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537 新闻舆论的真谛(大秦舆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秦南部,滇省,凉山。

    连绵的雨季将人的痕迹冲刷的一干二净。

    在此时间,在此地点,就连平时最厌恶的阴天也成为了龙云的渴望。

    至少,阴天还能够干点事。

    还好,似乎,雷公电母可怜山地师,今天是个阴天。

    凉山前线阵地,山地师的士兵们忙碌着。

    阵地的雏形缓缓出现,士兵们搭建着防御工事。

    只是,空气就像是吸了水的棉被一般。

    士兵们稍稍一活动,身上就混杂着大量的水珠。

    踏在泥泞的土地上,龙云满脸愁容。

    后方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催促。

    但要接应的林叔桓仍然渺无踪影。

    这让龙云有些烦躁。

    毕竟,此来,最大的任务就是接应林叔桓一行人。

    ~~~~~

    进入1915年,大秦也没摆脱一战的影响。

    而因为各种因素,大秦也正在做着战前动员。

    国内,一阵一阵的舆论风波正在卷起。

    当然,显而易见,掌控舆论是大战前的必要准备。

    北平,大公报驻地。

    “把这些报道外国的文章全部给我打回去!

    初审不通过!”

    主编聂风,叫来副手,叮嘱道。

    瞥了一眼,副手面露疑惑,出声问道。

    “聂主编,这些可都是咱们老记者最新的调查结果。

    因此,就这样打回去,是不是?”

    此言一出,聂风苦笑,放下眼镜。

    就副手所知,光是放在最上面的一封文章校稿就用了半个月。

    这还没算上记者搜集资料,四处奔波的时间呢!

    而也正是依靠着这些老记者,所以,大公报才有了北方第一报纸的美誉。

    或许,这也是副手问出口的原因。

    毕竟,在副手看来,这些精心修改文章要是都没过初审。

    这不就说明大公报的记者们都是酒囊饭袋吗?

    捏了捏太阳穴,聂风盯着副手。

    “小许,你来到大公报几年了?”

    没谈其他问题,聂风反而拉起了家常。

    闻言,小许沉吟一会,不确定,回应道。

    “大概,似乎,有两年零三个月。”

    呵呵一笑,聂风站起身子。

    盯着身高早就超过自己的小许,聂风缓缓而言。

    “两年,对于地里的农民来说,或许转瞬即逝。

    因为,农民们面对的事情很简单。

    种地,收获,耕地,在种地。

    但是,对咱们新闻人来说,两年可谓沧海桑田啊!”

    示意小许坐下,聂风很看好这个从南方来的年轻人。

    毕竟,这个年轻人的籍贯在四川省,宁远市。

    想到此,聂风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说起来,小许刚来大公报上班,因为口音,闹过不少笑话呢!

    要是从一百年前论,说不定,这小伙还能跟秦石璜扯上点关系呢!

    “但是,主编,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扯来扯去,年轻小许没耐住心中疑惑,把话题拉了回来。

    “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我想,新闻人还是要实事求是。

    我看了这些文章,文章都是很真实,文笔也不错。”

    小许罗列了一大堆的文章的合格条件。

    但聂风只是点头,笑而不语。

    杯中热茶,烟雾袅袅升起。

    “呵呵,看来,跟老王的这段时间,你学的不错。”

    点了点头,聂风脸上满意,一闪而过。

    老王,现任大公报副主编,聂风的得力助手。

    闻言,小许脸上神色更加疑惑了。

    毕竟,从聂风神色和话语中,小许似乎知道对方是承认自己的观点的。

    只是,放下茶杯,聂风瞬间变了个脸色。

    “不过,你知道为什么我能做主编,而老王却不能吗?”

    闻言,先是一愣,小许也没敢接话。

    “1913年,北洋当政,大公报曾经遭受过查封,你知道吗?”

    闻言,小许点了点头,迅速回答。

    “知道,听说,那次是那位总统亲自下令!”

    想到这里,小许也问出了心中疑惑。

    “当时,主编你力挽狂澜,才将大公报救回来的。”

    闻言,聂风摆了摆手,说出了当时的真相。

    1913年是西南联合和北洋矛盾最大的一年。

    而就在关键年份,大公报公开发表了一封评述。

    而当时,聂风在外出差,老王暂代主编。

    而这篇评述主要是评论的大秦的土地和代表政治制度。

    言语中,满是赞许。

    虽然,从后续历史来看,这篇评述的观点可谓是,不能在正确了。

    毕竟,大秦成功整合全国入驻中枢,这就是此种观点的最好印证。

    赤裸裸的事实,证明大秦的政治制度是优于北洋的。

    不过,在当时,大公报一发此篇文章,顿时招惹了麻烦。

    因为大公报的影响力,评述迅速地波及了整个北方舆论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革命上,也是舆论扩散的最好形容。

    而大公报似乎也没能想到,这篇评述竟会带来如此大的风波。

    其实,早在北洋将河南丢失之后,北方民众就掀起了改革浪潮。

    但是,由于一系列原因(军事镇压等),改革浪潮不疼不痒。

    但是,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性,亦或是评述说到了有志之士的内心,亦或是大公报的可观的影响力,为此,天津有志之士迅速掀起一阵改革浪潮。

    并且,在北平,济南等地的响应下,这股浪潮迅速席卷了北方。

    从后来来看,这场改革浪潮的结果还是好的。

    为了迎合民众改革,北洋政府重建了省议会,更改了一部分制度。

    并且,北洋当局下达了行政条令。

    让北方各地政府将一部分地方权力重归议会。

    后来,山东省议会会长刘冠三通过省议会将山东公投进了西南联合。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义吧!

    不过,大体来说,结果是好的。

    不过,当北洋秋后算账之时,大公报就成为了清算对象。

    “呵呵,力挽狂澜?

    在军阀面前,文人的傲骨一文不值!

    其实,告诉你,当时,我是通过杨度关系才让大公报幸免于难的。

    不然,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杨度,大公报或许只有一个烂招牌了!”

    无言,小许震惊,看着自己最敬重的聂风主编。

    杨度,此人,老袁称帝失败后,被世人认为是最恶毒的幕僚之一。

    甚至有人将杨度誉为“北洋的秦桧”!

    “别看我,杨度此人,怀才不遇啊!”

    浅浅感叹一句,聂风也没深谈。

    最终,聂风用一句话结束了教导。

    “告诉你,在世上,要当一个好的新闻者。

    正如你说,要如实报道。

    但是,在长达三十年的新闻生涯中,我给你一个忠告:

    新闻者要公正,但一定不要事事公正。

    尤其是关于政治的报道,更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说完话语,聂风就将这些称赞外国的文章丢在了垃圾桶。

    话说回来,1913年的那篇评述,在聂风眼中,其严重程度就类似于:

    隔壁邻居的老人刚没了,你就在他家坟头蹦迪!

    你领着国家的退休金,还破口大骂国家的不好!

    当时,要不是聂风和杨度是同门,说不定大公报全员都得来上一套监狱行。

    见到聂风落寞的背影,小许愣了愣。

    不久后,大公报联合其他地方报纸,公开发表同一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很简单:

    对于一战,大秦应如何抉择!

    而此篇文章的署名人,赫然是许久未见的申冤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