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降落在清初 > 第39章 出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原本只是为推脱责任,但圣旨一下,两省官员也只得先照办,谁也不想几个人去刑部大牢里聊天。

    原本孙传庭想把起义大军向北驱赶,但很多义军都知道了北部有一支战力强大的清军存在,两害相较取其轻,导致宁肯和官军死拼突围也不愿北上!

    山西这边就想把叛军赶回陕西,就算完成任务,但兵力不够,加上也没有剿匪经验,让不少反贼逃脱

    两个号称神仙转世的起义军头领,过天星、混天星带着一万多的起义军从冲出包围,向西逃向了甘肃一带,另一支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兄弟所率领的起义军逃向了湖北。

    而陕西的主要的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则被两省官军合围后,损失不少,最后突围逃向河南。

    原本只以陕西为主,山西为辅的起义农民军,在急功尽利的胡乱围剿下,向着周边省份漫延。

    这种情况是叶布舒没有意料的,谁也不会想到大明官员不但畏敌,还如此的能鬼扯,把有利的机会搞得混乱起来。

    就在叶布舒想着如何参与西北乱局的时候,从盛京传来回来了两封信,一封是图尔丹带来的洪承畴给孙传庭的劝降信,一封是皇太极派人送来的。

    皇太极信中告诉叶布舒,发生在西北的事,影响了明朝军事部署,为保卫北京,从山关关内调动了数万边军充实宣大一线,他的任务完成了。

    另外让他在十月前赶回盛京,因为皇后海兰珠的儿子,也就是他名义上的弟弟要举行百日庆典,同时也要册封这个孩子成为大清国的太子。

    看来劝降的信,暂时没用处了,叶布舒自己收起来。

    叶布舒把皇太极的信拿出来,给跟随自己的三顺王观看,三顺王看完,观察了下叶布舒的脸色,见他没什么变化,才开口讲话:

    “王爷,皇家事原本我等不该置喙,但出生百日就封太子,此事怕是少见”。

    “既然少见,就让你们见一见”他开玩笑的对着大伙说了一句。

    “你们不必猜测,我从来没有过不该有的想法,这太子谁来当,与本王关系不大”!

    “本想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既然是旨意来了,我就尽快起身吧。”

    九月初,叶布舒带着一千镶红旗人马再次踏上草原,留下三顺王看守大同,一来一回,心情却变的不一样,没有来时的快意。

    走的时候,队伍里多了一些人马,就是那个韩竹清和他的几十个弟兄,这些人成了叶布舒自己的家兵。

    十几日后,叶布舒回到盛京,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秘密拜访了洪承畴。这次叶布舒只带着夏末儿一人,进到后院,夏末儿拴好马匹,守在屋外。

    洪承畴把叶布舒迎进自己的书屋,把仆人们遣走。

    “老师,圣上这次为何把我召回来,你知道吧!”

    “为师知道,皇上执意要封小皇子为太子,满朝文武都在上书反对,最后结果如何难以意料,不过皇上要是执意如此,怕是也没办法,只是这样对大清朝廷多为不利。

    “老师,以为我该如何行事。”

    “老师为你权衡过了,你就上书,就支持你阿玛便是,若有人指责,你只说,子不能驳父意。”

    “这是给你准备好的奏章,回去抄一遍交给皇上吧。”

    “为师还有一事,你找人替我去办.........”

    两人在书房交流许久后,叶布舒从后门离开带着夏末儿离开。

    因为封太子的事,皇太极与众多宗室和大臣意见不一,双方互相不让步,宗室和大臣都认为海兰珠的儿子还太小,只有到了成年再封太子才稳妥,因为古代新生婴儿太易夭折。

    皇太极干脆赌气不上朝,就在皇宫里批奏折,看到一个又一个反对的奏折心里愈加厌恶。这时叶布舒的奏折出现在眼前,不想看了,一个儿子怎么愿意让另一个儿子来当太子呢?

    当他翻开,才发现是少有的支持他的内容,顿时来了精神,仔细看了几遍,通篇上下只讲一个道理,一国如一家,皇帝是一国之主,也就是一家之主,立谁为太子,是皇帝自己的家事“

    第二天当朝会时,当着满朝文武,把叶布舒的奏折拿出来,对着众臣讲:“你们学汉文多年,可少有人学到精髓,

    汉人讲君父,一国之君,就是一国之父,你们见哪家有儿子反对父亲的,那样做就是不孝。

    一时间众臣无语,

    “洪承畴,你当过举人,中过汉人的两榜进士,你说,朕说对不对”皇太极开始点名。

    “启禀圣上,汉人是有这个说法,,但国家大事,毕竟复杂了许多”。

    “洪大人说的不全”

    “汉人中还有立长一说。要按汉人的说法,大阿哥(豪格)可立为太子。

    “汉人也有立贤不立长的说法。再说我们满人也有弟继兄位做法。”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争吵之中,越吵话就越离谱。皇太极在位以来朝堂上第一次有点混乱。

    ”都闭嘴,你们眼里还有朕吗?”

    见皇太极发了怒,大家才停止争吵,但气氛依然紧张。

    退朝!

    下朝的路上,很多人议论着叶布舒的奏章,对他很有意见。也没人上前和他一路做伴走路。

    皇宫之中,洪承畴被请到了御书房,“爱卿啊!不必拘礼,和朕坐下说说话!”

    “朕问你,你如实回到”

    “真是朕错了吗?这么多朝臣反对”

    “朝臣反对也是可以理解,满一百日而封太子,确实少见。再者大清汉化时日不多,对君臣之礼,君父之义不深入人心。

    “那你说老四(叶布舒)呢?为何就他能这样想!”

    “臣以为,四皇子熟读汉人典籍,深知汉人之理,故能有此善举!”

    “臣担忧因为此事,四皇子怕是不容于朝堂。”

    事到如今,洪爱卿,你以为如何?

    “圣上,俗话讲事缓则圆,不如先封小皇子为亲王,朝臣们想必也不好反对,待到足岁之时,再封太子,必定可成。”

    皇太极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吧!

    办完这事,你去找郑亲王济尔哈朗商量一下老四的婚事,朕不能亏了他。

    另外,你找户部一起盛京多办学堂,多让满人知道一些做臣民的道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