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袁氏逆子,开局抢了甄宓! > 第0493章 商鞅变法遗留的问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谭没有回答杨修的问题,反而是笑着向他询问道:“德祖,你博览群书,《商君书》你应该看过吧?”

    《商君书》也称《商君》、《商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方案。

    杨修不知道袁谭为何有此一问,只能恭敬地回答:“回主公,修的确看过几遍《商君书》。”

    “德祖,既然你看过《商君书》吧,那你就说说商鞅变法对秦朝,乃至现在的影响吧?“袁谭向杨修提出了第二个疑问。

    杨修知道袁谭的提问必有深意,也打起精神,认真地做着回应:“商鞅变法对秦国意义重大,直接改变了秦国的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说秦国最后可以统一中原,商鞅变法具有很大的推动意义。”

    袁谭缓缓点头:“说得没错,商鞅变法的确对秦国的帮助很大,但其中也有很多地方存在争议,或者说是隐患,这也是导致秦国统一中原之后,很快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敢问主公,您觉得什么地方有问题?”杨修虚心的请教着。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私有制。”袁谭很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土地私有制,这有什么问题吗?”杨修显然一时没有跟上袁谭的思路。

    “商鞅变法推行了悬权卖地的政策,将土地上的权利和使用权分离,从而让土地的使用权落到了商人和富有的人手中。”

    “但普通百姓本就手头拮据,即使有这样的政策,也很难用钱购买到土地,这样导致了土地大量的私有化,逐渐地落到了财阀、士族等豪强的手中。”

    “而财力较弱,或者是根本没有财力的农民,在土地分配方面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只能采取租赁富人土地的方式来生存。”

    “但富人给出的税负极高,再赶上天灾降临,农户辛苦一年颗粒无收,却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这就直接导致了灾荒之念,贫民很难生存。”

    “十几年前的黄巾叛乱,看似是张角蛊惑民众,但细想一下,其实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土地制度的腐败、税收重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政治腐败导致了国家的失序,而封建土地制度的腐败则加剧了百姓对土地财产的贪求,而农民纳税过重也导致了百姓陷入生计艰难的境地,这些问题最终推动了农民起义的爆发。所以我才说土地私有制,是个巨大的隐患。”袁谭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汉代很多制度都是承袭秦朝,土地私有制更为严重,好的良田都掌握在士族豪强的手里,平民根本无法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汉末乱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修听了袁谭的分析不由得连连点头,这番见解又一次打开了他的格局,让他看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主公,您提到了土地私有制的隐患,这是不是和荆州的土地分配有直接的关系,您已经想到了解决在这个问题的方法。”杨修稍一迟疑,意识到了袁谭提到土地私有制的原因,开口垂询着。

    袁谭轻轻点头:“是,这几日荆州的士族不断来贡献土地,我也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处理。”

    “荆州不同于青州和徐州,已经完全属于我们得势力管控,我们可以调动兵马,更可以借助原有士族来控制土地,进行生产。”

    “这里刚刚被我们兵不血刃的收服,人心尚未完全归附,而我们又要将更多兵力去投入和曹贼的决战,不可能安排太多兵马来进驻看管。”

    “但如果放任不管,这些贡献出来的良田,用不了多久,又会被荆州原有的士族一点点分割吞并,重新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所以,我就想尝试在荆州推行一种新的土地政策,也算是一种试验,如果效果好,以后就可以大量推广,成为我们的常态化方式。”袁谭侃侃而谈,说着自己的想法。

    杨修的眼睛里闪烁出了光芒,他能感觉到杨修的想法一定是很新奇高明的,满怀期待的看着他,等着他说下去。

    袁谭继续说道:“要解决土地私有制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封建土地所有权的不合理性质,为农民重新分配土地,让其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充分发挥生产力,逐渐缓解民不聊生的问题。”

    杨修尝试着询问:“主公,您能说说我们具体的做法吗?”

    袁谭点头,开始说着自己的想法:“首先,我们要在政治上保持清明。荆州这些年比较富足,刘表的性格温和,正好可以尝试在荆州减少赋税,降低民众的税收负担,这样也就重视了普通百姓的生存困境,让荆州不会出现社会动荡,可以维护稳定的局面。”

    “然后,我们可以将我们得到的这些土地,有条件的分配给生活条件不足以自足的贫民手中。”

    “当然,我所说的分配并不是把土地直接分发给这些贫民,而是将土地变成国有化,然后再根据各家各户的实际状况,来进行租赁分配,农民只需要将每天耕种所得的一部分上交国库,其余所得就归自己所有,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这样既不会滋生民众不劳而获的心理,也可以刺激民众积极耕种,为我们积攒更多物资的同时,也让民众手里可以有余粮,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为了确保这种国有分配的土地的耕种和税收情况,可以采取监管分离制度。也就是日常的管理,就交给荆州各地的地方官员。但我们会随时从临淄调派官员来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巡查监督。”

    “确保土地真的是农民耕种,而且不会出现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投机倒把的行为。把我们这些统治者的利益和平民百姓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实现国富民强。”袁谭将自己的设想全部讲了出来。

    “好,实在是太好了!”杨修听完连连赞叹,袁谭的这种想法的确是又新奇,又亲和,还节省了兵力和人员,真正的做到了人员合理化的分配和利益最大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