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长生从战国开始 > 第120章 大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年关已过,按说天气应该逐渐转暖,但这天气却是更冷了,天气阴沉北风呼啸,大风刮得人难以站稳,院中的大树猛烈摇晃,枝干发出噼啪的碰撞之声,不时有着树枝被风刮断飞的不知所踪。

    街头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街中空无一人,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

    咸阳城内许多屋顶的瓦片被风吹飞,将屋内暴露出去,屋内的温度骤降,寒风灌入屋内,将里面吹得一片狼藉。

    “爹,好冷啊”屋内一个孩童紧裹着被褥,鼻头被冻得通红,一个妇人将孩童紧紧搂在怀中。

    “别怕,这就去补好屋顶”男子勉强笑着安慰道,抬头看了看屋顶的破洞,此时正向里灌着寒风,脸上露出愁苦之色。

    穿戴好衣服,忍着寒风走出门外,从墙角将瓦片装入篮子爬上屋顶,这一会男子双手冻得有些不灵活。

    强忍着寒冷,将瓦片给铺好,屋内方才稍微暖和一些,难以想象这还是咸阳城内的瓦房,若是城外的茅草屋,能有多少经得住这等狂风。

    回到屋内,男人整个身子已经有些僵硬,面色发青,妇人见状赶忙将男人抱住,拿起被子盖在男人身上,有些心疼的看着男人“苦了你了”

    男人有些僵硬的一笑微微摇头,伸手将妇人有些凌乱的头发抚平。

    又过了几日大风稍停,但却依旧寒冷刺骨,咸阳城内冻死者不计其数,大多是街头流浪要饭的,平日这些人大多在破庙或者无人居住的破败房屋之内过夜。

    夜晚睡下,第二日便再也未能醒来,几人一簇依偎着都是被冻得如同石头般坚硬。

    城内也有着准备的柴火不足,冒险外出砍柴的男人,却是只有极少数能够回来,未能回来的,不但男人冻死,家中待归的家人也是有着不少人没有挨过。

    还有着一些家里房屋失修,经不住狂风直接垮塌将人砸死在屋里。

    扶苏披着大氅,站在殿门处,大门开了一个缝隙,呼啸的寒风向里猛钻着,感受到那刺骨的寒冷,扶苏看了看阴沉的天空面露怜悯之色“不知有多少挨不过这个冬了”

    各地来报,受灾的地区囊括了大半个秦朝,只有南方少数区域未受波及,但情况也并未太好。

    咸阳城乃是大秦的首都心脏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地区,越是细想扶苏脸色越是难看,抓着门框的双手因为用力有些泛白。

    同样看着阴云,令得徐青心头有种压抑的沉闷感,如此天气已经持续数日,仿佛是上天的怒吼降下惩罚一般。

    徐青无力的叹了一口气,在这古代,面对天灾毫无办法。

    “陛下,李斯求见”宫人躬身走来禀报。

    “传”扶苏点头道。

    “是陛下”宫人躬身退去。

    李斯身穿丞相袍服,面色也是同样难看走入殿中,躬身行礼“陛下”然后转向徐青拱手“先生”

    自从上次李斯找过徐青之后对徐青也是恭敬了许多。

    “丞相何事?”扶苏看着李斯问道。

    李斯从怀中拿出竹简说道“这是这几日咸阳以及周边受灾情况,总共死亡三千余人,咸阳城内死亡一千余人,新县死亡三百余人,留县。。。”

    “好了不用说了,朕知道了”扶苏皱眉打断李斯的汇报,这几日虽然心中早已知道会有不少冻死之人,但真的摆在眼前,还是令扶苏有些难以接受。

    李斯轻叹一声,收起竹简“各地库房中的御寒衣物已经下发到百姓手中,只是还是太少”

    眼看叛乱平定,即将迎来一个安定富足的盛世,却是遇到了这般百年难遇的大寒天,好像是上天见不得这大秦安生一般。

    “这天,何时才是头呢”扶苏喃喃一声。

    只是无人能够回答。

    如今天下各地因大寒也暂时中断了与咸阳的联系,但却也没有生出什么乱子,如此天气都是躲在家中,自然也就没有人生事。

    各地也是想着不同的方法抵御着寒冷,官府组织百姓结伴外出砍柴,将最厚最暖和的衣物给了外出之人,保证着砍柴过程中不被冻僵,砍到的柴火由专人用马车一车一车的拉回城里,砍柴的人只需专心砍柴便可,效率提高了不少,柴火运回后统一调配,勉强足够使用。

    将流离之人集合到一起,修补了几座大房,既省了柴火,人多了也使得屋内更暖和一些。

    除了一开始那几天猝不及防之下,冻死很多人之外,随着官府组织应对之后,便很少再有冻死之人。

    又过了一些日子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眼看着春耕的日子越来越近,即便转暖温度还是达不到往年正常时的气温,春耕可是大事,若是出了意外,当年的收成将要锐减,这后果会比这大寒更为严重。

    农人看着依旧寒冷的天气心中焦急万分,最终气温终是到了适合春耕的温度,但还是晚了许久,农人急忙到了田中开始了忙活,为了及早的将粮食种上,即便到了夜晚田中的农人也少人有回家歇息。

    这几日扶苏一直未能睡好觉,神色略显憔悴“丞相,今年的税收减轻一些吧”

    “是,陛下”李斯无奈应是。

    李斯也是明白现在的情况,今年粮食欠收已是定局,至于欠收多少只能到秋收之时才能知道,若是如往年一般征收,恐怕不少人将缴纳不起无法过冬。

    徐青走在城外的田垄旁,田中农人正忙碌着耕种,比起前几日的愁眉苦脸,今日好了许多,脸上也出现了笑容,互相之间谈论着今年税收减轻之事,皆是夸赞着皇帝圣明,是一个难得的仁君。

    但徐青却是一直皱着眉,徐青总觉得这场大寒并不简单或许仅仅只是开始,这几日脑中总是闪过那道士口中的气运之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