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1174章 :明君贤臣,赤胆之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

    见识过大漠长月,见识过天高海阔,哪里还会为一山一地停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便在大匡山求学期间,李白也从未停下过探寻的脚步……

    只是,父母在,不远游——母亲病重,父亲高龄,李白不能远走,只能先在蜀中游历。

    好在蜀地仙风颇盛,多名山大川,亦多道宫仙观,让李白无处安放的身心有了云游之所。

    从窦??降阶显粕剑?忧喑巧降蕉朊忌剑?窗倮锍は俊⑸礁吖壬睿??捅谀μ臁⒄坏懒柙啤??畎滓宦饭凵酵?埃?跋煞玫溃?吖?鹋5溃?ス?C殴兀?聪铝瞬簧偌丫涿???步峤涣瞬簧俚烂胖腥耍?蛊挠幸环?嬗觥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在李白心中,巴蜀的仙山那么多,但没有哪一座能和峨眉相匹敌,所以他常登峨眉,盘桓小住。

    峨眉山上有座白水寺,白水寺里有位僧人法名广浚,此人识声律,擅弹琴,九宫八调无所不通,每天除了拈香礼佛就是抚琴自乐。

    李白和他性情相投,常自带美酒来听广浚弹琴,听到兴起,饮到微醺,李白心头的情思不绝如缕,就挥毫拨墨,以诗相和……

    于是,广俊琴起,李白诗出,琴诗两和,相得益彰。

    李白的才华让广浚惊叹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位高僧的注意。

    这位高僧就是广浚的师父怀一上人。

    说来也巧,怀一上人俗家姓名史怀一,本是世族大家子弟,才学渊博,极爱诗文,与陈子昂是刎颈之交。

    当年陈子昂含冤而死后,他心灰意冷,身怀陈子昂诗稿遗作,上峨眉山落发为僧,自此遁入空门。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怀一上人醉心佛法的同时,不忘故友的未竟之志。他一直想把陈子昂的诗文传与有缘之人,把他苍劲刚健的诗风继承发扬……

    听闻白水寺中近日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便起意邀之一见。

    只一晤,两人便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怀一上人发现,李白与故友陈子昂一样天才英丽,诗作风骨劲力,相谈之下,才知李白自小尊慕陈子昂,更一直搜寻其遗作……

    不求而得,夙愿得了,冥冥中自有天意——李白下山之时,怀一上人将珍藏多年的陈子昂遗著送给了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立于山巅,念诵着这首诗,一种旷远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由怆然涕下……

    远来的风,吹散了李白的吟诵。

    望不尽的天涯路,说不尽的离愁绪,天地无穷,沧海一粟,山川日月在时光中重叠变化,穷其一生也难窥真谛。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望着天涯尽头的红日落寞,李白长叹一声,想到了牡丹姐姐。

    其实他之所以自小尊慕陈子昂,就是因为牡丹姐姐的影响。

    幼时在碎叶城,他无数次听牡丹姐姐吟诵这首《登幽州台歌》,听她称颂陈子昂的忧国忧民和赤胆之心……

    如今,自己有缘寻得陈公遗作,牡丹姐姐却再难一见……

    许是陈子昂的诗篇勾起了李白对功名的期望,也勾起了他对牡丹姐姐的思念——在这一瞬间,李白的心忽然生出了翅膀……

    ——

    纵使川蜀风景如画,依旧留不住李白的心,意气风发的少年终究长大了。

    想到那个曾在碎叶城举他看戏的三郎哥哥,正开创着开元盛世,李白开始期待明君贤臣的际遇……

    总为浮云能蔽日,不见长安使人愁。

    即便牡丹姐姐不在了,总要去一趟长安,看一看洛阳。

    何况,巴国蜀地已经游遍了,他就要向更遥远的山水出发了。

    于是,李白马不停蹄的回到家乡。

    此时月娘已灯枯油尽,知道儿子终是留不住的,嘱托了一番就撒手人寰。

    送走了母亲,父亲李客愈发嗜酒如命,终日不醒,李白也再无留牵念,准备辞亲远行。

    李客本就是豪爽不羁的人,认为“大丈夫当有四方之志”,于是把这些年攒下的资财都给儿子带上,挥手作别。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花开之时,春夏之交,留下一首《别匡山》,风华正茂的李白腰佩长剑,手牵骏马,走出青莲,走出川蜀,踏上了遥迢征途……

    这一去,就是遥遥无期。

    这一游,就是万里河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