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降落在清初 > 第178章 乱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北京皇宫里的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众人添油加醋的润色下很快四处传播,百官们心态各异,官职小的都在准备看下热闹,更有三五好友私下聚会,一边喝酒一边猜测事件下一步的走向。对于济尔哈朗能不能复出朝堂,京城的好事者已经在地下赌场已经开出了一赔五的盘口。

    朝中三品以上的高官们大多忧多于喜,并不是他们倾向于哪派,他们更担心的是两方的争斗把朝廷搞的动荡不安,毕竟大清现在还没有一统中原。

    多尔衮一派的人,在下朝后纷纷聚到阿齐格的王府里商量对策。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半天,也没有拿出个主意,只得给在湖北襄阳的多尔衮写了一封密信,让他决断。

    天黑后,阿齐格府中的一个奴才骑着快马带着令牌从广安门离开北京,经涿州、保定府一路飞驰南下,过驿站也是换马不换人,三天后在襄阳坐镇的多尔衮就收到了消息,知晓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在大营里的多尔衮手拿着北京的来信,看完后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出了声音。他一甩手把信丢在桌子上,桌边的多铎拿起来好奇的看了一会儿。看完后嘴里咒骂道:“这老东西(济尔哈朗)倒真是会挑时候,这时跳出来就是想恶心我多铎吗?不就是一个亲王爵位吗,我不要了,看他能怎样。“

    看着一脸火气的多铎,多尔衮说道:“这哪里是济尔哈朗的主意,我看多半是布木布泰(孝庄)的点子,她知道我会全力保全你,就想拿你兵败削爵的事和她回宫这件事来做交换。也就是说要想保你就要同意她回宫当太后,不然........“多尔衮没有往下说。

    多铎这时脸上一红,不好意思的说道:”都是我轻敌大意,给人留了把柄。“

    ”无妨,布木布泰(孝庄)以为这样就能吃定我了吗?笑话。“多尔衮这时并没有再责怪多铎,而是出言安慰。

    “来人,取行军图来”

    随着一声令下,不大一会儿几个士兵把一幅超大的地图展开在两人面前,多尔衮指着湖北和四川交界之处的夔州一带说道:”这里盘踞着数万原大顺军人马,你这几日带着大军去荡平这里,到时我就为你向朝廷请功,你就可以功过相抵,到时我看布木布泰和济尔哈朗拿什么和我交换。“

    多铎看着地图,听着多尔衮的计划,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说道:”兄长的话我本照办就是,可这一带山高林密,恐怕一年半载也难有作为。“

    多尔衮看了一眼多铎,回应道:”我的傻弟弟,你还是太实在了,这里不但有数万大顺军残兵,还有数十万与我大清作对的刁民,是残兵还是刁民,你能分的清楚吗?“

    多铎听完先是一愣,然后嘴角露出了笑意,他听明白了多尔滚话里的意思,就是说可以杀良冒功。几万颗人头的功劳足以抵消他在全州的过错。就算是有人知道他杀良冒功也难有实证。再说谁敢来查,除非不想活了。

    多铎一下子来了精神,对着多尔衮拍着前胸保证道:”兄长放心,这回必定万无一失。“

    五日后,多铎带着自己正白旗的大军,还有多尔衮调给他的五千人马一路急行向着四川和湖北交界的唐岩河进发,唐岩河一带就是郝摇旗、刘体纯占据的夔州十八部的外围,是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混居的地方。

    再说在夔州的郝摇旗大军,前些日子接到大顺军小闯王李自敬的命令后,就找来大伙商量是否听从李自敬的命令南下,但内部意见并不一致。

    郝摇旗心中苦恼,如果不听命令,那就等于自己不承认是大顺军的一部分,也就没了名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要知道现在的这支大军中多数都是陕西人,李自成死后,他们都把李自敬当作闯王的继承者来看待。

    可一旦离开夔州根据地,就别想再回来了。在当地一直支持他们的谭家也会认为他们不守信义,到时内乱必生。

    在郝摇旗迟疑之际,传来了全州明军和大顺军一起大胜多铎的战报。尤其是听说南明朝廷不但封李自敬为忠义王,还给参与全州大战的将领封候的封候,封伯的封伯。就连李自成的老婆高氏南明也以王妃的地位对待后。夔州的大军上下羡慕不已,中国人内心中深藏的光宗耀祖的心思在军中大小将领中开始涌动。

    李来哼见郝摇旗迟迟没有决定,就亲自己来劝说。他对郝摇旗讲道:“去全州末必是活路,但至少可以奋力一博,不成功也落个好名声。而在夔州这里除去苟延残喘的慢慢等死,不会有其它可能。”

    郝摇旗听完后,长叹一声,对着李来哼说出了心里话:“你说我何尝不知,我只是可怜这些从陕西跟着我们出来的老兄弟,为了活命,造反离开家乡,而如今一旦要南下,就离家乡更远了,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母亲的坟还在陕北村里,坟上的草不知道多久没人锄了,我不孝呀。“郝摇旗的话说完,两人都不禁苦涩异常,中国人讲究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两人走出屋子,站在高处向西北方的陕西远望。目光的尽头是他们看不到的家乡,更是母亲的坟茔。

    驻足良久,郝摇旗对李来哼说道:“我们的身份决定了我们是回不去了,但我不能替老兄弟们做主,凡是不想走的,我就必须要替他们找条出路。”

    说完郝摇旗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交给李来哼说道:“你派人把信送给在巴中的李信(李岩)”

    李来哼接到信,看到信并没有封口,就本能的想打开看下写的是什么,但在一瞬间后他还是忍住了。

    “刘体纯、袁宗第两人怎么办?”李来哼突然提起了两人。

    “这两人都有叛变投靠李岩的嫌疑,不过不重要了,把他两人都留下吧。”

    ”那谭家是不是通知一下。毕竟他们资助我们不少物资。“李来哼问郝摇旗。

    “不必了,要是让他知道,就走不成了。眼下也只有对不住他们了。”

    十天后,夔州原大顺军中愿意走的有五万多人,受伤走不了的加上不愿再南下的共一万五千人。郝摇旗这次行动进行的的十分秘密,谭家的人竟然没人丝豪察觉。

    十天后郝摇旗对外以要下山伏击清军的名义开始调动大军,临走时分别单独见了刘体纯和袁宗第两人,分别给了他们一封信,并告诉他们,等大军走后一天再打开看。

    原来郝摇旗这几天进行的事情,都故意避开了刘体纯和袁宗第,所以两人拿到信后都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见郝摇旗态度严肃就不敢问原由,只以为是军情重大。

    就在郝摇旗尽起大军的这天,巴中的李信(李岩)则一个人坐在帐中沉默不语,桌上就是郝摇旗给他的书信。

    ”也罢,你送我一大功,我也必不辜负你的所托。“李信思考良久后自顾自的说了一句。

    ”来人,速请军中大小将官来大帐议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