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408 同盟会内讧起始——程潜的到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13年,11月份,应天,第一次国党大会正召开中。

    总的来说,国党继承了大部分同盟会的政治遗产。

    和同盟会相比,国党的组织性和结构性更强,也即是凝聚力更强。

    当然,由于同盟会的重要起义地位,在宋骄认的主导下,同盟会也没有解散。

    打个简单的比方,此时同盟会的作用大约类似于国党的外围组织。

    而原同盟会真正的精英和掌权者基本上都加入了国党。

    因此,某种程度上,同盟会也类似于一张纱网,过滤了一些不良的人才。

    不过,由于国党的成立时间不算长,所以国党的各项制度还是依照同盟会的制度而建立的。

    国党的精英们大多数的主要职务还是同盟会的职务。

    只是,自从西南联合建立了工农商代表大会后,宋骄认以及同盟会的高层们也逐渐的认知到:工农商代表大会对于势力的好处性。

    不可否认。

    尽管在发展的历史上,工农商代表大会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比如基层干部的不足,三会干部的手段过激,素质有待提升,底层三会部门的职权和其他部门有交叉等等。

    但是,因为有了工农商代表大会,所以整个西南联合的思想建设和基层建设显得特别容易。

    通过各层的三会(农会,工会和商会),西南联合能够非常轻易将高层的政策传到底层,并且策往往是落实完全的!

    简单举个例子,在1913年三年强国计划中,有关民生,秦石璜向粮食和农牧部的主要负责人,也即是张澜张委员,提出了新的粮食生产要求:

    一年恢复,两年提产,三年翻番。

    简单地说,辛亥革命虽然为中国带来了革命的烈火,但是仅仅从粮食生产一方面来看,辛亥革命造成的影响无疑是消极的。

    据数据统计,1910年,整个大清生产的粮食大约在一亿吨左右(包括各种细粮和粗粮)。

    而在1911年,因为战乱,统计的数据不算准确。

    在1912年,北洋加上其他各势力的粮食产量才达到了不到五千万吨。

    当然,粮食产量的降低不能够说完全是战争的影响带来的,还有各地天灾以及黄河水患带来的耕地淹没等等。

    但无疑,战争是主要的因素。

    换句话说,在1912年的大半年,张澜做着这方面的工作。

    而无疑,在土地和粮食工作方面,三会工作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会阻止人手,组织耕种,而工会部署粮食,商会做粮食贸易等等

    “种粮食,包土地,做贡献!”

    这就是当时西南联合地方农民们最常见,也是最常喊的口号。

    也正是在农会积极地鼓励和渗透下,1913年秋季粮食的产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吨,而当时,西南联合只拥有了不到八省的可用耕地!

    而且,当时的西南联合主要产粮地区是不包括号称是“占据三分天下”的江浙沪地区的。

    当时,西南联合产粮地区主要是河南,湖北,以及湖南等地。

    因此,效仿西南联合,宋骄认也有意的将国党慢慢的延伸成为一个政权结构组织,摒弃原来的国党纯洁的党派属性(专门处理国会事务)。

    换句话说,秦石璜的出现改变了国党的历史。

    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国党真正从一个国会上的松散的党派进阶成为一个行政组织,甚至是军政一体的组织,这还至少得等到近十年后。

    而那个时候,促进国党改革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党和G党的合作!

    话有点扯远了!

    ~~~~~~

    南京,原临时总统府大楼,现同盟会总部的驻地。

    “欢迎,欢迎!里面坐!”

    带着标准化的笑容,宋骄认的秘书上前一个个的和参会的高层们握手。

    其实,在同盟会和北洋签订的和平条约中,虽然,因为西南联合的威胁,同盟会放弃了大部分原可以得到的政治和军事权益。

    但,话说到底,同盟会站对了队伍,那么它自然还是有些回报的。

    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回报有两点。

    第一,北洋同意将徐州这个咽喉要地,同盟会在此折戟沉沙的要地交给同盟会管理。

    与此同时,北洋还同意付出一笔不小的战争赔款以示诚意!

    当然,话说回来,北洋之所以如此做,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山东济南和兖州一失去,北洋的南方就基本陷入了糜烂之势。

    就目前局势来说,在西南军占领山东和河南的情况下,那么切断了交通的徐州就变成了北洋在山东和江苏交界地带的一处飞地了。

    因此,既然保不住了,那么还不如将其交给更容易对付的同盟会。

    当然,或许,为了徐州战略要地,说不定两者还会打起来!

    其实这就是北洋的真正的想法!

    “胡都督,请进,理事长可是在里面等了你好久呢!”

    见到一个穿着军装的男子从不远处走来,秘书急忙的走上前去,为广东都督胡汉明提起了公文包,殷切说道。

    而闻言,专门从广东坐船到达南京的胡汉明只是点了点头,露出了个笑容,转而进步走入大楼,而见此,窃窃私语声响起。

    “看来,这次宋议长是要干大事情了!”

    “没错,连广东胡汉明都来了,真是稀奇啊!”

    “你看,不仅是广东胡汉民,连黄总长也亲自来了!”

    “来了来了,不过黄总长旁边的人是谁啊!”

    。。。。。。

    黄总长,原南京陆军总长,原北洋参谋总长,同盟会的二号人物,同盟会的元老,同盟会的主要军事将领,黄兴。

    迎接完胡汉明之后,眼尖的秘书也望见了朝着大楼走来的黄兴。

    刚想要挂上一副极致欢迎的脸色,但是,当看到和黄兴有说有笑,一同前来的另外一个人之后,秘书的脸色顿时阴暗下去了。

    “赶快去告诉理事长,黄总长来了。”

    “但,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一个人,程潜。”

    低声吩咐着一旁手下,秘书还是挂了个笑脸前往迎接。

    值得一提,和黄兴一起来的人,名叫程潜,原湖南军政府军事指挥,原湖南同盟会高层。

    只是,在长沙战役失败之后,整个湖南也被秦石璜收入囊中了。

    而作为同盟会的高层,程潜旗帜鲜明的投靠了西南联合,并且还光荣的成为了一名西南联合的将军。

    程潜,职务现任西省军区副总指挥,第二阶西南军将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