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1013章 :时不我待,粉墨登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为武则天的儿子,先帝李显的弟弟,小皇帝李重茂的皇叔——既当过皇帝、又做过皇嗣的相王李旦,在天下臣民的心中,就是李唐皇族屹立不倒的大旗。

    而李隆基作为相王之子,自然可以举起相王这面大旗,利用相王的影响力,异军突起。

    如今的韦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篡权称帝之心已经天下皆知——若以“诛杀韦后匡扶社稷,拥立相王以安天下”的名义兴兵,定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不至各自为战,临阵倒戈。

    对此,李三郎深以为然。

    不过,关于政变一事是否提前告知相王,两人有了一些分歧。

    在刘幽求看来,举兵一事应当提前告知相王,必要时还要请相王出面,以安民心。

    但李三郎当场否决了他的建议。

    知父莫若子,父亲是什么样的性格,他再清楚不过。

    如果父王有血性,当初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母妃被杀,却连一句话都不敢问,害的母妃至今尸骨无存……

    这些年,三郎虽然从未提过此事,也能理解父亲当时的处境,但在心里始终有个结。

    在三郎看来,父亲太谨慎,太隐忍了。

    想要让他举兵政变,怕是只能等韦氏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可真到那个时候,就太晚了。

    所以,李三郎不同意提前知会相王。

    “父王生性谨慎,定然不会赞同举兵一事,依我看,无需让他知晓,免得担惊受怕。此番举兵,不成功则成仁。如果功成,则福归于王,如果兵败,也不牵连于他。”

    “王爷此言差矣,记得当初神龙政变之际,先帝也是踌躇再三,还是众人将他扶上马背。最后不也事成了吗?相王乃是旗帜,最能鼓舞军心。”

    眼看刘幽求不解其意,依旧坚持知会相王,三郎只得态度强硬的再次拒绝。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如今相王府已被韦后严密监视,稍不留意就会走漏风声,怕是得不偿失。”

    刘幽求一听,临淄王说得也有道理,这才作罢。

    也是,现在的相王被韦后严防死守,怕是打个喷嚏,韦后那边都一清二楚,让他参与,太容易暴露行迹。

    于是,众人达成共识,兵变一事打着相王的旗号,却要瞒着相王秘密进行。

    送走了刘幽求,李三郎叹了口气。

    其实自己之所以坚持兵变一事瞒着相王,是有他自己的私心和打算。

    因为此时的三郎已经明白,自己解除幽禁之初,父亲为什么急匆匆的把他派去潞州……

    看来父亲一直以来,什么都知道——他明知道自己在到处寻找牡丹,还故意瞒着牡丹的事情,三郎不明白父亲的意图,但父亲对牡丹的感情,他是清楚的。

    所以,三郎心里对父亲有了隐约的敌意。

    他知道,父亲位尊权重,一呼百应,若父亲参与起兵,事成之后,天下只知相王,谁还能看到他李三郎?

    他要趁此机会,建立启功,才有可能被世人看到,才有可能承继帝位。

    非嫡非长又如何?李唐江山的龙椅从来都是打下来的。

    而他实在等不及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