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1151章 :似水流年,油尽灯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朝忙的热火朝天,后宫却冷如冰窖。

    都说皇帝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可纵使拥有天下红颜,却独独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李三郎始终郁郁寡欢。

    王菱、刘婉贞、赵幽兰这几位妃嫔本就不得圣心,这几年虽也有新人入宫,可再没有像牡丹那样如光明媚的女子,来照亮他的心了……

    唯一有些特别的,也就是武落蘅了。

    当初姑侄斗法,武落蘅因通风报信立下功劳。后来太平公主被诛杀,诺大的公主府除了武落蘅,只留下薛崇简和他的妻儿。

    崇简虽和三郎兄弟情深,但他毕竟是太平公主的儿子,因其身份特殊,待在京城难免惹人非议,三郎只能将其全家送出长安,让他去太平公主待过的蒲州,出任蒲州别驾。

    至于无处可去的武落蘅,也就如愿入宫,成了三郎后宫里的一员。

    说起来,武落蘅自幼被武则天养在身边,在宫中耳濡目染,深谙侍君之道;后又在太平公主府里熏陶多年,自是能歌善舞、风华绝代。

    可无论她如何努力表现,却始终不得皇帝的欢心。

    其实三郎对她可谓荣养礼待,吃穿用度一应不缺,唯独少了些宠爱和亲昵。

    落蘅知道,三郎的心里还有牡丹,所以会在他的面前有意无意的提起牡丹,想以此拉近两人的距离,没想到,三郎反而对她愈发疏远。

    后来,还是高力士的提点,武落蘅才明白了其中缘由。

    听高力士说,三郎如今绝口不提牡丹,就连身边之人也不能提起——或许这就是爱之深,痛之切,牡丹成了他心中再无不敢触碰的伤疤。

    而对皇帝而言,落蘅曾为牡丹的妹妹,只怕走近她就会想起牡丹,这才故意疏远。

    武落蘅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竟是受了牡丹姐姐的连累……

    一时间,她是又羡又恨。

    她羡慕牡丹活着的时候受尽恩宠,死后还让三郎念念不忘;又有些怨恨自己不能沾光,反而因此受了连累……

    因为不得皇帝恩宠,又因为自己的武家血统,落蘅不得不在宫中小心谨慎,低调行事,对皇后礼敬有加,和嫔妃相处和睦。

    寂寞深宫里的夜色,承载不动一个少女的似水流年。武落蘅身为武家之人,骨子里本就流着不安分的血,又怎会安心就此潦草一生?

    她始终在等,等待一个时机……

    ——

    开元三年,山东大蝗。

    开元四年,山东蝗复大起,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眼看蝗群漫天蔽野,所过之处寸草不留,民间人心惶惶,都说这是天灾示警,还有人想要皇帝发布罪己诏,以消蝗灾……

    消息传到长安,皇帝李三郎气极而笑。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牡丹在潞州治蝗的日子,想到了牡丹亲做的蝗虫宴……

    怅然之际,三郎恨不能亲去治蝗,然而父皇病危,他不得不侍奉床前。

    好在宰相姚崇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于是他派了姚崇前去治蝗。

    蝗灾刚刚好转,太上皇李旦的病情急转直下。

    都说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即便对于生性淡泊的李旦,这句话依旧适用。

    说来李旦自从让权之后,身体和精神就大不如前,不过短短三年,已经油尽灯枯。

    百福殿里,五十五岁的李旦奄奄一息,看着三郎端来汤药,他也只是摇了摇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如今大唐繁荣昌隆,儿子已经成为英明君王,李旦很是欣慰,自己总算没有愧对李家的列祖列先,所有的不甘也就烟消云散……

    只是,皇后王菱始终一无所出,皇帝又一直没有册立太子,这让李旦很不放心。

    他不想让李家子孙再陷入国储之争,劝说三郎早立太子。

    对此,三郎没有拒绝,当即应允。

    其实对他而言,立谁做太子都无所谓。

    不过刘婉贞所生的李琮虽为长子,但他幼时狩猎面部受伤,实在有失帝王威仪。所以他就册立赵幽兰所生的李瑛为太子,总算满足了父亲的临终心愿。

    太子一事已定,李旦还有心愿未了。

    他明白,牡丹是三郎的心结,也是父子二人心中的芥蒂,所以主动向三郎解释了当年之事。

    他说当年之所以自作主张,让郭元振送走牡丹,乃是应了牡丹所求,是为了满足她的心愿。

    他还说,当年洛阳的七星建筑其实暗藏玄机,牡丹可能非当世之人——放她离开,就是对她的成全……

    李旦的话,三郎虽未回应,却句句听到了心里。

    他不由想到了牡丹的绝笔——因缘际会,别世异域,不禁心生困惑。

    是年十月,三郎将父亲安葬桥陵之后,决定再去洛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