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岭上战事 > 第1章 六家子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国19年也就是1930年6月4日,这天是老帅被日本人害死的两周年,辽阔的东北大地上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日本关东军窥视这里的每一寸黑土地。

    东北洮安县,绍刚坐在办公室心中思绪万千,邵刚作为郭松龄训练的第一批新军,当年官至团长,本身战斗指挥素养极高,又受过新思想熏陶。当年因为与郭松龄关系太过复杂。郭松龄兵变后就被安排到了洮南一带的守备旅做了这个旅的装备处的副处长。虽然被东北军高层边缘化又没了兵权,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并没有什么怨言。

    他深感东北局势的岌岌可危,也想给这一大家子人找一条退路,自己是军人,自当马革裹尸报效国家。可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上至七八十下至一两岁。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邵刚想起来自己生活在阿尔山一带深山中的舅舅,那里他去过,山水怡人与世隔绝。老舅一家靠采集和打猎为生,他第一次用枪都是在那里长大的妈妈教的。

    他叫来副官曾胜,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兄弟也是他最信得过的人。吩咐道:胜子这几天我要出趟门,你负责好咱们分内的工作。我等下就去和旅长请假。

    绍刚是洮安的坐地户,家里老爷子当年闯关东过来,误打误撞混进了马帮和马帮一起贩盐。后来马帮被土匪冲散,邵老爷子就自己成立了个马帮。主要是经营山货洋货,去蒙古俄罗斯倒买倒卖。被土匪绑过,被官老爷勒索过,摸爬滚打成立了个家业。和救命恩人的女儿成了家生了4个儿子。

    老大邵刚年轻时候一心想当兵,最后进入东北讲武堂,讲武堂毕业部队混了十几年,最后在洮安守备旅管上了后勤,也就是装备部副部长,今年35。二儿子邵民今年32接替老爷子经营马帮。老三邵文29,在警察局挂个闲职,并掌管着家里一间皮货山货铺子。老四邵武今年23沈阳上了6年学,今年刚回来。学的是西医,从小就想当个大夫。医院干了几个月,非要自己开诊所,老爷子是全力支持,诊所不到一个月就干起来了,做了几个阑尾炎手术,就被传得神乎其神生意也就红红火火。收了4名护士。还有两个大夫,也算是一家小医院了。

    邵刚的付官胜子,那是他从家里带出来的人,是他家长工的儿子。长工姓曾。年轻的时候就一直跟着老爷子,老爷子看他忠心耿耿,为他家干了十几年。买卖干大了就帮他置办了家业成了家,让他当了管家。从小胜子和邵刚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进了东北讲武堂。这个曾管家,还有个小儿子。叫曾龙。今年十八九岁。和他哥哥完全不一样,他哥哥不爱说话,办事稳妥,这个曾龙在守备旅二团,是个小班长,经常在洮安街头,喝多了闹事。他们那个班是有名的刺儿头。营长,团长,都看在他哥曾胜和绍刚的份儿上一直娇惯。这曾龙也是有恃无恐。

    绍刚到旅部和旅长打了招呼便叫上邵民回到家,溜溜哒哒走到后院儿,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屋里边是前几天从军火库里偷偷运出来的兵器。有四五十只德国造的毛瑟20响手枪。还有一百只捷克造vz24步枪也叫马四环,十几箱子弹,两挺轻机枪也是捷克造。

    邵民很吃惊,哥你那里来的这么多武器?这可比我们马队那些老套筒好太多了。邵刚说,这你就别管了。明天凌晨叫上几个可靠的兄弟过来打包运走,咱俩去趟老舅家。

    第二天邵民凌晨4点就起来准备了,绍民接替他老爸的这个马帮经常走江湖。邵民的马帮里有四个主要人员。为首的是武大叔,是跟他爸当年一起摸爬滚打的小兄弟,但也邵民比大不了几岁。此人身材5短。功夫了得,懂得江湖上的各种路数,知道如何应对土匪,从洮安到了罗斯边境这趟线上。一路上畅通无阻,是邵民的左膀右臂,也就是马帮大把头。两大炮手,大愣二愣,是两兄弟,也是老爷子收的两个干儿子,两兄弟的父亲是老爷子在刚成立马帮时的兄弟,在路上遇到土匪劫道。大愣二愣的父亲在打斗中杀了土匪的亲弟弟,被土匪头子抓到用马拖死了,留下大愣二愣两兄弟,是邵老爷子将他们抚养长大。最后一个叫邵志强,是老爷子收的第三个干儿子,此人会俄语,蒙语,也是当年不可多得人才,因为逃荒和家人走散从小就一直在马帮长大。邵民带上他们4个,还有十几个可靠的兄弟。二十几匹马,四头骆驼。把大哥家库房中的武器捆扎好,就出发了。

    一路无话,顺利来到阿尔山。在自家开的客栈歇了一晚上的脚,第2天一早就奔着他老舅所在的村子走去。这个村子叫六家子屯村,因为只有六户人家,都是靠打猎为生。

    老舅是本地人姓潘。本来这里只有他们一家,后来。有逃荒的,也有杀了人,犯了事躲避官府追查的,跑到这儿来,在潘爷的帮扶下活了下来,山里没什么可种的耕地,但是资源丰富,野猪狍子满地跑。大河里的鱼往岸上跳。大自然赐给了他们丰衣足食的生活。

    老舅今年68岁,体格清瘦个子矮小,但两眼炯炯有神,仿佛能看透一切。老舅有7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人靠打猎采集为生。日子过的也是丰衣足食。其他几户,人口都不多。这个村子本来没名字,后来因为住了6户,老舅就给这个村起了个名字。叫六家子屯儿。崎岖的山路很难走,邵钢他们傍晚才到达。

    老舅的大儿子还奇怪,怎么突然山上多了一支马队,等马队到了,全村的人都拿着家伙跑到了村口,想探探这些人的底细,一看邵刚等人老舅开心坏了,老舅扯着大嗓门,大外甥二外甥,你们怎么跑来了?这一趟怎么了?这么多人,是不是家里有事儿了?邵民说,没事没事,老舅,咱们进屋说。

    老舅冲大儿子喊道,赶紧叫你们家里的准备点饭,烧点儿水给弟兄们安排吃住,老二,你去把马和骆驼安顿一下,其他几个去把货卸了。

    说完这些,老舅拉着两兄弟就进了屋,一坐下,老舅赶紧问,是不是家里出事儿了?怎么突然跑到这里来。

    邵刚说,老舅你别着急,家里没事儿,我总感觉日本人最近好像要有什么大动作,找你来,是准备一下退路,我想在你这盖点房子,要够我们所有人住,多备一些粮食。将来万一和日本人打起来。家眷什么的,要提前过到你这边来。

    老舅说,嗯,这好办,山上有的是地方。盖房子在这儿是最简单的事儿。邵刚说,老舅,我带了些枪过来,放在这里以备不时之需。还有2万块大洋是置办房产,储存粮食和生活用品用的。

    老舅说好,明天就让你大哥去办这个事。邵刚说,我这次来要办完这些事情再回去,我们要准备长住了。

    老舅说那更好,有这么多壮小伙子。这事儿就更好办了。走先陪老舅喝酒去。

    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老舅的7个儿子。老舅7个儿子,老大潘大庆,老二潘二庆,老三潘三庆,老四潘四妹,老五潘五庆,老六潘六庆,老七潘七庆,老八潘八庆。

    老舅这个村儿,在个半山腰上。当年为了防土匪,选了这个地方。附近森林茂密,在群山之间。像一个世外桃源。当年只有邵刚的姥爷带着邵刚的妈妈和老舅在这山上有个小木屋。后来邵老爷子被土匪追杀,跑到了山里,被打猎的姥爷看到带回了家。和土匪打了招呼,救了他的马帮,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才有了邵家的今天。

    邵刚的父亲一直想把岳父和小舅子街到城里住。但是岳父一直没同意,岳父活到80多岁就走了,邵刚妈妈和舅舅从小就被带到山里,姥姥也没跟来,两人也没少问姥爷妈妈在哪里?但是姥爷一直到死也没说是因为啥。

    老舅从小带着几个儿子,包括女儿,整天就是上山打猎。慢慢的附近的土匪都知道他百步穿杨的枪法。还有不少土匪当家的,跑江湖得炮头跑来和老舅学习枪法。在附近十里八乡,也是有许多生死之交,因为这个村子远离城镇,好多落难的江湖人士也经常被老舅收留,再加上7个儿子一个女儿,在丛林中身法矫健,个个枪法了得,性格彪悍,整日与虎狼为伴。就是来个百八十个土匪,估计攻不下这个六家子屯儿。

    第2天一早。老大潘大庆,喊上众人。带着工具选好地方,就开始挖地基。二庆带着村里的人去山上伐木。已是夏末。要赶紧把房子盖起来,山里10月份就会被大雪覆盖。他们建的房子,结合了东北的地窨子和俄罗斯的小木屋的特点,是在地平面挖下去1米5左右。在长方形的大坑,垫上石块,铺上木板。四周都是立起来的圆木。原木外边儿,再用夹着稻草和树叶的泥巴粘起来,达到保温防风的作用。

    众人齐心协力,不到一个月。坐北朝南的30栋房子,框架都已经做好了了。一栋房子5间。住个200多人是不成问题的。潘大庆和邵明带着几个人去山下采购了些山上没有的材料,回来就可以封顶了。

    邵刚看房子的事儿就要解决了。跟老舅告别以后,就先回到了洮安。

    回去路上邵民说:哥,日本人真有那么厉害吗?

    邵刚看了看邵民,二弟呀,你没念过军校。平时打交道都是些土匪地痞之类的,你是没见过日本部队,日本的强大,要领先我们几十年,而且日本在东北,深耕几十年早就狼子野心,他们准备了几十年,而我们却无所事事。真打起来,怕是凶多吉少。我们早做好准备,将来就能多跟他们周旋几年。

    邵民说,真想他妈见识见识,看看日本人长了几个脑袋。邵刚说,放心吧,早晚你都会见识到。都是一个脑袋,用刀一砍一样掉下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