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406 改天换地之同盟会(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府,南京。

    “议长,你别说,这西南联合出品的打火机还真挺好用的!”

    盯着秘书长的喜悦的神色,右手把玩着西南联合已经在国内国外都发售的光明牌子打火机,宋骄认的心中有了些许的敬佩。

    可以这么说,虽然打火机不是西南联合发明的,但是打火机的广泛地使用以及打火机的迭代更新却是西南联合的做出了革命性的工作的。

    正如世人一直有一个误解一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器蒸汽机其实不是瓦特发明的,而瓦特只是对原有的蒸汽机进行了改良工作而已。

    “呵呵,不好用的话,它能够得到洋人们的赞赏和奖牌吗?”

    淡淡的回应一句话,宋骄认就将手中的光明派打火机扔到了桌子上,转而从大衣口袋中拿出了一盒火柴,冷冷然说道。

    “只是,抽烟还是改变不了以前习惯,我还是更喜欢用火柴!”

    罔顾了秘书打开打火机,想要递火的心思,宋骄认转而用起了火柴。

    只是,或许宋骄认不知道的一点:

    当他想要竭力摆脱西南联合带来的影响之时,却不料西南联合已经渗透进了他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因为,仅仅是国内的火柴市场,在西南联合发展下,洋火其实早就变成了国货了。

    早在半年前,西南联合出产的种类繁多的火柴数早就占据了国内市场的近百分之九十以上,打败了英法日等洋人的商行!

    甚至还出口到欧洲,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

    因此,看着宋骄认欣欣然的脸色,秘书好想提醒他一句话。

    议长,其实你用的火柴和打火机都是一家成都光明商行生产的!

    不过,最终秘书还是没有把此句话语说出口,毕竟他也知道,或许议长也知道这一点的,只是议长不愿面对这个事实罢了!

    经过摩擦,在化学作用下,赤红色的火药头发出了耀眼的黄色火光。

    擦擦擦,等等等。

    凑近,将火柴放进烟斗当中,宋骄认撅着嘴巴吸了一口,内心一阵舒爽。

    “各位委员们都到齐了吗?”

    摆了摆手,拒绝了秘书添加烟叶的帮助,宋骄认转而说道。

    “议长,广东胡都督昨天已经到了,而安徽柏都督也到了!还有国党内的黄副总,蔡部长,章部长,。。。都如数到齐了!”

    值得一提,在年底到来之际,国党即将召开第一次大会!

    点了点头,宋骄认对此很是满意。

    唉!时局如此!不得不做啊!

    其实,要是西南联合没有突然的杀出,按照同盟会本来的计划,在辛亥革命之后,同盟会着重的争取立法院和国会的掌握权。

    而北洋则是作为主要的行政势力。

    当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北洋强大的军力,而主动放弃行政权,转而和各个势力争取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想法,这是同盟会被逼无奈的选择。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至少能够保证一点:辛亥革命的最大果实虽然被北洋窃取了,但是同盟会能够保障能够分润到一份功劳。

    只是可惜的是,或许同盟会也不会想到一点:

    在短短的不到三年间,西南联合竟然进步的如此之快。

    不仅从军事上碾压了北洋以及国内所有的势力,而且在外交,在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近乎完美的掌控力。

    因此,即使按照预定计划,宋骄认,同盟会一号人物,在1913年初进行的国会选举中,成功成功竞选成为了第一任国会议长。

    但是对此,全国上下却是有着一股深深地遗憾和伤感之情的。

    毕竟,历史上记载这次选举,只用了一句话语。

    这是一场小丑式的国会选举,为此,西南联合并没有参加。

    无疑,在一个四亿人的国家进行民主选举,要是没有占据了国土近五分之一,没有了拥民近1.5亿,没有占据国内经济近百分之五十的西南联合参与的选举,在各个实力看来,这无疑是一场自娱自乐式的小丑表演!

    前文已经叙述过,在孙文因为政治缘故退除了同盟会最高权力中枢之后,同盟会的权力结构的变化。

    在此,不再赘述了!

    ~~~~~~~

    成都,人民委员会内部。

    偌大的会议室内,整个会议的氛围轻松的。

    “既然大家对此都没有意见的话,那么宋老,你就按照商议出的结果去通知北平的但懋辛吧!我还是那八个字:不服就打,打了就服!”

    闻言,宋育仁惬意的笑了笑,点头示意道。

    时间是第二次谈判无果而终之后,而这次小会是宋育仁主导召开。

    而会议的主题则是有关北平会议的西南联合的态度。

    总的来说,在北平防线久久不破的情况下,北平谈判一度陷入了僵持阶段。

    因为,北洋自身不切实际的幻想,国内势力的退步以及洋人的支持,主导这次外交谈判的袁大公子竟然保有了一丝不切实际的想法。

    当然,可能是因为经历过一次生死,亦或是在西南联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亦或是北洋危在旦夕,袁大公子表现出了老练的外交技巧。

    可以这么说,在这段时间内,在后勤武器弹药以及士气低迷的情况下,袁大公子的工作可谓是将整个北洋凝聚在了一起。

    也正因为如此,北平外围防线抵挡了西南军的攻势很长一段时间。

    从某个角度上来解释,要是没有袁克定对于军事的缜密的部署,那么同盟会等国内势力也不会有后续谈和想法!

    而正是因为抵挡住了西南军为期半个月的攻势之后,在第三次谈判中,袁克定为首的北洋外交代表团终于是和几个势力达成了一致!

    因此,甚至在北洋内部,有人将袁克定形容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北洋新一代的中流砥柱!

    只是,或许这些人没想到的是,其实这句诗句最开始是形容文天祥的。

    而,后来袁克定的遭遇也和文天祥有很大的相似性。

    毕竟,两者最后都失败了,而且还流亡各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