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125章 一个好师傅,两个怪徒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皇后的死是个意外,当时她听说陛下在乾清宫自焚,誓要和陛下同生共死,便换上了皇后的朝服匆匆赶到乾清宫。看到了穿着龙袍的尸体后,立时哭的死去活来,最后竟是从地上捡起一把钢刀自刎于乾清宫内,所带的婢女和宦官也一并随着皇后娘娘去了。”

    “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巾帼英豪,不愧正宫皇后本色。”朱棣感慨道,随即又问道:“那你呢,不是说要保护建文吗?为什么又留下来了?”

    “我留下,是因为师傅临终有命,让我留下给师兄传达他老人家的遗命。至于为什么要装扮成方学士的样子,是因为无奈。我没有想到,陛下手中竟然有我的把柄,他利用此事威胁我代替方学士英勇就义,从而保存方学士的性命。”

    “你难道不怕死吗?就这么白白替方孝儒丢了性命你能甘心?”朱棣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没见过如此不怕死的人,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信念让程济如此大义凛然。

    程济听到朱棣如此一问,先是无奈的笑笑,后来竟是从眼角流下了几滴浑浊的泪水来。他用哽咽的声音答道:“我已经身患重病,是个将死之人了。我夜观星象,已经算出就算自己不被斩首,也会在明天酉时病发身亡,与其被病痛折磨,不如挨上那一刀来的痛快。何况把柄在他人之手,我命中该有这一劫,是躲不了的。”言毕竟是痛苦的低下头去。

    “你有何把柄在建文手上?说出来,本王替你做主,你只需要帮我找出他可能隐藏的方位来即可。”朱棣不死心,准备和程济谈谈条件。

    “燕王殿下,此事是天机,不可泄露,事关重大,万万不可泄露。如果殿下真心想要帮忙,具体事宜我已经告知了我的师兄。还请殿下恩准,除了陛下的行踪之外,若是殿下想要问些和自己有关的,我一定知无不言。”

    “好,本王准了,正好本王也有个忙,想要让你帮忙。”朱棣屏退左右,在程济耳边开出了自己的报价。

    程济的眼中露出了吃惊的神色,随后却又慢慢的恢复如常。他嘶哑着喉咙点头道:“殿下所求之事,慈义应了,也请燕王殿下信守承诺,帮慈义完成那件事。”说罢也是在朱棣的耳旁悄声说了几句话。

    片刻之后,朱棣点头说道:“好,本王答应你了。”再看程济,脸上的神情已是不能再坦然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所有任务,只待明日的登基大典后,他便可以解脱了。

    深夜,朱棣和道衍才一同从囚室出来。在回去的路上,朱棣不由得感慨:“这个程济算是条汉子,若不是因为命数到了极限,倒是可以留下来为我所用。对了,大师那时候是怎么看出来他不是方孝孺的?”

    道衍轻鞠一躬,淡淡说道:“修道之人身上都有股味道,一般人闻不出来,只有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人才知道。而且他以道术改变了双瞳的颜色,我也是想着试试用冷水一激,道心不稳,瞳孔就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朱棣轻舒一口气:“还好本王身边有大师你,不然本王还真不知道我那小侄子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道衍却是犹豫了半天,还是问出了那一句话:“殿下,你要求程济所做的,可是那件事情吗?”

    朱棣听了道衍的问题先是一愣,然后便深沉的抬起头来仰望满天星辰,随后才缓缓答到:“第一,他不是方孝孺,本王并没有忘记大师的叮嘱,灭了读书人的种子。第二,除恶务尽,既然有人顶替了方孝孺,保住了他的性命,那本王就只能从这个世间消除他存在的法理基础,断了他回来的一切希望。便是大师你,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吧。”

    道衍无言,只能双手合十,称了一声“是了,殿下,若是贫僧,也只能做到此等程度了。”

    他心中清楚,朱棣的皇位来的,总归不是正途。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往往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因素,反对者、质疑者、伺机破坏者兼者有之。也许目前的局面下,杀人虽然不是最合适的,却一定是起效最快,效果最好的那一种方法。

    “大师,明日起我便是天子了。这靖难之路上我们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实话给大师言明,到时本王想拜大师为相,还请大师切勿推辞。”朱棣突然面朝道衍站定,深深的鞠躬行礼,真情实意的说道。

    让朱棣意外的是,道衍和被火烧到一样向后跳了一步,练练摆着手说到:“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太祖皇帝曾有旨意,敢擅言立相者斩,大明从此之后便在不可能有宰相之位,殿下万万不可破了祖制。时下已经晚了,殿下快快回去休息,明日登基大典,可不能误了事情。贫僧也要回鸡鸣寺去了,告退,告退。”说罢竟不等朱棣反应过来,便一溜烟的朝着鸡鸣寺小跑而去。

    朱棣望着道衍逃跑的背影,突然低头笑了出来:“老道士,你是个好师傅,却教了两个怪徒弟,一个不想当官,一个却只想让本王修书,何其怪哉?”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一大早就去了孝陵和东陵,祭祀了自己的父亲和大哥。朱棣每次在棱恩殿祭祀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进去的,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只知道他从两座陵墓的?恩殿出来的时候,双眼都哭的十分红肿。特别是从东陵出来以后,红肿的程度更甚于祭扫孝陵之时,但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后,朱棣便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神情,甚至比平时的表情还要冷酷,乘坐着肩舆向着紫禁城而来。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穿着官服的人群已经黑压压的占满了每个角落。但奇怪的是,这些穿着官服的大臣中,有些人是站着的,有些人却是跪着的。

    在群臣小声讨论声中,朱棣来到了奉天殿前。奉天殿前摆放着一把花梨木鎏金蟒纹椅,朱棣淡定的走到了椅子前站定,先是用凌厉的眼光扫视了一番群臣后,才从容不迫的坐在了椅子上,脸上还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

    广场上的群臣突然发现朱棣今天穿的还是亲王的朝服而非登基用的十二纹章冕服,采用的的仪仗也不是天子用的级别,心中不免疑惑。一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在下面交头接耳,纷纷猜测是不是登基大典出了什么变故?还能不能正常举行?广场上一片????之声音。

    这些臣子们哪里知道,现在演员和导演都到齐了,朱棣将要在他们眼前,上演一幕最残暴、最血腥、最令人心惊胆战的惊悚剧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