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岭上战事 > 第47章 固若金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从洋灰运回来后,邵刚就询问身边是否有人会使用洋灰,或者可以联系到会使用洋灰的工匠。

    土猪岭砸窑后随震三江回到山寨的赵二蛋此时被震三江安排进新兵队伍中训练,听到小头领说正在找会使用洋灰的工匠。就被小头领急匆匆的带到了邵刚面前。

    “邵司令,他原来在哈尔滨给人建过房子。干了五六年,他说他用过洋灰。”小头领气喘吁吁的说。

    邵刚说:“你是赵二蛋是吧!”

    赵二蛋说:“是,长官!”

    邵刚说:“你是不是练过武,我看你身手不错!”

    赵二蛋说:“小时后和我妈去哈尔滨逃荒,我妈我俩吃不上饭流落街头。一个老头收留我们娘俩,后来我妈就和老头一起搭伙过日子。老头教了我功夫,是形意拳,我学了5年。后来老头就死了,家里没收入。我就出去干活,在哈尔滨工地当力工。就是扛洋灰,干了两年拜了师父,成了洋灰工。我看过咱们山寨里的洋灰,和我在哈尔滨时用的一样。”

    邵刚说:“好!你对我有大用,你不用参加训练了,这几天跟着我,咱们研究研究这个洋灰。”

    随后的几天里,因为天气并未转暖,赵二蛋拿出一袋子洋灰在屋里给各位当家的进行了展示。他用相对比例的水倒入洋灰中,搅拌均匀后抹在了砌好的一段石头墙上。

    待洋灰干燥后,大家用机枪、炸弹对石头墙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令众人大吃一惊,不足20公分的石头墙竟然只被子弹和炸弹炸出了小坑。

    但赵二蛋说:“现在气温太低,不符合施工条件。但可以提前准备石条、木材。而且山洞密道中开凿出来的碎石也可以用做填缝。”

    邵刚赶紧组织新兵们准备建筑用的石块,木材不用准备,之前的伪军俘虏已经采伐了大量的木材储备在山寨。

    邵刚问了赵二蛋什么时候可以施工,赵二蛋说需要室外气温达到10度以上。

    邵刚很着急,现在才农历3月初,山里白天的气温最高也就3.4度,早晚还是零下10几度。日军从年后的惨败后虽然并未再次进攻。但白老二探听到的消息是:日军准备解冻后派大军剿灭他们。

    邵刚赶紧询问赵二蛋有没有什么办法,赵二蛋想了几天终于在和山寨里的蒙古族兄弟的聊天中无意想到了办法。

    他赶紧找到邵刚:“邵司令,我想到办法了,我们把需要建的碉堡用蒙古包围起来,里边升上几个火炉,这样就可以达到温度要求。”

    邵刚大喜,赶紧叫巴图他们去苏合部落借用几个大一点的蒙古包,甚至买也可以。

    巴图他们十几个蒙古族兄弟快马加鞭,只用三天就拉回了两个蒙古包。

    新兵们这几天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抠出了碉堡的地基,蒙古包回来后大家将蒙古包扣在了地基上,并在蒙古包里升上了四个火炉。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石条混合着洋灰的围墙超过一米厚,巨型松木加工的长10米,宽1米,高一米的松木房梁架在房顶,上边用碎石和洋灰覆盖。

    一个半月后六个碉堡已经全部完工,并可以投入使用。密道里的工作也已经结束,所有的武器弹药,粮食都运进了新开凿的密室里。

    此时已经是农历4月中旬,天气一天比一天温暖。冻土也已经解冻,山上向阳的积雪也融化殆尽。

    邵刚和赵二蛋商量好了山寨营房的建造。经过几天的商议,确定了方案。营房就建在正面战壕里,把正面全部建成碉堡。

    随即指挥大家在山寨门口战壕的原基础上挖掘地基。然后在地基周围铺设石块中间填充洋灰,顶上用加工好的松木做房梁,用洋灰和碎石覆盖。

    山寨的寨门处是一个上山必经的山脊,此处是大约900米的半圆形缺口。围着这个半圆形缺口的中间和两侧建设了26座长宽各10米的碉堡。12座碉堡每隔10米集中在正面,8座碉堡每隔50米分布在两侧中间位置。剩下的每个侧面三座,每个碉堡里住了20个人左右。

    中间位置的碉堡后建设了两座座同样规格的房子,一间用做厨房负责提供大家的伙食。一间储存粮食。

    整个山寨的木屋全部被拆掉,除留下50多头牛准备吃肉以外。其余70多头牛、200多匹战马、30几匹骆驼全被送往土猪岭、蘑菇屯、老树根三个和山寨有密切关系的屯子雇人代为饲养。

    邵刚时刻准备着和日本人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现在兵强马壮、弹药、粮食充足不说,山寨在300袋洋灰的加持下变得更是固若金汤!他甚至很期待这场大仗,和他同样期待的还有震三江巴图等好战分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