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崛起:开局建设封地,打造钢铁皇朝! > 第486章 新时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东瀛省鹿岛城坐上北洋水师舰队回航之后,经过几天时间的航行,北洋水师舰船停靠在了松江府码头上。

    原来的松江府军港码头,是东洋水师驻地。

    不过经过调换之后,现如今的这里,包括江南造船厂、江南船政学堂等,全部转交到了北洋水师手中。

    因此,松江府军港也成为了北洋水师的驻地。

    这是李信第一次来到松江府。

    自从他们从东宁进军中原,入主京城之后,李信一直在京城附近。回顾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在东宁、京城、草原的时候很长。

    就连去年征伐西域、雪域,李信也没有亲自前去。

    也只有今年征讨东瀛,李信亲自坐镇指挥了。

    这一次来到松江府,并不仅仅是顺道而来。

    而是李信特意来到这里的。

    延宁五年八月份,整个江南地区天气还非常炎热。

    在松江府军港码头登陆之后,李信便见到了江南总督、松江知府、姑苏知府等一众高官。

    在这些高官的簇拥之下,李信来到了松江府黄浦江沿岸的工业区。

    这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黄浦江与扬子江交汇处,又是入海口,海运条件十分便捷。

    因此,在朝廷政策的支持之下,这里也和北方塘沽工业区一样,成为了大乾国的标杆工业示范区。

    在松江工业区内,大大小小的工厂,鳞次栉比,一家接着一家。

    在往日,江南地区的纺织产业就比较繁荣。在运用蒸汽机之后,松江工业区内也建立起了二三十家纺织、纺纱、织布相关的工厂。

    一时间,这里也成为了整个大乾国重要的纺织基地!

    不仅如此,松江工业区内的轻工业发展,也如火如荼。诸如机器磨粉、机器印刷、染布、食品工业等,都非常强大。

    在临近军港码头区域,也建起了造船厂等重工业区。

    这里虽然没有钢铁厂,不过因为靠近扬子江的便捷条件,在江宁上游的马鞍山钢铁厂出产的优质钢铁,也运送到了这里,供应给造船厂使用。

    从北方各个制造局、军械局里面调集的人手,来到松江这边,也建成了松江机械制造总局。

    这里也能够量产合格的蒸汽机,甚至北方那边刚刚研制出来的蒸汽卡车、蒸汽拖拉机等,也都能过量产了。

    来到这里,李信甚至还在浦东广袤农场区域,看到了蒸汽拖拉机在田间劳作的场景。

    时代,的确是有很大变化!

    其实变化更大的,还是黄浦江工业区外的火车站。

    这一次,李信来到松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松江火车站举行剪彩仪式。

    延宁五年,八月初七。

    松江火车站,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在火车站外广场上,悬挂着一条横幅。

    横幅上面斗大的黑字,书写着“热烈祝贺京浦——宁沪铁路通车及松江火车站顺利建成!”

    没错!

    这一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京浦——宁沪铁路线的全线贯通、通车。

    京浦——宁沪铁路线,从京城西站发出,途经京城东站、塘沽站,在塘沽转而南下,一路经过沧州、德州、徐州等地,在江宁府城北部浦口终止。

    扬子江天险,宽约数千米,暂时还没有条件搭建这么宽的铁路桥,因此并没有通车。不过在江宁城北部修建的江宁火车站发出一列火车,经由镇江、姑苏等地,直通松江黄浦江工业区。

    浦口火车站与江宁火车站之间,有轮渡往返,接送旅客、货物过江。

    这一条南北干线,也是大乾国南北铁路大动脉最重要的一条。

    连接着京城、塘沽工业区、江南富庶地、松江工业区等重要地区。作用非常大,意义也很大!

    因此,李信才亲自来到了这里。

    “发车!”

    上午九时,随着李信一声令下,松江火车站内一列满载布匹货物,以及乘客的蒸汽火车,带着一阵阵轰鸣声,缓缓驶出松江火车站,朝着江宁城方向行驶而去。

    与此同时,电报也将消息发送到了江宁城、浦口、京城、塘沽方向。

    在这几座城市的火车站中,对向开设的火车,也直接发车。

    至此,标志着京浦——宁沪铁路线的全面通车!

    连接着南北两大工业区,以及大乾国重要工业基地、农业基地的铁路线,至关重要。

    尤其是宁沪铁路线通车之后,从江南各地生产的布匹,能够快速运送到全国各地。

    在蒸汽纺织机、新式裁缝机制造出来之后,在原材料充足供应之下,整个大乾国的棉布、丝绸价格,也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棉布价格,更是一下子降低了几倍之多!

    棉布价格下跌之后,连带着成衣价格也下降了很多。一件普通的棉布衣衫,只有几十上百文的价格了。

    就连乡间的普通百姓,都能够买上几套衣服。

    尤其是这几年,各地百姓不纳税,百姓生活富足了。家家户户积攒下来的钱财,修建了新房屋,添置了新家具。

    在水泥的普及之下,房屋建设成本也降下来了。煤炭、食盐、白糖的推广之下,百姓们的生活水准也提高了很多。

    就连每一个百姓,也都买了几套新衣服。

    走在田野之间,看着乡间地头百姓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李信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终于让天下百姓的生活,好过很多了。

    虽说还没有达到夜不闭户那种程度,不过因为不纳税、百姓生活富足,以及各地工厂招工很多,诸如小偷小摸等犯罪,也少了很多。

    在这个新时代,只要百姓不偷懒,勤快一点,都能够养活自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各地开设的民生工厂,大肆招募百姓。一些游手好闲之人,经过训练之后,都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江南这边,条件更好!

    百姓们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好了。

    李信相信,只要保持这样的生活,继续发展几年,大乾国百姓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