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第246章 庆澜的部署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都,新任班子的第一次会议仅仅是开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成都的天气很炎热。

    在都督府北面的书房中,朱庆澜很愤怒的拍着檀木桌子。

    “你说说看,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坐在太师椅上,朱庆澜怒气冲冲的质问着。

    在最新的一届大会上,虽然会议通过了绝大的部分的朱庆澜的决定,比如成立新的部门,比如更换部门领导等等,但是却是有一个重要的决定被否决了。

    而这个决定就是朱庆澜一手想要推动的政治决策——“开源节流”。

    相对准确的说,这个决定不是完完全全的被否决了,而是被众位委员们给搁置了。

    当然了,换个角度来说,在政治上,在某种意义上,政策被搁置也是一种否决。

    对于开源节流这个政策,反对最为强烈的就是教育部和交通部两部。

    开源节流,这个政策只有两部分——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扩展新的经济渠道,增加新的财政收入。

    而一般来说,这件事情是全体同仁受益的,一般是不会被反对的。

    而节流则是缩减川省财政投入某个领域的资金。

    具体地说,朱庆澜的节流政策是要把先前的三年计划的大建设全部的给停止。

    当然了,之所以要执行节流政策,朱庆澜也是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的。

    首先自上任以来,朱庆澜就察觉到了一点——川省的财政盈余是不能够负担起三年计划的支出的。

    而要是能够负担的起一年的三年计划建设,财政盈余至少要翻个十倍。

    因此在只能够依靠财政盈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那些长时间,减少那些大资金的投入也就成为了朱庆澜的首要选择了。

    但或许朱庆澜也没有意识到一点——一旦这些领域的建设和政策被取消了的话,那么引发的震动会很大。除了这些前期的投入会付诸东流,“朝令夕改”也无疑是对川府公信力的一种磨损。

    因此,节流二字看似简单。有人认为,这只要动动嘴,但是实际上,节流这件事情却是很艰难的。在有人看来,节流不异于虎口里面拔牙。

    “都督,你别生气。我觉得节流不用那么着急的推行的。”

    杨森略带悠闲地说道,而他的这幅风轻云淡的态度也引起了朱庆澜的好奇。

    “详细的说一说,我刚刚还在因为这件事情上火呢!”

    “其实节流这件事情就像是修建水渠一样。在修水渠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不用刻意的去引导水的方向的。因为只要我们的水渠修建好了的话,连上水路,那么水就会自然而然的流进我们的水渠了。”

    杨森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朱庆澜知道了“节流”的自然而然的特性。

    对于节流,强迫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可靠的,甚至强迫还会激起出川省人们的不忿情绪,但是要是用时间磨平的话,节流就会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只要朱庆澜不再拨出资金,实行拖字诀,那么,在没有持续的投入下,这些耗费巨大的教育,修路行业自然而然的就会萎缩了。

    聪明人也能够看出来,从另一角度来看,杨森的这一招就是移花接木。

    尽管现在的各位委员的目标可能是朱庆澜,但是在这种资金缩减的环境下,那么各个部门不得不把目标转向其他的部门了。

    简单地说,财政的可用资金的缩减意味着各个部门的资金必定会受到影响。

    而这个缩减的比例却不是一个人决定的,换句话说,在有限的蛋糕当中,如何的跟其他的部长争夺所剩不多的蛋糕,这就成了接下来的内部矛盾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秦石璜的当政下,因为资金的充足,这些部门都是一种圈养的状态——资金充足,无忧无虑。

    但是当秦石璜没了,朱庆澜上位之后,财政资金的萎缩使得这些被放养的部门不得不主动的去争取份额了。

    因此现在这些部门更类似放养的状态——资金有限,勾心斗角。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我能够理解他们反对节流,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我的开源政策啊?”

    朱庆澜明白的点了点头,但是他接着提出了另外的一个疑问。

    你把两个政策绑得死死的,人家肯定是不会“厚此薄彼”啊!杨森心里面想到。

    “其实都督,我想这些部门可能害怕你去抢他们的生意吧。毕竟谁都知道,除了财政部之外,就要属工业部和交通部的油水最足了。”

    杨森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而朱庆澜也是颇为肯定的点了点头。

    早在秦石璜当政的时期,这种“捞油水”的情况就出现了。

    交通建设是川省这段时间最热的项目之一。

    但话说回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建设的材料,比如水泥,比如石头等等都是由基地的工厂提供的。

    毕竟最初的一段时间,修建的公路只有那几条。

    随着愚公计划的慢慢的开展,在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乃是是某些四级公路的大肆修建的背景下,仅仅只是依靠基地的水泥厂和原材料厂,这就显得有些不可能了。

    因此在这种供小于求的情况下,秦石璜也是放开了建筑行业限制了。

    而在川省的飞速增长的经济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建筑行业带动的。

    而显而易见,大家也可以预料到的,一旦等到川省内部的建筑工程完成之后,这些建筑行业就可能会遇到一阵寒冬。

    当然了,“可能”二字这里用的很是巧妙。

    值得指出,往往战争都是某些产能过剩的国家的资本家们想要消耗多余的产能而掀起的。

    “你说的可能也没有错,但是我一开始也没有想要抢他们的生意啊?”

    好似被拆穿心事的朱庆澜颇为尴尬的说道。

    “呵呵,都督。开源这件事情,我认为也不用操之过急。我相信,要是你以后单独的把开源提出来的话,委员们是会同意这件事情的。”

    杨森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而朱庆澜思索后点了点头。

    “但是都督,我觉得虽然委员们没同意,但是你可以先着手实施了。都督,你不是新组建了一个军机审计处吗?我想可以让他们先打开源的头阵。”

    这个观点很新颖,但却也将朱庆澜推向了深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