈焰般的水晶酒杯:

    “短短几年,大唐竟然强盛如斯!其实陛下真没必要御驾亲征,等太子将驰道与铁路修好,大唐再无边疆之忧。”

    李道宗不同意魏征的观点,他反驳着道:“居安思危,军队长期待在京城,时间久了只怕会孱弱不堪。”

    李世民赞赏的点着头道:“承范所言甚是,看看朕这回带出来几支卫军,行军速度朕颇不满意。”

    混不吝程咬金笑着说:

    “陛下您要求变高了,要是搁在争天下那会,一天行军近两百里路,想都不敢想啊。”

    长孙无忌看着驰道外的风景,忍不住赞叹道:

    “通往西域驰道上的商队,多到令人不敢相信啊。”

    李世民透过窗户,看着似乎通向天际的驰道,忍不住感慨着道:

    “真希望早点去凉州,见识一下西域的风情。”

    长安到凉州的距离不足两千里,李世民的大军足足花费半个月才抵达凉州。

    李世民之所以将地方选在凉州,是因为李唐在争霸天下的时候,他担任过凉州都督的职务。

    凉州城,都督府内。

    李世民不废话直言道:

    “朕虽说此次御驾亲征,但实际调兵遣将由卫国公负责。”

    李靖也不废话,他宣布对吐谷浑的作战方案。

    作为大唐少有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李世民让投降过来的将军,也参与了进来。

    三天后,得到休整的大唐军队,七路大军共四十万人浩浩荡荡朝吐谷浑直扑而去。

    ......

    鄯城,吐谷浑最大的城池,也是吐谷浑的都城所在地。

    伏允看着梁屈葱快马加鞭送回来的军报,他整个人沉默不语。

    不知过来多久,伏允脸色苍白的长叹一口气。

    “梁名王误朕!!”

    大叫一声后,伏允吐了一口鲜血,瞬间整个人仿佛苍老几十岁。

    伏允脸色狰狞,内心疯狂叫着:

    该死的梁氏,朕如此信任你,你却辜负了朕啊。

    大唐灭掉多少国家,为何要去招惹他呢。招惹就算了,还葬送吐谷浑五万精兵。

    伏允吐槽一阵后,站起来恨恨吐口痰。

    “来人,召大臣们来王宫本议事。”

    很快,吐谷浑大臣们来到伏允的皇宫,看着王上脸色苍白,众臣皆有种不妙的感觉。

    “众爱卿传下去看看吧,大唐向吐谷浑亮起他的獠牙!!”

    天柱王慕容陀听见后,他耷拉着脑袋眼中露出一丝喜意。

    等他看完军报后,慕容陀的脸色如常。他拱手道:

    “陛下,大唐要灭我吐谷浑,孤愿领天柱三部落抵之。”

    伏允年老昏耄,听闻天柱王的话后大喜。刚想下达调兵命令,被伏允的长子慕容顺打断了。

    “父皇,大唐几路大军来势汹汹,我吐谷浑此刻不能分兵抵抗。应利用王城城高水深,聚集大军挡之。”

    被立为储君的慕容瑾立即出列反对:

    “父皇,大哥居心叵测。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城池,儿臣认为应该分兵抵挡。

    同时我们也当作两手准备,随时准备转移到伏俟(si)城。”

    伏允心中大喜,太子慕容瑾的话深得他心。

    慕容瑾与慕容顺,有点像李建成与李世民,都属于很有才能的那种。

    看着父皇眼中露出欣喜的神色,慕容顺眼中满满都是失落与嫉恨。

    作为长子的慕容顺,怎么都搞不明白。他的才能并不差,为何父皇偏偏要立老二为太子。

    伏允坐在高高的皇位上,两个儿子与大臣们的神态他尽收眼底。

    此刻他心里充满着得意,一手平衡被他耍得出神入化。

    伏允得意洋洋下着命令:

    “传朕旨意,令慕容顺为湟州道行军总管,令慕容陀为廊州道行军总管,令慕容瑾为伏俟道行军总管,令梁行敏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令郯罗为真川道行军总管......”

    看着昏聩的父皇侃侃而谈,慕容顺心里充满着苦涩。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大唐的军队太厉害了。

    一言不合就灭掉五万十万的大军,用脑子就知道大唐军队有多么恐怖!

    而且五万十万的数字一点假都没有,并且是屠戮的那种,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朝中这群人,却想着分兵拒之!

    慕容顺可以想象,吐谷浑这次真的要亡国。

    那么他慕容顺,该何处何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